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新股發行進入“快車道” A股市場亟待“IPO+退市”雙管齊下

每日經濟新(xin)聞 2017-01-18 20:21:40

眼下,A股(gu)市(shi)場的新股(gu)發(fa)行加速正(zheng)在成為趨勢。雖(sui)說新股(gu)發(fa)行本是(shi)企業(ye)融(rong)資的一種市(shi)場化途(tu)徑,但(dan)退市(shi)的管(guan)道卻沒有(you)更多(duo)疏通,使得(de)市(shi)場對A股(gu)當前“進多(duo)出(chu)少”的現象心生忐(tan)忑。對此,多(duo)位業(ye)內資深人士向《每日經濟(ji)新聞》記者表示,從長期發(fa)展來看(kan),IPO擴容對市(shi)場而言(yan)無疑是(shi)積極的,但(dan)市(shi)場的完善不能單純依靠IPO,必須(xu)(IPO+退市(shi))雙管(guan)齊下,實(shi)現“大(da)進大(da)出(chu)”。

每經(jing)(jing)編輯|每經(jing)(jing)記者 孫宇婷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編輯 謝欣

眼下,A股(gu)(gu)市(shi)場(chang)的(de)新(xin)(xin)(xin)股(gu)(gu)發(fa)行(xing)加(jia)速正在成為趨勢。雖(sui)說(shuo)新(xin)(xin)(xin)股(gu)(gu)發(fa)行(xing)本是(shi)企業(ye)融資的(de)一種市(shi)場(chang)化(hua)途(tu)徑,但(dan)退市(shi)的(de)管道卻(que)沒有更多(duo)疏通,使(shi)得市(shi)場(chang)對A股(gu)(gu)當前“進多(duo)出(chu)少”的(de)現象心生(sheng)忐忑。對此(ci),多(duo)位業(ye)內資深人士向《每日(ri)經濟新(xin)(xin)(xin)聞(wen)》記者表示,從長期發(fa)展(zhan)來(lai)看,IPO擴容對市(shi)場(chang)而言無(wu)疑是(shi)積極的(de),但(dan)市(shi)場(chang)的(de)完善(shan)不能單純依靠IPO,必須(IPO+退市(shi))雙管齊下,實現“大進大出(chu)”。

武漢科技大(da)學(xue)金融證(zheng)券研(yan)究(jiu)所(suo)所(suo)長董(dong)登新(xin)則表(biao)示,市場的(de)(de)發展有(you)其周期性,A股突破3000家(jia)后,會有(you)一(yi)個快速擴容的(de)(de)過程,使得下游的(de)(de)出口自動打(da)通。也就說,首先是大(da)進,然(ran)后是大(da)出。從(cong)目前來講(jiang),證(zheng)監會IPO加(jia)速擴容,可能會給未來的(de)(de)“大(da)進大(da)出”奠(dian)定基礎。

2017新股發行繼續加速

最近(jin)一段時間以來,不(bu)少投(tou)資者(zhe)都在感嘆:幾乎每(mei)日(ri)打開炒股(gu)軟件(jian),都會收到(dao)打新推介的彈窗,不(bu)僅如此,單日(ri)可(ke)申(shen)購新股(gu)數量(liang)也基本維持了每(mei)日(ri)3只的節奏(zou)。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周(1月16日~1月20日),幾(ji)乎每日都是(shi)發(fa)行3只新股的節奏。

如果稍(shao)加梳理不難發(fa)現(xian),每(mei)日(ri)(ri)3只(zhi)新(xin)(xin)股(gu)的發(fa)行頻率已經持(chi)續了(le)一段時(shi)間。以2016年12月(yue)22日(ri)(ri)這一天為分界點,在此(ci)之前(qian)(qian),每(mei)天可申購(gou)數量幾乎都是2只(zhi)。再(zai)往前(qian)(qian)推(tui),2016年10月(yue)中旬及更早之前(qian)(qian),新(xin)(xin)股(gu)申購(gou)的基本還是一天1只(zhi)的頻率。而從2016年12月(yue)22日(ri)(ri)開始,幾乎都維持(chi)了(le)單日(ri)(ri)發(fa)行3只(zhi)新(xin)(xin)股(gu)的節奏。

下(xia)周將是春節(jie)前最后一(yi)個(ge)交易(yi)周,新股發(fa)(fa)行數量(liang)相對有所減少,但仍(reng)基本是日均(jun)2只(除(chu)1月(yue)23日發(fa)(fa)行1只外)的(de)頻(pin)率,一(yi)直持續(xu)到1月(yue)26日。

如(ru)果將時間軸拉得更長(chang)來看,從2015年下半(ban)年起,新(xin)股發(fa)(fa)行數量就出現了逐(zhu)步攀升。據同花順(shun)iFinD數據顯示,經歷了2015年7月~10月的新(xin)股“零(ling)發(fa)(fa)行”后,2015年11月,新(xin)股發(fa)(fa)行悄然恢(hui)復,但(dan)當月僅1只(zhi)。進入2016年,新(xin)股發(fa)(fa)行依然延續了緩慢的節奏,當年1月和2月新(xin)股發(fa)(fa)行數量均為(wei)6只(zhi)。當年3月,新(xin)股發(fa)(fa)行數量驟升為(wei)兩位數,達到13只(zhi);到了當年8月,新(xin)股的月度發(fa)(fa)行數量突破20只(zhi);2016年11月,新(xin)股發(fa)(fa)行數量跳升到39只(zhi);2016年12月,發(fa)(fa)行數量已經高達48只(zhi)。

根(gen)據(ju)目前(qian)披露的(de)新股發(fa)行(xing)(xing)安(an)排,2017年1月(yue)(yue)的(de)發(fa)行(xing)(xing)數量將(jiang)達(da)到43只。此外,據(ju)證監(jian)會(hui)(hui)網站1月(yue)(yue)13日(ri)消息,證監(jian)會(hui)(hui)主板及創業板發(fa)行(xing)(xing)審核委員會(hui)(hui)各自通(tong)(tong)過了三(san)家公(gong)司(si)的(de)首發(fa)申請;1月(yue)(yue)18日(ri),五家公(gong)司(si)的(de)首發(fa)申請又獲得證監(jian)會(hui)(hui)通(tong)(tong)過。業內(nei)人士(shi)分(fen)析稱,按照(zhao)當前(qian)的(de)速度,若無意外,估計2017年發(fa)行(xing)(xing)加速趨(qu)勢(shi)難改。

記者留意到,1997年美國三大(da)(da)證交所(suo)(suo)(主板NYSE、中小(xiao)板AMEX、創業(ye)板NASDAQ)上市(shi)公(gong)(gong)司(si)(si)總數接近9500家。目前我(wo)國A股(gu)上市(shi)公(gong)(gong)司(si)(si)突破3000家,其中,創業(ye)板僅500多家上市(shi)公(gong)(gong)司(si)(si)。武漢科(ke)技(ji)大(da)(da)學金融證券(quan)研究所(suo)(suo)所(suo)(suo)長董登新(xin)在接受(shou)《每日經濟新(xin)聞(wen)》記者采(cai)訪(fang)時表示,這(zhe)表明A股(gu)市(shi)場仍有較大(da)(da)的擴容(rong)空間(jian),如果比照美國股(gu)市(shi)容(rong)量,A股(gu)上市(shi)公(gong)(gong)司(si)(si)數量應該可以達到6000家至10000家。

談(tan)及目前(qian)IPO加速擴容的(de)(de)(de)趨勢(shi),某券商首(shou)席(xi)策略師也(ye)向(xiang)《每日經濟(ji)新聞》記者(zhe)表示,“我認為(wei),新股發(fa)行長期而言是(shi)好事,市(shi)場(chang)(chang)就(jiu)得(de)不(bu)斷有代表新經濟(ji)的(de)(de)(de)標的(de)(de)(de)進來(lai),才是(shi)一個市(shi)場(chang)(chang)化的(de)(de)(de)過程。第(di)二(er),它(ta)能(neng)夠給實體企(qi)業真正的(de)(de)(de)融資,脫(tuo)虛向(xiang)實,這是(shi)資本市(shi)場(chang)(chang)本來(lai)該(gai)有的(de)(de)(de)功能(neng);第(di)三,它(ta)能(neng)夠優(you)化資本市(shi)場(chang)(chang)股市(shi)的(de)(de)(de)代表性(xing)。”

先有大進才有大出

在IPO加速擴容的(de)同(tong)時,企(qi)業(ye)退市卻(que)一直沒(mei)能跟(gen)上。目前(qian)市場上的(de)“僵尸”公(gong)司仍然大(da)量(liang)存在。

2014年10月證監(jian)會(hui)對退市制(zhi)(zhi)度進行(xing)改革,并發(fa)布了《關(guan)于改革完善(shan)并嚴格(ge)實施上市公司(si)退市制(zhi)(zhi)度的(de)(de)若干意見(jian)》。《若干意見(jian)》發(fa)布后,真正因觸發(fa)相關(guan)條(tiao)款被退市的(de)(de)公司(si)寥(liao)寥(liao)無幾,這種“進多(duo)出少(shao)”的(de)(de)局面會(hui)帶來(lai)什么(me)問題呢(ni)?

一位并購重組行業(ye)資(zi)深人士在(zai)接受(shou)《每日(ri)經濟新聞》采訪時表(biao)示,“目前這(zhe)種(zhong)局面不可(ke)持續,退市(shi)(shi)制度不完善,導致(zhi)垃(la)圾公司借殼重組,從而導致(zhi)價格體系出(chu)現問題。目前的(de)情況是(shi),誰(shui)通過IPO進來了(le),誰(shui)就等于是(shi)中了(le)大彩。要大進(IPO擴容)的(de)話,必須(xu)大出(chu)(退市(shi)(shi)跟上)。”

他(ta)同時(shi)表示,盡管如此,IPO仍然不(bu)(bu)能停(ting),但(dan)不(bu)(bu)能單純依靠(kao)IPO,必須(IPO+退市(shi))雙(shuang)管齊下。“搞退市(shi)不(bu)(bu)需要(yao)(yao)新的制度,現有制度需要(yao)(yao)得到嚴格執行。”

《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zhe)注意到(dao),為了(le)維(wei)持上(shang)市地位,多年以(yi)來,上(shang)市公(gong)(gong)司(si)“保殼”手法花樣百出,高(gao)(gao)溢價出售資(zi)(zi)產、債權(quan)債務重組或轉銷、突(tu)然變化會計政(zheng)策、資(zi)(zi)產重估等成為新的四大保殼“套路”。對于(yu)相關上(shang)市公(gong)(gong)司(si)特別是有“保殼”壓(ya)力的,監管(guan)部(bu)(bu)門下(xia)發(fa)問詢函(han),以(yi)探究(jiu)其中(zhong)的“奧妙”,像*ST南化、*ST江泉(quan)、*ST山水等上(shang)市公(gong)(gong)司(si)均(jun)成為問詢的對象。在監管(guan)部(bu)(bu)門下(xia)發(fa)問詢函(han)的同時,如上(shang)交(jiao)所還(huan)約談了(le)多家上(shang)市公(gong)(gong)司(si)年報審(shen)計機構,要求中(zhong)介機構對高(gao)(gao)風險公(gong)(gong)司(si)、年末突(tu)擊(ji)交(jiao)易(yi)事項(xiang)予以(yi)重點關注。  

董登新向(xiang)記者表示,“目前退市制度本(ben)身沒有問題,制度本(ben)身還是比較先進和(he)完善的(de)。垃圾股(gu)不退市,主要還是因為IPO通道不暢,導致很多(duo)企業(ye)寧(ning)愿去(qu)買垃圾股(gu)的(de)殼,而不愿排長隊,使得垃圾股(gu)遭(zao)到(dao)哄搶。”

董(dong)登新還指出,“一級(ji)市場我們目前是(shi)(shi)開一會兒(er)關一會兒(er),一級(ji)市場的IPO通道是(shi)(shi)很不通暢的,至今都(dou)不是(shi)(shi)‘大(da)進(jin)’的格局。”

“一(yi)直以來,我(wo)們(men)錯將(jiang)股(gu)(gu)(gu)(gu)(gu)市下跌(die)歸罪于(yu)新(xin)股(gu)(gu)(gu)(gu)(gu)擴(kuo)容(rong),只要股(gu)(gu)(gu)(gu)(gu)市持續(xu)(xu)下跌(die),監管(guan)層就會迫于(yu)市場(chang)壓力,采(cai)用行政(zheng)命令關(guan)閉A股(gu)(gu)(gu)(gu)(gu)一(yi)級(ji)市場(chang)、暫停(ting)IPO;只有當(dang)股(gu)(gu)(gu)(gu)(gu)市持續(xu)(xu)上漲時(shi),監管(guan)層才會重(zhong)新(xin)打開(kai)一(yi)級(ji)市場(chang),重(zhong)啟IPO。這一(yi)潛規則一(yi)直持續(xu)(xu)至今,我(wo)們(men)仍無法破解這一(yi)‘魔咒’。A股(gu)(gu)(gu)(gu)(gu)確實患上了‘新(xin)股(gu)(gu)(gu)(gu)(gu)恐懼癥’。為此(ci),監管(guan)層經常會以‘暫停(ting)IPO’的行政(zheng)管(guan)制,來有意放慢(man)新(xin)股(gu)(gu)(gu)(gu)(gu)擴(kuo)容(rong)進程。”

董登(deng)新向記者表示,市場(chang)的發展有其周期性(xing),A股上市公司數(shu)量突破3000家后(hou),會(hui)有一個快速擴容的過程,使得下(xia)游(you)的出口自動(dong)打(da)通(tong)。也(ye)就是(shi)說(shuo),首先(xian)是(shi)大進,然后(hou)是(shi)大出。目前(qian)A股是(shi)難出,IPO通(tong)道沒(mei)有市場(chang)化。

董登新(xin)表(biao)示,在IPO通道(dao)不暢(chang)的情況下(xia),退市就更(geng)艱難。所以從(cong)目前來講,證(zheng)監會IPO加速(su)擴容,可能會給未來“大進大出”奠定基礎。

延伸閱讀:

新股發行進入“快車道” A股市場亟待“IPO+退市”雙管齊下

美股10年退市近萬家 “大進大出”攪動股市活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聞》報(bao)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bi)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qu)稿(gao)酬。如您(nin)不(bu)希望(wang)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de)作品。

每經記者孫宇婷每經編輯謝欣 眼下,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加速正在成為趨勢。雖說新股發行本是企業融資的一種市場化途徑,但退市的管道卻沒有更多疏通,使得市場對A股當前“進多出少”的現象心生忐忑。對此,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長期發展來看,IPO擴容對市場而言無疑是積極的,但市場的完善不能單純依靠IPO,必須(IPO+退市)雙管齊下,實現“大進大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表示,市場的發展有其周期性,A股突破3000家后,會有一個快速擴容的過程,使得下游的出口自動打通。也就說,首先是大進,然后是大出。從目前來講,證監會IPO加速擴容,可能會給未來的“大進大出”奠定基礎。 2017新股發行繼續加速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不少投資者都在感嘆:幾乎每日打開炒股軟件,都會收到打新推介的彈窗,不僅如此,單日可申購新股數量也基本維持了每日3只的節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周(1月16日~1月20日),幾乎每日都是發行3只新股的節奏。 如果稍加梳理不難發現,每日3只新股的發行頻率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以2016年12月22日這一天為分界點,在此之前,每天可申購數量幾乎都是2只。再往前推,2016年10月中旬及更早之前,新股申購的基本還是一天1只的頻率。而從2016年12月22日開始,幾乎都維持了單日發行3只新股的節奏。 下周將是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周,新股發行數量相對有所減少,但仍基本是日均2只(除1月23日發行1只外)的頻率,一直持續到1月26日。 如果將時間軸拉得更長來看,從2015年下半年起,新股發行數量就出現了逐步攀升。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經歷了2015年7月~10月的新股“零發行”后,2015年11月,新股發行悄然恢復,但當月僅1只。進入2016年,新股發行依然延續了緩慢的節奏,當年1月和2月新股發行數量均為6只。當年3月,新股發行數量驟升為兩位數,達到13只;到了當年8月,新股的月度發行數量突破20只;2016年11月,新股發行數量跳升到39只;2016年12月,發行數量已經高達48只。 根據目前披露的新股發行安排,2017年1月的發行數量將達到43只。此外,據證監會網站1月13日消息,證監會主板及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各自通過了三家公司的首發申請;1月18日,五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又獲得證監會通過。業內人士分析稱,按照當前的速度,若無意外,估計2017年發行加速趨勢難改。 記者留意到,1997年美國三大證交所(主板NYSE、中小板AMEX、創業板NASDAQ)上市公司總數接近9500家。目前我國A股上市公司突破3000家,其中,創業板僅500多家上市公司。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表明A股市場仍有較大的擴容空間,如果比照美國股市容量,A股上市公司數量應該可以達到6000家至10000家。 談及目前IPO加速擴容的趨勢,某券商首席策略師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認為,新股發行長期而言是好事,市場就得不斷有代表新經濟的標的進來,才是一個市場化的過程。第二,它能夠給實體企業真正的融資,脫虛向實,這是資本市場本來該有的功能;第三,它能夠優化資本市場股市的代表性。” 先有大進才有大出 在IPO加速擴容的同時,企業退市卻一直沒能跟上。目前市場上的“僵尸”公司仍然大量存在。 2014年10月證監會對退市制度進行改革,并發布了《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若干意見》發布后,真正因觸發相關條款被退市的公司寥寥無幾,這種“進多出少”的局面會帶來什么問題呢? 一位并購重組行業資深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目前這種局面不可持續,退市制度不完善,導致垃圾公司借殼重組,從而導致價格體系出現問題。目前的情況是,誰通過IPO進來了,誰就等于是中了大彩。要大進(IPO擴容)的話,必須大出(退市跟上)。” 他同時表示,盡管如此,IPO仍然不能停,但不能單純依靠IPO,必須(IPO+退市)雙管齊下。“搞退市不需要新的制度,現有制度需要得到嚴格執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為了維持上市地位,多年以來,上市公司“保殼”手法花樣百出,高溢價出售資產、債權債務重組或轉銷、突然變化會計政策、資產重估等成為新的四大保殼“套路”。對于相關上市公司特別是有“保殼”壓力的,監管部門下發問詢函,以探究其中的“奧妙”,像*ST南化、*ST江泉、*ST山水等上市公司均成為問詢的對象。在監管部門下發問詢函的同時,如上交所還約談了多家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機構,要求中介機構對高風險公司、年末突擊交易事項予以重點關注。 董登新向記者表示,“目前退市制度本身沒有問題,制度本身還是比較先進和完善的。垃圾股不退市,主要還是因為IPO通道不暢,導致很多企業寧愿去買垃圾股的殼,而不愿排長隊,使得垃圾股遭到哄搶。” 董登新還指出,“一級市場我們目前是開一會兒關一會兒,一級市場的IPO通道是很不通暢的,至今都不是‘大進’的格局。” “一直以來,我們錯將股市下跌歸罪于新股擴容,只要股市持續下跌,監管層就會迫于市場壓力,采用行政命令關閉A股一級市場、暫停IPO;只有當股市持續上漲時,監管層才會重新打開一級市場,重啟IPO。這一潛規則一直持續至今,我們仍無法破解這一‘魔咒’。A股確實患上了‘新股恐懼癥’。為此,監管層經常會以‘暫停IPO’的行政管制,來有意放慢新股擴容進程。” 董登新向記者表示,市場的發展有其周期性,A股上市公司數量突破3000家后,會有一個快速擴容的過程,使得下游的出口自動打通。也就是說,首先是大進,然后是大出。目前A股是難出,IPO通道沒有市場化。 董登新表示,在IPO通道不暢的情況下,退市就更艱難。所以從目前來講,證監會IPO加速擴容,可能會給未來“大進大出”奠定基礎。 延伸閱讀: 新股發行進入“快車道”A股市場亟待“IPO+退市”雙管齊下 美股10年退市近萬家“大進大出”攪動股市活水
新股發行(xing) 退市 保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ji)新(xin)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