證券日報 2011-12-26 08:51:39
編者按
2011年,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內通脹不斷加劇、貨幣政策日益趨緊、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下,上證綜指從4月份高位的3067點附近一路下跌,最低至2149點,創出兩年來的新低,整體跌幅超過20%,成為全球跌幅最大的股市之一。
歲末已至,我們在期待和憧憬未來的同時,更忘不了這即將過去的一年里,大大小小、紛紛擾擾的樁樁件件,本報從這些事件中評選出了影響2011年中國股市最大的十件大事。
經濟增速逐季回落
2011年前三季度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下滑,這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也對股市產生下行壓力。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二、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4%、14%和13.8%,呈現逐季回落走勢。
今年以來,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加重,特別是歐債危機逐漸加劇,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回落,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各類風險明顯增多。我國經濟發展也存在著一些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并存,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出現了困難,經濟金融等領域顯現出一些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這都為我國企業發展和經濟平穩運行增添了困難。
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企業倒閉……中小企業生存狀況一度成為令人關注話題。但國家統計局對全國3.8萬家小微企業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全國范圍內并沒有出現大面積小微企業倒閉、關停的現象。然而中小企業確實存在多方面的困難或者問題。
為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政府陸續出臺一些政策措施。繼10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對小微企業的財政和金融支持政策后,10月25日銀監會也發布了《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的補充通知》,支持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中小企業融資難有望逐步得到緩解。
2011年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了下降,雖然與國內外的消極因素有關,但主要還是以宏觀調控下的主動下調為主。而經濟增速的放緩對股市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的盈利預期下降,對經濟發展前景不樂觀,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諸多因素影響加大了股市的下行壓力。
CPI最高漲至6.5%
通貨膨脹的快速上升,會影響到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會對股市的運行產生負面影響。
為應對2008年開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我國貨幣供應量持續高位運行,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2008年同比增長33%,2009年同比又增長了98.72%,2010年又突破了年初7.5萬億的調控目標,達到79235萬億。廣義貨幣M2供應量在2009年同比增長達到27.58%,是13年以來的最高值,2010年同比增長又達到了19.73%。在GDP總量增長214766億元的情況下,M2余額增長了427044億元,貨幣供應量增長額是GDP增長量的2倍。
過高的貨幣供應量使通貨膨脹上升,我國CPI在10年12月同比增長是4.6%,11年1月CPI同比增長4.9%,5月CPI上升到5.5%,創34個月以來的新高,6月CPI為6.4%,創3年以來的新高,7月CPI達到6.5%為全年最高值。
2011年2月1日,溫家寶總理表示,今年要堅決防止物價過快上漲,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2月2日,溫總理在山東考察時再次強調,今年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是穩定物價。中國人民銀行2月8日宣布,自9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溫總理連續兩次對通脹問題表態,央行出手加息,反了映政府對通脹問題的重視和擔憂。
為控制物價的過快上漲,我國政府采取了緊縮貨幣、減少流通環節、減少稅費、加大扶農支農力度等多種措施。由于各項措施及時、得力、有效,通貨膨脹率從8月份開始出現同比下降,目前通貨膨脹的下行趨勢開始形成。
貨幣緊縮、通貨膨脹走高造成了A股市場的走低,而通貨膨脹下行趨勢的形成給股票市場帶來了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這就為A股市場走出低迷創造了條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