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6 20:32:54
作為四川首個省級新區,宜賓三江新區自2020年2月設立以來,發展勢頭強勁,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站上600億元新臺階,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600億元,對宜賓經濟增長貢獻度不斷提升,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經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宜賓三江新區條例》將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每經記者|余蕊均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余蕊均 攝
10月16日下午,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制定的《宜賓三江新區條例》和修訂的《四川省林木種子條例》《四川省內部審計條例》等三部省級地方性法規相關情況。
作為四川首個省級新區,宜賓三江新區自2020年2月設立以來,發展勢頭強勁,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站上600億元新臺階,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600億元,對宜賓經濟增長貢獻度不斷提升,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經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宜賓三江新區條例》(后稱《條例》)將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大經濟委專職副主任委員吳泓表示,制定《條例》既是適應新區建設發展的需要,通過立法明確新區管委會法律主體地位、賦予行政管理權限、強化要素支持保障,為新區建設發展提供相匹配的制度供給,同時也是固化新區近年來改革成效的需要,通過立法將已形成的建設發展經驗總結提煉上升為地方性法規,依法進一步把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推向深入。
據介紹,《條例》主要涉及明確功能定位、厘清職能職責,理順管理體制、充分放權賦能,實施創新驅動、推動科教創新,錨定發展定位、推動產業集聚和強化服務保障、提高治理效能等五大方面內容。
具體包括,明確三江新區“打造長江上游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創新型現代產業集聚區、國家產教融合建設示范區和四川南向開放合作先行區”的功能定位,賦予三江新區在區域協同、城市轉型、產教城融合、開放合作等方面探索改革、先行先試的重任;
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明確規定不能賦權或者委托的事項外,將三江新區管委會履行職能所需要的省級、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依法賦予或者委托三江新區管委會。三江新區管委會應當依法編制權力清單向社會公布,并及時進行動態調整;
規定三江新區應當推進大學城、科創城建設,支持高校聚焦產業需求設置特色專業,共建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應當推進政務服務運行標準化、服務供給規范化、市場主體辦事便利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產經營成本……
宜賓三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謝光永表示,《條例》的施行是三江新區法治建設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將有效厘清新區的管理體制,優化區域發展環境,促進產業集聚與提升,構建新的創新生態,切實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三江新區將依據《條例》,進一步厘清權責邊界,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依法承接省、市賦予的經濟管理權限。通過優化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創新選人用人機制,完善考核激勵與容錯糾錯機制,激發改革創新活力。
同時,依據《條例》,完善用地、用能、金融等要素保障機制,優先配置指標,盤活閑置土地,推動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政務服務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健全政企溝通機制,完善“服務企業專員”制度,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支持高校特色學科和校企研發合作,持續提升新區競爭力。
據悉,《條例》立法歷時兩年多,非常不容易。“期待在條例的護航引領下,宜賓三江新區能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勇立潮頭、示范引領,創造更多三江模式、三江經驗。”吳泓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