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首個國家品牌日落地 上市企業品牌建設“挑大梁”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10 00:22:08

5月10日,“中國品牌日”首次落地。一個多月前的3月31日,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聯合每日經濟新聞發布“2017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填補了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成體系研究的空白。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少婷 趙天宇 每經編輯 姚治宇    

每經記者 李少婷 趙天宇 每經編輯 姚治宇

品牌建設近年來正在逐步升溫。2017年5月10日,“中國品牌日”迎來了首次落地。

“我國加快品牌發展的條件已經具備,發展品牌經濟正當其時。”據新華社5月9日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王東在“中國品牌日”媒體通氣會上表示,“中國品牌日”的設立有利于搭建自主品牌交流平臺,傳播自主品牌文化內涵,樹立中國自主品牌良好形象。

上市公司大多處于各行業的領軍地位,在品牌建設領域當仁不讓。而國內品牌價值評估,尤其是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的系統性評價此前一直處于空白狀態。在一個多月前的3月31日,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聯合《每日經濟新聞》發布“2017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填補了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成體系研究的空白。

這份一年前就開始籌備研究的榜單頗具前瞻性的聚焦于上市公司,分別針對中國企業海外品牌和民營企業品牌建設專門形成榜單。發布至今的一個多月里,引發企業和業界廣泛反響。

品牌建設迎來“里程碑”

4月底,國務院批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設立“中國品牌日”的請示》,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

國務院批文、發改委聯合多部門落實,“中國品牌日”設立的規格頗高。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看來,中國品牌日的設立水到渠成。

“中國品牌日”的設立被業內人士認為是中國品牌建設的重要里程碑。“過去十多年,國家越來越重視中國自主品牌的打造和品牌的培育工作。這一系列政策為中國品牌建設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框架,從而引導品牌在培育過程中,促進品牌數量、知名度、滿意度的增加。”趙萍表示。

記者注意到,早在2008年就有全國人大代表提交《自主品牌促進法》議案,而自2014年“三個轉變”的提出和“雙創”的推出開始,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逐年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如今,隨著“中國品牌日”的設立,自主品牌的建設與發展有望獲得突破。

據中新網報道,在5月9日的媒體通氣會上,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提到下一步將圍繞加強品牌建設、發展品牌經濟這條主線,其中,要著力補齊自主品牌發展短板,適應經濟發展新要求,走中國特色的品牌發展道路,同時大力鼓勵企業“走出去”,加快品牌國際化步伐。

“將來社會各界會圍繞中國品牌日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比如在各國策劃中國品牌展,以擴大中國品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趙萍分析道,中國品牌日的設立將會促進圍繞品牌建設形成相關產業生態,形成以產業促發展的格局,最終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上市公司引領品牌提升

近來,社會各界對于品牌價值的認識日益加深,隨著“中國品牌日”的設立,我國自主品牌的發展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而早在一年前,“2017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就開始籌備醞釀,《每日經濟新聞》與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經過大量研究調研,最終在3月31日發布該榜單,并被認為是“首次定義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

“打造品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趙萍看來,品牌的建設以及消費者的良好口碑,遠不是簡單的廣告投放能夠做到的,打造品牌知名度不難,難的是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這些要素的提升有助于增加企業的利潤水平,擴大消費規模。

因此,趙萍認為,企業做好品牌的前提是產品質量,在行業中有口皆碑,才能為品牌建立好的物質基礎。

在“2017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發布之際,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趙平教授曾表示,相較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被公眾關注的機會更多,因而品牌價值建設更為重要。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的意義并不止于提升上市公司的關注度,更重要的是提升在國際方面的影響力,引領更多優質企業走向海外。

隨著中國上市公司日益發展壯大,擴大國際影響力也成為品牌建設的著力點之一。例如,位列“2017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總榜的蒙牛乳業,近年來海外動作頻頻,在境外渠道擴張謀求新的效益增長點之外,國際資源的整合也促進了品牌在海外知名度的提升。

在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看來,近年來中國企業品牌意識的提升比較明顯,“國家平臺造就國家品牌”,國家對品牌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這將對提升大國形象起到“加分”作用。上市公司通過品牌建設拉升價值,讓投資者獲得良性回報,這是良性的發展鏈條,品牌建設責無旁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