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滬指站上4000點,百億私募大佬高毅最新動向曝光:減持紫金礦業等7家上市公司,增持1家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30 13:29:32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程鵬 葉峰    

10月29日收盤,滬指站上4000點整數關口。在這一關鍵節點,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也進入尾聲,百億私募大佬的重倉股隨之浮出水面。

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29日,共有31家百億私募管理人旗下產品,出現在已披露三季報的117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合計持股市值高達376.80億元。三季度百億私募對12家上市公司進行增持,對25家進行減持,另有34家上市公司為三季度新進持倉標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百億私募成功押中多只大牛股,例如乾象投資三季度新進的力星股份,高毅資產押中的紫金礦業等。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百億私募三季度重倉股曝光

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29日,共有31家百億私募管理人旗下產品,出現在已經披露三季報的117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合計持股市值高達376.80億元。具體來看,三季度百億私募增持上市公司12家,46家上市公司持股數量不變,減持上市公司25家,另外有34家上市公司為三季度新進。

截至10月29日的統計數據顯示,高毅資產以183.83億元的持倉市值位居榜首,其次是國豐興華(北京)私募基金,持倉市值70.83億元;第三名的是睿郡資產,持倉市值20.62億元;第四名是玄元投資,持倉市值18.57億元。從行業分布來看,計算機板塊為百億私募第一大重倉行業,合計持股市值達106.72億元;其次是有色金屬行業,合計持股市值達64.65億元,通信成為百億私募第三大重倉行業,合計持股市值達51.05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高毅資產減持了7家上市公司,增持1家,另外2家為三季度新進。海康威視為高毅資產第一大重倉股,持股市值達88.26億元,但該股在三季度合計被減持了5800萬股。此外高毅資產還對紫金礦業、云鋁股份、龍佰集團、國瓷材料、中炬高新、太極集團等個股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減持。

加倉方面,高毅資產三季度新進北新建材和東富龍,還增持了瑞豐新材330萬股。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押中多只大牛股

個股表現上看,高毅資產重倉的海康威視今年以來上漲了12.67%,而受益于黃金價格上漲,紫金礦業今年以來漲幅翻倍。此外,高毅資產三季度新進的東富龍這兩天表現亮眼,10月28日上漲8.88%之后,10月29日再度上漲6%。

其他百億私募持倉數據還顯示,乾象投資三季度新進持有的力星股份今年以來漲幅超115%;上海大樸資產持有的四會富仕今年以來漲幅超56.7%;和諧匯一資產持有的石基信息今年以來漲幅超38.99%;睿郡資產持有的芯朋微今年以來漲幅超55%。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行情不斷走強,資金跑步進場,但有私募卻暫停新投資者申購。

寧泉資產10月29日宣布,根據公司投資管理運作需要,決定自10月30日起,暫停接受旗下所有基金的新投資者首次申購申請,存量投資者追加申購不受影響。即今日之前已持有原基金的存量投資者可追加申購,暫停接受新投資者的申購申請,后續基金恢復申購的日期將以公告為準。從寧泉資產持倉來看,寧泉資產持有的美暢股份今年以來漲幅為25%。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如何看后續行情?

29日收盤,滬指站上4000點整數關口,對于后續行情,私募大佬又是怎么看的呢?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告訴記者,滬指站上4000點,標志著市場從短期波動邁向中長期趨勢的關鍵節點。當前行情并非簡單的指數攀升,而是政策、資金與產業共振的結果。政策層面,科技自立、新質生產力以及資本市場改革等結構性政策穩步推進,為市場注入長期確定性。資金層面,居民儲蓄向權益資產遷移、外資因全球流動性寬松回流,以及養老金、險資等長期資金逐步入場,形成多層次的資金支撐體系。

在市場風格上,科技板塊將從“概念驅動”轉向“業績兌現”,AI算力、半導體設備等領域憑借訂單落地、業績驗證持續受益。低位補漲板塊雖存在階段性機會,但需警惕缺乏持續盈利改善的“估值陷阱”。慢牛行情的本質,源于大國產業升級與經濟結構轉型的資本映射。國際視角下,全球流動性寬松與A股估值優勢吸引外資持續增配;國內視角下,政策引導資本向高端制造、國產替代等戰略領域匯聚,推動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融合。投資者在這一階段需秉持“時間換空間”戰略思維,以科技成長賽道為核心,聚焦訂單與業績驗證順暢的龍頭企業。

金信基金表示,4000點作為A股重要心理關口,其突破意義不僅在于點位本身,更折射出投資者對宏觀環境的信心修復。近期“十五五”規劃編制釋放明確信號,科技自立自強、先進制造業升級被置于更優先位置。這意味著未來五年,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將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資本市場作為“創新資本形成中心”,將持續受益于優質科技企業上市融資、產業資本增持及機構資金增配。

站在4000點關口回望,A股的上漲絕非偶然:經濟復蘇筑牢基本面,政策加碼注入“強心劑”,中美關系緩和打開外部空間,而科技板塊則成為牽引市場上行的核心引擎。短期看,指數沖關可能伴隨震蕩,但4000點的突破已具備扎實基礎;長期看,科技產業的突破、經濟結構的優化,將支撐A股走出更可持續的慢牛。

10月30日,滬指由漲轉跌,截至發稿,跌幅為0.37%,報4001.56。

CFF20LXzkOxKVKbWb2Hvib3C76QRQt4VoIQYRib7us9JFTVE4Z9KEiaRoKVGh31iahS67icARjNnXiaqwOiaJQTxrWHtg.jpg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楊建

編輯|?葉峰?杜波

校對|何小桃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