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 2016-04-20 18:08:48
萬博經(jing)濟研究(jiu)院院長滕(teng)泰認為,可以通過等比例發(fa)債的(de)方式,吸納缺少投資渠道的(de)社會資本,彌補財政缺口,同時(shi)利(li)用(yong)債務周(zhou)期來熨平經(jing)濟周(zhou)期,這樣減稅發(fa)債可以起到(dao)一箭三雕的(de)作用(yong)。
每經(jing)(jing)編輯|每經(jing)(jing)記(ji)者(zhe) 王辛夷(yi)
每經記(ji)者 王辛夷(yi)
“每(mei)降低一(yi)個點的(de)融資成本(ben),企業(ye)利潤可增(zeng)加7000億,降低兩個點就能增(zeng)加超過1萬億。” 4月20日(ri),萬博經(jing)濟研究院(yuan)院(yuan)長滕泰在(zai)由證券日(ri)報(bao)主辦的(de)創(chuang)新驅動與資本(ben)引領高峰論壇上如是說。
降低(di)企業融(rong)(rong)資成本不算新話題,過去(qu)的幾年間,政(zheng)府關于降低(di)融(rong)(rong)資成本、減輕(qing)企業稅負的努力(li)從(cong)未停止(zhi)過。
減稅、降負是新供(gong)給(gei)經濟(ji)學派的核(he)心觀(guan)點之(zhi)一,在經濟(ji)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降成本”被確認為供(gong)給(gei)側改革的五(wu)大任務之(zhi)一,是拉動經濟(ji)增長的重(zhong)要抓(zhua)手(shou)。
李克強總理(li)在今(jin)(jin)年(nian)的(de)政(zheng)府工作(zuo)報告中(zhong)確定,今(jin)(jin)年(nian)擬安排財(cai)政(zheng)赤字(zi)2.18萬億(yi)元(yuan),比去年(nian)增(zeng)加5600億(yi)元(yuan),赤字(zi)率提(ti)高到3%。其中(zhong),中(zhong)央財(cai)政(zheng)赤字(zi)1.4萬億(yi)元(yuan),地方財(cai)政(zheng)赤字(zi)7800億(yi)元(yuan)。
滕(teng)泰告(gao)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5600億是非(fei)常積極(ji)的(de)值得肯定的(de)政策舉措,但規模還可以繼續擴大。滕(teng)泰認為(wei),可以通過等比例發債(zhai)(zhai)的(de)方(fang)式(shi),吸納缺少投資渠道的(de)社會資本(ben),彌補(bu)財政缺口,同時利用(yong)(yong)債(zhai)(zhai)務(wu)周期(qi)來熨(yun)平經濟周期(qi),這樣(yang)減稅發債(zhai)(zhai)可以起到一(yi)箭三雕的(de)作用(yong)(yong)。
但發債終究不是長期行為,而(er)中國(guo)經濟的可持續(xu)發展還需要有持續(xu)的動(dong)力(li)。再(zai)看(kan)傳統的“三駕(jia)馬車”,過分依靠投(tou)資(zi)的發展方式難(nan)以持續(xu),國(guo)際經濟形勢造(zao)成外需難(nan)以回暖,滕泰認為,“當車子油門踩到底還不加速(su),一定要回到五(wu)大財富源泉。”供給側改革應該(gai)是三個字:轉(zhuan)(zhuan)、放、改,即推動(dong)要素從過剩產業向新供給產業轉(zhuan)(zhuan)移,政府簡政放權,讓市場在資(zi)源配置中發揮其基本作用(yong),同時實(shi)施改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ji)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che)下您(nin)的作品(pin)。
歡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