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7-26 17:47:39

孫濤:好。
楊鐵軍:首先我沒有搞明白,社區金融是什么意思?說實話,這個詞大家叫起來很順口,但是內涵是什么呢?仔細想想是什么?首先我沒有搞明白,當然歐陽講的O2O這個還是比較清晰的,所以怎么樣來界定這個詞覺得是不是一個藍海這個還是得考慮得問題,房地產行業從它的核心能力,或者是各個方面吧,都不具備在O2O也好,我總覺得現在社會上比較流行的,互聯網模式,移動互聯模式的社群的概念,或者是社群經濟,這個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話題,就是我們房地產行業講的比較多的是圈層其實就是社群的一種,可能是未來新經濟的模式,這個我覺得是我表達的一個觀點,所以你講社群經濟或者講什么樣的也好,我想可能如果把這個內涵界定清楚以后會更好。
孫濤:就是把金融終端化,貼身肉搏,我是這樣理解的,比如說握有一個分行一個支行,原來我去銀行辦事兒很痛苦,后來慢慢好了網上可以操作,但是網上操作因為金融產品是一個很復雜的東西,就像保險,保險一定是采用這樣的操作模式賣保險,不是說打一個廣告大家都來買保險,歐洲是這樣的,但是中國必須是中年婦女講半天,太復雜了,所以我理解社區金融是貼身肉搏,把點設到小區里面,發生緊密的接觸。
楊鐵軍:應該是去年年底還是今年年初,民生是最早做社區銀行的,而且應該說鋪了比較大的資源,而且在某一些區域已經取得了一點成效,但是最后被銀監會叫停了,背后的邏輯或者原因是什么?這個可能我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覺得有一點,在座的可能很多大家都會有一點,一種是這個是很好的市場,但是你看的時候就被掐死,因為幾個老大哥看你呢,也輪不到你,第二個就是早上歐陽總講的,你可能會成為先烈,就是你可能會還沒有搞明白就沒有了,這個也有可能,但是我覺得這個確實是需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第二個還有一個現象也值得我們在座的房地產行業的所有同仁去思考,就是彩生活,彩生活大家都知道,背后實際上也是地產同行,但是上市以后,他的市值和母體一般大,上市以后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漲了40%,這個非常值得我們地產行業的人思考,我們很多地產行業的公司都有物業公司,大家能說出來哪個是賺錢的嗎?但是為什么傳統的物業公司不賺錢,但是彩生活他能夠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我們理解是不同的商業模式,是基于互聯網的一種。
孫濤:應該是有故事的。
楊鐵軍:對,各個方面的故事是不一樣的,但是這個我覺得應該是房地產行業可以思考的,因為這個我們有連接點。
曹偉:什么是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一個社區金融跨界的,今年以來,實際上從去年開始一家金融管理公司和淘寶店結合一起產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還是很簡單,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對于房地產公司而言,如果有自主物業把自己的物業管理好,把社區的居民變成你的平臺的客戶,只要做成一件事情,剩下的由我們做,一定有專業的團隊跟你們對接,包括金融物流還有供應鏈,這個就是我想得到各家地產公司老大的建議,請相信我,未來很有潛力,像我們這種基金管理公司怎么接近客戶?直接走到客戶中間,客戶在哪里?在我們手上。
孫濤:明白了,我們讓蔣總做一個收口。
蔣競:社區金融這個話題,可能我看到的我們家的小區有一些銀行已經設了一些點,但是有別于其他的以往的分行支行,可能點非常小,門面就是2-3米,里面一個柜臺,一個POS機這就可以了,這種其實從剛剛楊總提到,像民生啊還有平安實際上已經在布局,而且點都開業了,所以從這個層面講,社區金融有兩個詞一個是社區一個是金融,金融你說誰比較專業?當然銀行比較專業,社區當然是房地產開發商比較專業,但是這兩塊各有不足,房地產開發商有大量的業主信息,什么時候買的房子,買了多大的房子,貸款多少,多少年?這些東西都可以掌握,這些是有很大的價值,不專業的是什么地方呢?比如說房地產開發商做出來了會發現金融產品過來了銷售成問題,銷售不了,因為上面的東西不多,平臺是有的,從金融的方面看也有局限,銀行他想進,我覺得他最大的局限是什么呢,就是說首先是貼你的身,還有一個壞處,這個小區里面的所有人不一定用這一家銀行,也有可能說我是招商的客戶,我大多數的資產在招商里面,平安銀行跟我有關系,但是關系不太大,我的普通業務在網上解決的也不會通過你解決,如果理財業務的話,很可能現在市面上已經有比較好的第三方公司幫我解決一些問題,你雖然進了,但是未來產生多大的問題,銀行本身也會想的特別清楚,還是一個非常非常新的,銀行和地產各有優勢和劣勢,但是從平臺入口的重要性講,地產行業在這個里面有一定的,或者是抓住了一個關鍵點,這個方面來看的話,如果能嫁接一些比較好的東西還是可以發揮一些好的東西。
孫濤:非常感謝各位嘉賓的精彩的發言,大家把掌聲送給他們!
主持人:謝謝孫濤先生,謝謝幾位發言嘉賓。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模塊“大數據的能量”,有請我們本模塊的主旨演講嘉賓彩生活服務集團總裁唐學斌先生與我們分享“彩生活社區服務平臺-彩之云V2.2”。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