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18:22:37
11月3日,“香港金融科技×StartmeupHK創業節2025”開幕,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公布“金融科技2030”藍圖,引領香港邁入金融科技3.0時代。現場,微信、騰訊等展示了AI、云計算前沿應用,外籍來華人員移動支付更便捷。AI技術蓬勃發展,內地和香港金融機構都在全面探索AI應用。
每經記者|潘婷 每經編輯|陳俊杰
11月3日,“香港金融科技×StartmeupHK創業節2025”開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展會現場注意到,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和跨境支付等備受關注。
“以數據、人工智能、韌性、代幣化(DART)為核心四大策略,涵蓋40個項目及措施,旨在構建安全高效的數據生態,助力各行業應用智慧金融,引領香港從著重實用性、加快應用金融科技的2.0時代邁入更有前瞻性的3.0時代。”開幕論壇上,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公布香港“金融科技2030”藍圖。
記者注意到,展會上眾多企業也帶來了人工智能、云計算的前沿應用場景。比如,微信展示了外籍來華人員無需注冊手機號就能使用二維碼進行移動支付;騰訊元寶在展會進行金融財報深度分析、垂直行業研究、多領域市場分析等多種能力的演示;微眾銀行展示了其AI原生銀行全景規劃、AI垂直領域的典型應用和數字員工葉芷黎的實時互動體驗。

活動現場 每經記者 潘婷 攝
近年來,香港金融科技生態蓬勃發展,傳統金融機構加速數字化升級,香港特區政府亦持續推動移動支付、數字銀行等創新金融服務發展,對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需求快速增長。
在“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現場,記者也見到外籍來華人員無需注冊手機號和第三方App,就能使用二維碼支付的“絲滑過程”。得益于“跨境二維碼統一網關”,騰訊旗下的蒙古國Hipay錢包、新加坡LiquidPay錢包等20家境外錢包已上線“外包內用”服務。用戶入境后,無需做任何額外注冊或操作,就可以用自己熟悉的錢包App通過微信支付二維碼支付,掃碼或出示錢包App付款碼兩種方式也將逐步支持。商圈、景點、餐廳、小店等支持微信支付的各類場景,都可以便捷“暢行”。
2024年以來,外籍來華人員移動支付服務可得性迅速提升,以騰訊為代表的科技企業,通過科技與金融融合創新,為短期來華游客“China Shopping”與“China Travel”提供順暢支付服務,也讓長期生活工作在中國的外國友人感受全球領先的中國數字化服務,切身體會開放包容、連接世界的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
“很多地區不僅使用銀行卡,也使用電子錢包,得益于(跨境二維碼)統一網關,統一了我們跟二維碼互聯互通的標準,我們已經支持超過20個境外電子錢包可以在中國內地進行跨境消費,好像在本地生活一樣簡單。”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陳起儒表示。
記者在現場也見到了“跨境支付通”帶來的便利化。展會上,工作人員演示了在香港工作、定居的用戶,可以匯款至內地,用戶可以收款至內地微信錢包和內地超200家銀行賬戶,1分鐘內即可到賬。
得益于“跨境支付通”,內地與香港居民,只需在手機上輸入對方號碼,就可以輕松進行跨境匯款和支付等操作。
“放眼未來,每個電子錢包可能都需要變得更加智能化,在產品的后端滿足客戶的需求,而客戶則可以只專注于他們在產品的前端需要購買什么。任何在這方面做得好的電子錢包,都將引領數字經濟的下一個十年。”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洪丹毅表示。
除了跨境支付的便利化,香港金融科技周也帶來了AI應用落地數個最新進展。在微眾銀行的展位上,記者看到數字員工葉芷黎與參觀者的實時互動體驗。
“金融業正迎來一場深層次的重塑, AI原生銀行的未來已觸手可及。”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微眾科技董事馬智濤表示,“我們正通過AI技術賦能業務流程、打造數字員工,并探索下一代人機交互方式,讓金融服務更智能、更普惠”。
AI技術蓬勃發展之際,內地和香港金融機構對于AI技術在落地應用上的探索是否不同?騰訊云副總裁胡利明在展會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內地和香港金融機構對AI的應用探索都非常積極,香港可能對C端客戶直接應用AI的開放度相對更高一些,內地的應用生態比較豐富,探索的場景會更廣。香港和內地在AI落地方面都在全面探索,隨著通用大模型的發展,以及金融行業模型的精準性、安全性、幻覺率的降低,應用的落地會更廣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