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1-12-26 08:49:38
編者按:
12月20日,在一度延期的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召開之際,備受矚目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正式出爐。《規劃》提出,“要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城鄉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質大幅提高;重金屬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顯等目標。”作為公眾而言,希望在這些目標設定之后,相關的法律懲戒也能夠盡快出臺,切實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正如中國古語所言,只有懲前,才能毖后。
治理環境污染 不懲前何以毖后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海油、中石油污染環境事件頻頻發生,除了這兩大油企之外,礦產、化工、造紙等企業的環境污染事件也是層出不窮。
來自國家環保部的數據顯示,中國26%的環保重點城市和17%的地級市空氣質量達不到國家二級標準,10%的耕地面積重金屬超標,20%的水質為劣Ⅴ類。所謂劣V類是最差的水質,如果用來澆花,花都會死。
為何環境污染事故有愈演愈烈之勢,關鍵問題就在于沒有強力的機制用以“懲前”,在缺失“懲前”的狀況下,企業的污染成本與所獲利益相比,幾乎為零。既然無法“懲前”,也就談不上什么“毖后”,越來越多的企業隨之“效尤”,肆意排污,致使人民健康、社會穩定都受到嚴重危害。
中國古語有“小懲大誡”一說,意即“有小過失就進行懲戒,致使以后不會犯大錯誤”。目前我國重大污染事故越來越多,其實正是因為沒有做到“小懲”,甚至還是“零懲”。
在“經濟人”的假設下,我們不能過多的指望企業和企業家的良心。有道是,“在好的制度下,壞人也會有所收斂;在有缺陷的制度下,好人也可能會干壞事。”要想讓壞人不再干壞事,讓好人不變成壞人,關鍵在機制、關鍵在法治。對于環境保護這個“要命”的大事,必須要從機制上理順,法治上健全,權責分明、賞罰分明。對于地方利益保護,需要賦予相關部門“一竿子插到底”的權力,一旦懲戒,就必須要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可持續生存。這一點,切莫忘了。(賀駿)
中海油:一年連發多起污染事故
6月4日,中海油與康菲石油合作的中國海上最大油田蓬萊19-3油田發生漏油事故。中國國家海洋局監測顯示,截至目前,渤海漏油事故已造成渤海6200平方公里海水受污染。這大致相當于渤海面積的7%,其中,大部分海域水質由原一類淪為四類。
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中海油頻繁發生環境污染事件。7月11日,大亞灣石化區中海油惠州煉廠運行三部400單元的重整生成油塔底泵機械密封泄漏著火。時隔三個月,10月8日,當地居民稱大亞灣出現火光和異味。經調查,異味主要來自惠州煉油廠區,是惠州煉油廠進行設備檢修作業所排放的殘余油氣。之后,中海油位于惠州市大亞灣石化區的中海油40萬噸/年煅后焦工程又被曝廢氣嚴重超標,根據驗收監測結果核算,二氧化硫每年排放量為232.6噸,超過該項目環評批復要求一倍之多。
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渤海漏油事故還未解決,中海油又發生了漏油事件。10月14日,錦州9-3油田B平臺附近發現油膜亮帶。隨后,中海油關停該油田B平臺的生產作業,切斷溢油管線。
12月19日,中海油旗下位于珠海橫琴的天然氣處理終端發生泄漏事故。盡管中海油否認了此事件對環境造成污染,但是質疑的聲音還是此起彼伏。
點評:渤海漏油事故發生已逾半年多,但至今無人為污染嚴重的渤海和損失慘重的漁民買單。而更加令公眾氣憤和不滿的是,事故發生后,作為直接責任者的康菲石油由于僅采取臨時性的補救措施,導致渤海污染面積從最初的840平方公里擴大到如今的6200平方公里。而中海油和康菲石油最初承諾要設立的海洋生態基金至今也沒有任何進展。我國由于環境違法成本太低,讓企業往往有恃無恐。渤海漏油事故是因為康菲石油違規操作所致,事故發生后,中海油作為合作方監管不力,導致事故一再惡化,企業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意識可見一斑。(李春蓮)
升華拜克:子公司因環保問題受整治
升華拜克(600226)總部位于浙江德清縣,今年3月臺州血鉛超標事件后,德清縣也展開了“環保風暴”。升華拜克6月9日公告,德清縣環境保護局對升華拜克位于德清縣鐘管工業功能區的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進行了全面排查。經查公司下屬萊福分廠存在部分廢氣無組織排放;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拜克開普化工因草甘膦項目衛生防護距離未達到環保審批要求,尚未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兩家公司收到通知后開始停產整治。
其中,萊福分廠主要生產硫酸粘桿菌素、L-色氨酸、黃霉素等獸藥產品;拜克開普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銷售雙甘膦、草甘膦。2010年,拜克開普實現銷售收入1.33億元,約占升華拜克當年農藥銷售收入的1/5。
一個月后,升華拜克表示,根據德清縣專項環境整治行動的要求,升華拜克下屬萊福分廠停產進行自查、整改,整改工作已完成。德清縣環境保護局會同有關部門對萊福分廠的整改進行了現場核查,確認萊福分廠整改已經完成,具備了恢復生產的條件。公司將加強廢氣污染防治設施日常運行管理,確保治理設施正常運行,確保達標排放。萊福分廠于7月25日恢復生產。
點評:今年3月,浙江臺州血鉛超標事件引起巨大反響,國家九部委聯合部署重點針對重金屬污染“2011年環保專項行動”。浙江多家公司被責令整改,工業重鎮德清縣也發現嚴重血鉛超標事件,德清縣環保局緊急對鐘管工業功能區的17家化工企業實行停產整改,升華拜克旗下兩家公司即在這17家企業之中。升華拜克是一家主營農藥、獸藥的上市公司,鋯業也占到其利潤的30%,生產過程的“三廢”問題尤其需要企業高度重視。(陳雅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