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中科英華稀土故事背后:1.5億資金往來存疑 儲量變動“服務”股價?

每日經濟新聞(wen) 2016-04-08 01:31:57

《每日(ri)經(jing)濟新聞》記者(zhe)調查(cha)發現,中科英華稀土(tu)收購(gou)交(jiao)易中,交(jiao)易對方的8000萬元業績補(bu)償、中科英華6864.82萬元的預付(fu)稀土(tu)采購(gou)款等約1.5億元資金往來成謎(mi),而(er)稀土(tu)礦山的儲量(liang)大幅變動是否(fou)“服務股價”也仍然存疑。

 每(mei)經編輯|每(mei)經記者 岳琦(qi)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岳琦

上午(wu)9點30分,大盤準(zhun)時開始紅綠變(bian)幻,諾德股份(2月22日更名,以下仍稱中科(ke)英(ying)華)、西藏發展(zhan)、廣晟有色的股價(jia)表現波瀾不驚……雖(sui)然3家(jia)上市公司目前都已(yi)走上了各自不同的資本之路,但是在多年(nian)以前他(ta)們(men)都曾(ceng)上演著幾乎同一個版本的稀(xi)土礦資本故(gu)事。

沾(zhan)上稀(xi)土(tu)(tu)概念(nian),股價一飛沖(chong)天,利益方高位套現,這(zhe)樣的(de)(de)歷史一遍(bian)遍(bian)重演。與西藏發展和廣晟(sheng)有(you)色(se)短暫的(de)(de)稀(xi)土(tu)(tu)概念(nian)期相(xiang)比(bi),中(zhong)科英(ying)華的(de)(de)稀(xi)土(tu)(tu)故(gu)(gu)事講(jiang)了(le)3年時間。在這(zhe)場(chang)資本迷局接近散(san)場(chang)之(zhi)時,中(zhong)科英(ying)華與大(da)陸槽稀(xi)土(tu)(tu)礦3號礦體之(zhi)間的(de)(de)故(gu)(gu)事才慢(man)慢(man)顯露出來(lai)。

《每日經(jing)濟新聞》記者(zhe)調查發現,中(zhong)科(ke)英華(hua)(hua)稀土(tu)收購(gou)交易中(zhong),交易對方的8000萬(wan)元業(ye)績(ji)補(bu)償、中(zhong)科(ke)英華(hua)(hua)6864.82萬(wan)元的預付稀土(tu)采購(gou)款(kuan)等約(yue)1.5億元資金往來成謎,而稀土(tu)礦(kuang)山(shan)的儲量大幅變(bian)動(dong)是否(fou)“服務股(gu)價”也仍然(ran)存疑。

已(yi)經全(quan)身而退(tui)的中(zhong)科(ke)英華原實控(kong)(kong)人鄭(zheng)永剛(gang),因涉貪腐案(an)被查的中(zhong)科(ke)英華原二股東潤(run)物控(kong)(kong)股實控(kong)(kong)人陳遠(yuan),“倒騰(teng)”稀土礦(kuang)多年的四川老板劉國(guo)輝,3個男(nan)人、1家上市公(gong)司和一座礦(kuang)山的故(gu)事遠(yuan)沒(mei)有結束。

●稀土交易頻(pin)頻(pin)造(zao)牛股(gu)

隨著中科英(ying)華與德昌(chang)厚(hou)地稀土礦業有限公司(si)(以下簡稱(cheng)厚(hou)地稀土)原實控人劉國輝的(de)紛爭不斷升級,多年前(qian)的(de)股市(shi)大戲也再次(ci)引發投資者(zhe)嘆息。

大陸(lu)槽稀(xi)土礦3號礦體在(zai)A股(gu)掀起的波瀾最早(zao)從廣晟有(you)色(se)(se)開始。2010年8月,資本市場曾一度(du)傳聞,廣晟有(you)色(se)(se)欲兼并大陸(lu)槽稀(xi)土礦。從2010年9月8日(ri)起,廣晟有(you)色(se)(se)股(gu)價便開始飛漲,自9月21日(ri)之后的20個交(jiao)易(yi)日(ri),其股(gu)價由(you)約40元漲至(zhi)最高101.37元。

而從目(mu)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de)消息(xi)來看,在(zai)2010年(nian)3月(yue)至10月(yue)期(qi)間,廣晟(sheng)(sheng)有色曾準備(bei)以托管方式收(shou)購大(da)陸槽稀土(tu)礦(kuang)3號礦(kuang)體。而知情人士透露,廣晟(sheng)(sheng)有色當時投(tou)入(ru)僅數(shu)百萬(wan)元,而且(qie)并未實質參股,后因該礦(kuang)山涉(she)及債務和股權復雜(za)等(deng)原(yuan)因悄然退(tui)出。

隨(sui)后,實質參股(gu)(gu)厚地稀土的西藏(zang)(zang)發展(zhan)隨(sui)之成為(wei)“兔(tu)年(nian)第一大牛(niu)股(gu)(gu)”。2011年(nian)3月(yue),西藏(zang)(zang)發展(zhan)一改“績差股(gu)(gu)”、“低價(jia)股(gu)(gu)”的羸弱形象,在涉礦風潮火熱(re)的那些日(ri)子里,該股(gu)(gu)一路飆(biao)漲,從3月(yue)的12元(yuan)飆(biao)漲到(dao)8月(yue)最高的38.61元(yuan),一時(shi)風光無限。

就在(zai)沾上稀土概念前后,相關統計顯示,在(zai)2011年(nian)(nian)1月9日至2012年(nian)(nian)8月6日,西藏(zang)發(fa)展二股東西藏(zang)國資(zi)公司(si)通過減(jian)持西藏(zang)發(fa)展股票,累計套現達3.36億元(yuan)。2011年(nian)(nian)1月至5月,西藏(zang)發(fa)展大(da)股東光大(da)金聯實(shi)業(ye)有限公司(si)也大(da)幅減(jian)持套現超8億元(yuan)。

隨(sui)(sui)著(zhu)股(gu)(gu)(gu)東大(da)幅、持(chi)續減持(chi),西(xi)藏(zang)發展股(gu)(gu)(gu)價也一路暴跌,2011年(nian)(nian)(nian)12月27日(ri)一度創下每股(gu)(gu)(gu)11.74元(yuan)的低位。而隨(sui)(sui)著(zhu)厚地稀土2012年(nian)(nian)(nian)利潤虧損披露(lu),2012年(nian)(nian)(nian)12月4日(ri)西(xi)藏(zang)發展股(gu)(gu)(gu)價一度達(da)到每股(gu)(gu)(gu)9.81元(yuan)的當(dang)年(nian)(nian)(nian)內新低。

西藏(zang)發(fa)展最終將厚地(di)(di)稀(xi)土(tu)股(gu)權“拱手讓出”。當其股(gu)民(min)還在唏噓“過山車”行情時,中科英華的股(gu)民(min)開始了“狂歡”。2013年3月,中科英華宣(xuan)布(bu)了其16.88億元定增收購厚地(di)(di)稀(xi)土(tu)的計(ji)劃(hua),復牌之后股(gu)價一路(lu)飛漲(zhang)。

在當時(shi)低迷的股市(shi)行情下,中科英(ying)華因(yin)為涉稀土概念逆勢上漲(zhang),復牌后股價(jia)連(lian)續拉出5個“一字(zi)”漲(zhang)停板,2013年3月18日(ri),更是(shi)在開盤(pan)(pan)半小時(shi)后股價(jia)就被(bei)封(feng)漲(zhang)停板,截(jie)至當日(ri)收盤(pan)(pan),股價(jia)報收于6.40元,交(jiao)易量達到(dao)12.8億(yi)元。

●“被(bei)隱秘”的(de)百萬噸大礦?

在中科(ke)英華(hua)股價(jia)紅綠變(bian)幻的同時,其與厚地(di)稀土(tu)的交易也紛(fen)繁復雜起(qi)來。而(er)作為(wei)影響股價(jia)變(bian)動(dong)的重要因素(su),大(da)陸槽稀土(tu)礦3號礦體的資源儲量(liang)卻成為(wei)一個迷局。

按照(zhao)中科英華2013年3月披(pi)露的定增預案顯示,截至2007年底,大陸(lu)槽稀(xi)土(tu)礦(kuang)(kuang)(kuang)3號(hao)礦(kuang)(kuang)(kuang)體累計探明(控制的基礎儲量(liang)122b+推斷的內蘊經(jing)濟資(zi)源(yuan)量(liang)333)類稀(xi)土(tu)礦(kuang)(kuang)(kuang)石量(liang)186.1萬(wan)噸(dun),REO(稀(xi)土(tu)氧化物(wu))為(wei)99526噸(dun)。REO平均品位為(wei)5.27%。

值(zhi)得注意(yi)的(de)是(shi)(shi),186.1萬噸(dun)礦石量和9.95萬噸(dun)的(de)REO,這(zhe)在稀土行業并不算是(shi)(shi)大(da)礦。然(ran)而,“礦權區(qu)域內的(de)稀土礦儲(chu)量有(you)望大(da)幅增(zeng)加,厚地稀土子公司西昌志(zhi)能目前正在準備申請新增(zeng)儲(chu)量備案(an)。”中科(ke)英華(hua)預案(an)披露的(de)這(zhe)幾句(ju)話打(da)開股民的(de)遐想空間,也支(zhi)持(chi)了資(zi)本(ben)對其追(zhui)捧的(de)熱情。

在公布(bu)定增預案后,2013年3月26日,中科(ke)英華股價達到6.98元,隨著市(shi)場的回調,6月25日跌至(zhi)4.46元。

2013年(nian)6月26日,中(zhong)科英(ying)華披露了(le)購買厚地(di)稀土(tu)股權的最新進(jin)展,稱地(di)質(zhi)(zhi)隊出具了(le)《四(si)川省德昌縣大陸槽鄉稀土(tu)礦區3號礦體勘探2012年(nian)度地(di)質(zhi)(zhi)報告(gao)》(以下(xia)簡稱《地(di)質(zhi)(zhi)報告(gao)》),新增儲量(liang)報備工(gong)作處于地(di)質(zhi)(zhi)勘查(cha)階(jie)段,預計當(dang)年(nian)7月底前完(wan)成地(di)質(zhi)(zhi)勘查(cha)工(gong)作。在(zai)公(gong)布進(jin)展后,中(zhong)科英(ying)華股價在(zai)2013年(nian)7月底回升至6元附近(jin)。

在隨后的(de)一年(nian)多時(shi)間里,中(zhong)科英(ying)華(hua)似(si)乎一直想(xiang)保持這(zhe)座稀(xi)土(tu)礦儲(chu)(chu)量的(de)神(shen)秘感(gan),其地質勘查(cha)和儲(chu)(chu)量備(bei)案情況(kuang)一直未被詳細披露。直到2014年(nian)11月,中(zhong)科英(ying)華(hua)公告(gao)披露,四川省礦產資源儲(chu)(chu)量評審中(zhong)心對(dui)大陸(lu)槽稀(xi)土(tu)礦3號礦體(ti)予以(yi)新增儲(chu)(chu)量備(bei)案。

按照有(you)關儲(chu)量(liang)評(ping)審(shen)意見書(川評(ping)審(shen)[2014]151號)評(ping)定的(de)(de)礦產資源儲(chu)量(liang)為(wei):保有(you)(探(tan)明的(de)(de)基(ji)礎儲(chu)量(liang)111b)礦石(shi)量(liang)203.8萬噸(dun)(dun),REO51297噸(dun)(dun);(控制的(de)(de)基(ji)礎儲(chu)量(liang)122b)礦石(shi)量(liang)363.9萬噸(dun)(dun),REO93485噸(dun)(dun);(推斷(duan)的(de)(de)內蘊經濟資源量(liang)333)礦石(shi)量(liang)57.7萬噸(dun)(dun),REO10342噸(dun)(dun)。伴生(333)鉛10692噸(dun)(dun),SrSO41270063噸(dun)(dun),BaSO4271949噸(dun)(dun),CaF2593993噸(dun)(dun)。

由此(ci)推(tui)算,大陸槽(cao)稀(xi)土礦3號礦體合計保有礦石量(liang)625.4萬(wan)噸(dun)(dun),REO15.51萬(wan)噸(dun)(dun),這相比此(ci)前備案的數額增長(chang)頗高,其中新增礦石量(liang)519.7萬(wan)噸(dun)(dun),增長(chang)近3倍(bei),REO新增85414噸(dun)(dun),增長(chang)85.82%。

對中科英華來(lai)說,儲(chu)量的猛(meng)增可(ke)謂重大利好(hao),但其甚至沒(mei)有在公告中對比(bi)兩(liang)次儲(chu)量備案的差異。一位熟悉該礦地(di)質勘查(cha)的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xin)聞》記(ji)者表示,該礦山的儲(chu)量勘查(cha)情況很好(hao),但最終備案卻只有16萬(wan)噸(dun)左(zuo)右,這中間是(shi)否(fou)存在人為干(gan)預值得(de)關(guan)注。

對(dui)此,一位(wei)接近劉(liu)國輝的人士對(dui)記者透露,大量(liang)新增儲(chu)量(liang)需交納(na)不菲(fei)的價款,而且程序比(bi)較麻(ma)煩。但該人士表示,調整儲(chu)量(liang)最主要(yao)的原因是(shi),交易(yi)對(dui)方想逐步釋放(fang)儲(chu)量(liang),要(yao)求(qiu)留點余地,為后期(qi)股價服(fu)務。

雖然上述說法(fa)并未得到中科英華的(de)回應,但從勘查信息上亦(yi)可看(kan)出端(duan)倪(ni)。《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huo)取的(de)一(yi)份四川(chuan)省(sheng)礦(kuang)產資(zi)源(yuan)儲量評審(shen)中心蓋章(zhang)的(de)評審(shen)意見書(shu)顯示,大陸槽稀土(tu)礦(kuang)3號礦(kuang)體(ti)“工程控(kong)制地段(duan)的(de)REO資(zi)源(yuan)量可能在100萬噸以(yi)上,這一(yi)部分資(zi)源(yuan)建議國家充分予(yu)以(yi)利用(yong)”。

記者(zhe)注意到(dao),負責大(da)(da)陸槽(cao)鄉(xiang)稀土礦(kuang)區3號(hao)勘探的四(si)川地(di)礦(kuang)局(ju)109地(di)質隊官網(wang)曾在2013年9月披露(lu),“德昌大(da)(da)陸槽(cao)3號(hao)礦(kuang)體的勘探項目,探獲稀土資(zi)源(yuan)量可望達(da)到(dao)特大(da)(da)型。”

國土(tu)(tu)資源(yuan)部(bu)旗下的(de)《中(zhong)國國土(tu)(tu)資源(yuan)報(bao)》曾專訪(fang)109地(di)質隊,并(bing)在(zai)報(bao)道中(zhong)提及,“2013年(nian),(109地(di)質隊)完成(cheng)德昌(chang)(大陸槽)稀土(tu)(tu)礦3號(hao)礦體的(de)詳查工作,查明稀土(tu)(tu)氧化物(REO)儲量98萬噸,僅用(yong)一個礦體就再造了一個原來(lai)的(de)德昌(chang)稀土(tu)(tu)礦。根(gen)據最新研(yan)究,同時預測礦區還(huan)有500萬噸左右(you)的(de)遠景資源(yuan)量。”

劉國輝(hui)方面(mian)向記者提供的上述(shu)《地(di)(di)質報(bao)告(gao)》顯示,地(di)(di)勘(kan)機(ji)構(gou)預估算大陸槽稀土礦3號礦體(探明的內(nei)蘊經(jing)濟資(zi)源量(liang)(liang)331+控(kong)制的內(nei)蘊經(jing)濟資(zi)源量(liang)(liang)332+推斷的內(nei)蘊經(jing)濟資(zi)源量(liang)(liang)333)ERO共104.28萬(wan)(wan)噸(dun),礦石(shi)總(zong)量(liang)(liang)為2735.75萬(wan)(wan)噸(dun),平均品位3.81%。值得(de)注意的是,劉國輝(hui)方面(mian)稱,因未向地(di)(di)勘(kan)機(ji)構(gou)完全繳納費用,該報(bao)告(gao)沒有正式印章。

在(zai)(zai)稀(xi)土(tu)礦(kuang)(kuang)交易波(bo)折不斷的情況下,儲(chu)(chu)量變化并未在(zai)(zai)中科英華股(gu)價(jia)上(shang)發揮多大的作用。但是,直到目(mu)前,中科英華仍(reng)未就該礦(kuang)(kuang)山(shan)儲(chu)(chu)量勘查對投資者給出(chu)詳細的答案。而在(zai)(zai)新股(gu)東(dong)介入(ru)后,中科英華卻對這座頗(po)具潛力的礦(kuang)(kuang)山(shan)“匆忙脫(tuo)手”。

●1.5億資(zi)金(jin)往來存疑

中科英華與厚地稀土(tu)之間的懸疑并不止于此。

在對中科英(ying)華的問(wen)詢函中,上交(jiao)所要(yao)求中科英(ying)華詳細(xi)說明公司與成(cheng)都廣(guang)地、厚地稀(xi)土之(zhi)間的交(jiao)易和資(zi)金往來(lai)情(qing)況。在高達7.265億元的資(zi)金往來(lai)中,8000萬(wan)元的業績補償和6864.82萬(wan)元的預付稀(xi)土采購款(kuan),這兩(liang)筆共約1.5億元的資(zi)金往來(lai)最受投(tou)資(zi)者(zhe)質疑。

2014年4月,當厚地稀土(tu)因(yin)6000萬(wan)(wan)元的歷(li)史債務(wu)涉及訴(su)訟(song)期間(jian),劉國輝將此前承諾的8000萬(wan)(wan)元現金(jin)補償(chang)付給了中科英華,并被(bei)其確認為2013年營(ying)業外收入(ru)。當時(shi)就有(you)投資者提(ti)出疑慮,“沒錢還6000萬(wan)(wan),有(you)錢給8000萬(wan)(wan),是(shi)不是(shi)藏著很深(shen)的故事呢?”

2013年,中科英(ying)華凈利潤552.74萬元,扣非(fei)(fei)凈利潤虧(kui)損1.49億元,這8000萬元的(de)營(ying)業外收(shou)入顯然(ran)“幫了大忙(mang)”。而對于其當年年報,會(hui)計師事(shi)務(wu)所給出(chu)“非(fei)(fei)標(biao)”意(yi)見,認(ren)為“在股(gu)權交(jiao)易價款尚未最終確(que)定的(de)情況下,未來的(de)交(jiao)易事(shi)項(xiang)可能(neng)會(hui)對該項(xiang)業務(wu)的(de)賬務(wu)處理產生影響(xiang)。”

此(ci)外,更為(wei)蹊蹺的是6864.82萬元的預付稀土采購款。

中科英華披(pi)露(lu)稱,公司(si)為管控(kong)厚地(di)稀土產品供銷(xiao)渠道,采取集中收購并(bing)銷(xiao)售(shou)的方式將(jiang)其(qi)產品采購至公司(si)內部貿易(yi)平(ping)臺公司(si)上海中科。

2014年初,中科英華與厚地(di)稀土(tu)(tu)簽(qian)訂了價(jia)(jia)值(zhi)1億元(yuan)的稀土(tu)(tu)采(cai)購合(he)同,稀土(tu)(tu)規格(型(xing)號)為TREO≥45%,數量為5000噸(dun)(dun),單價(jia)(jia)為20000元(yuan)/噸(dun)(dun)。記者(zhe)注意到,在2014年到2015年間,四川當地(di)市場稀土(tu)(tu)價(jia)(jia)格從(cong)2.35萬元(yuan)/噸(dun)(dun)跌至1.45萬元(yuan)/噸(dun)(dun),不過上述采(cai)購合(he)同價(jia)(jia)格未調整(zheng)。

中(zhong)(zhong)科英(ying)華(hua)從2014年(nian)(nian)(nian)10月開始陸續支付(fu)采購款(kuan),2014年(nian)(nian)(nian)預付(fu)4342.5萬(wan)元,2015年(nian)(nian)(nian)1~7月預付(fu)2522.32萬(wan)元。而(er)這6864.82萬(wan)元都(dou)被(bei)中(zhong)(zhong)科英(ying)華(hua)列入(ru)其他應收款(kuan),最終在2015年(nian)(nian)(nian)度進行全額計提減值損失。今年(nian)(nian)(nian)3月9日,中(zhong)(zhong)科英(ying)華(hua)披露,其已起訴厚地(di)稀土,要求退還(huan)上(shang)述貨款(kuan)并支付(fu)資金占用利息。

記者調(diao)查發現,在(zai)2014年初至2015年7月間,中科英華入主后的(de)厚(hou)(hou)地(di)稀土并沒有(you)合格的(de)稀土精礦的(de)持續生產能力,只(zhi)生產了700多噸(dun)品(pin)味不足50%的(de)精礦。在(zai)明知(zhi)沒有(you)貨的(de)情況(kuang)下,中科英華為(wei)何還(huan)要付款(kuan)?這些資金進(jin)入厚(hou)(hou)地(di)稀土之后流(liu)向哪里?

一(yi)份(fen)由厚地稀(xi)土財務人員(yuan)提(ti)供的財務資料顯示(shi),2014年(nian)厚地稀(xi)土“其他應付(fu)款(kuan)(kuan)(kuan)”明細(xi)中有“收上海中科英(ying)華往(wang)來款(kuan)(kuan)(kuan)”、“收上海中科英(ying)華暫(zan)借款(kuan)(kuan)(kuan)”及根(gen)據(ju)銀行承兌匯票(piao)入賬(zhang)等金(jin)額4357.5萬元(yuan),“歸還上海中科英(ying)華暫(zan)借款(kuan)(kuan)(kuan)”15萬元(yuan),結轉下年(nian)4342.5萬元(yuan)。2015年(nian),相關賬(zhang)務處理類似,且結轉金(jin)額為6864.82萬元(yuan)。上述兩個(ge)金(jin)額與中科英(ying)華披露的“采購(gou)款(kuan)(kuan)(kuan)”金(jin)額一(yi)致(zhi)。

對(dui)于資金往(wang)來疑問(wen)(wen)、儲量變動等(deng)相關(guan)問(wen)(wen)題(ti),4月5日,《每(mei)日經濟新聞》記(ji)者向中科英華方面發(fa)去詳細采訪提綱(gang),但截至發(fa)稿時(shi),對(dui)方未(wei)就上述問(wen)(wen)題(ti)作出明(ming)確回復。

●迷局背后的(de)資本(ben)大(da)佬

在中科英華(hua)與厚地稀土的(de)種種交易迷(mi)局中,背后的(de)資本大佬(lao)頻繁更替。而時至今(jin)日,中科英華(hua)易主之(zhi)后,原來的(de)大佬(lao)已經逐漸隱(yin)退(tui)。

中(zhong)科(ke)英華(hua)股權結(jie)構及其(qi)分散,各路資(zi)本牛人(ren)頻繁出沒。在涉(she)足(zu)稀土概念之時,中(zhong)科(ke)英華(hua)大(da)(da)股東為(wei)(wei)“資(zi)本大(da)(da)鱷”鄭(zheng)永剛,其(qi)也被認(ren)為(wei)(wei)是中(zhong)科(ke)英華(hua)稀土夢的操盤(pan)者。而一位知情人(ren)士透露,另一位資(zi)本大(da)(da)佬在這場交易中(zhong)的作用更為(wei)(wei)突出——曾為(wei)(wei)中(zhong)科(ke)英華(hua)第二(er)大(da)(da)股東的潤物(wu)控股實(shi)控人(ren)陳遠。

一(yi)手打(da)造中融人(ren)壽的陳(chen)遠(yuan)曾(ceng)任中科(ke)英華第(di)五、六屆董事(shi)會(hui)董事(shi)、董事(shi)長。但在2013年(nian)初時(shi),陳(chen)遠(yuan)已不再(zai)擔任上市(shi)公司高管,據劉國(guo)輝稱,最早是陳(chen)遠(yuan)與(yu)其(qi)接觸洽談收購事(shi)宜(yi)。

2013年8月,就在(zai)收(shou)購(gou)交易仍在(zai)進(jin)行(xing)中(zhong)之時,中(zhong)石油副總經(jing)理兼大慶(qing)油田有限責(ze)任公(gong)司總經(jing)理王永春被(bei)查。根據2015年10月庭審(shen)后(hou)《財經(jing)》雜志的(de)報道,在(zai)王永春4856.30萬(wan)元(yuan)的(de)受賄數(shu)額中(zhong),數(shu)額最大的(de)一筆是中(zhong)科英(ying)華原董(dong)事長陳(chen)遠輸送的(de)1430萬(wan)元(yuan)。陳(chen)遠本人(ren)(ren)因涉王永春案被(bei)檢察機關(guan)刑事拘留。知情人(ren)(ren)士透(tou)露,2015年底,陳(chen)遠被(bei)取保候(hou)審(shen)。

由于陳遠(yuan)突然被調查,這筆其曾主導的(de)稀(xi)土(tu)(tu)(tu)交易在2014年陷(xian)入僵局。一位(wei)厚地稀(xi)土(tu)(tu)(tu)管理層透露,當時厚地稀(xi)土(tu)(tu)(tu)的(de)高管內訌(hong),其中有(you)一名就是“陳遠(yuan)的(de)人”。

在陳遠涉案(an)前(qian)(qian)后,潤物(wu)控股(gu)(gu)也消失(shi)在中(zhong)科英華前(qian)(qian)十大(da)股(gu)(gu)東(dong)名單中(zhong)。2014年第三(san)季度,潤物(wu)控股(gu)(gu)曾短(duan)暫(zan)現身前(qian)(qian)十大(da)股(gu)(gu)東(dong),持股(gu)(gu)2.26%,之后再度消失(shi)。

既然陳遠(yuan)無(wu)法主導交易(yi),鄭永剛(gang)的主導作用自然凸顯出來。但從2014年(nian)底開始,鄭永剛(gang)逐步減持中科(ke)英(ying)華(hua)。中科(ke)英(ying)華(hua)股(gu)權(quan)結(jie)構極度分散,經過多(duo)次(ci)減持,杉(shan)杉(shan)系(xi)持股(gu)比(bi)例截(jie)至(zhi)2015年(nian)4月底已降(jiang)至(zhi)5.43%。2015年(nian)6月,鄭永剛(gang)繼續減持中科(ke)英(ying)華(hua)0.44%的股(gu)份,其持股(gu)比(bi)例一(yi)舉降(jiang)至(zhi)4.99%。

2015年6月18日(ri),鄭永剛通過大宗交易(yi)平臺將其所持全部中(zhong)科英華5740萬股股份(占公司(si)(si)總股本的(de)4.99%)轉讓給“諾(nuo)德系”背(bei)景的(de)公司(si)(si)。隨后,新(xin)的(de)實控人確立,中(zhong)科英華宣布更名為諾(nuo)德股份,打造“產業+金融”雙主業的(de)戰略(lve)。

上交所在(zai)問(wen)詢(xun)函中要求說明,“鄭永剛是(shi)否存在(zai)在(zai)終(zhong)止(zhi)收購厚(hou)地稀(xi)土(tu)風險充分揭示(shi)(shi)前提(ti)前減(jian)持(chi)(chi)的(de)情形”。中科英華稱(cheng),公(gong)司(si)在(zai)2014年(nian)3月8日披露(lu)的(de)《關于資產收購事項進(jin)展的(de)提(ti)示(shi)(shi)性公(gong)告(gao)》中便已對(dui)本次收購可(ke)能(neng)終(zhong)止(zhi)的(de)風險進(jin)行了(le)揭示(shi)(shi),鄭永剛是(shi)在(zai)2014年(nian)9月4日起開(kai)始(shi)逐步減(jian)持(chi)(chi)的(de),因此公(gong)司(si)認為(wei)不存在(zai)在(zai)終(zhong)止(zhi)收購厚(hou)地稀(xi)土(tu)風險充分揭示(shi)(shi)前提(ti)前減(jian)持(chi)(chi)的(de)情形。

在鄭(zheng)永(yong)剛“巧妙”全身(shen)而退之后,諾德系及原(yuan)高管主導(dao)的中(zhong)科英華(hua)與劉國(guo)輝(hui)陷(xian)入交易(yi)紛爭,即便是陳(chen)遠“現(xian)身(shen)”,似乎也已經難以改變目前的僵局(ju)。

對于劉國輝來說,這場盛大的資本游(you)戲并(bing)沒有結束。《每日經(jing)濟(ji)新(xin)(xin)聞》記者了解(jie)到,厚地稀土已經(jing)開始尋(xun)找(zhao)新(xin)(xin)的投(tou)資人(ren),并(bing)宣稱“完全符合(he)證(zheng)券及上市公司收購要求,即收購即上市。目前公司已與幾(ji)家上市公司、基金接(jie)洽。”

(中科英華2月22日更名為諾德股份,為不影響表(biao)達的連(lian)貫(guan)性,本文仍(reng)稱中科英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聞》報(bao)社授權,嚴禁轉(zhuan)載或鏡(jing)像,違(wei)者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ru)您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xia)您的(de)作品(pin)。

每經記者岳琦 上午9點30分,大盤準時開始紅綠變幻,諾德股份(2月22日更名,以下仍稱中科英華)、西藏發展、廣晟有色的股價表現波瀾不驚……雖然3家上市公司目前都已走上了各自不同的資本之路,但是在多年以前他們都曾上演著幾乎同一個版本的稀土礦資本故事。 沾上稀土概念,股價一飛沖天,利益方高位套現,這樣的歷史一遍遍重演。與西藏發展和廣晟有色短暫的稀土概念期相比,中科英華的稀土故事講了3年時間。在這場資本迷局接近散場之時,中科英華與大陸槽稀土礦3號礦體之間的故事才慢慢顯露出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中科英華稀土收購交易中,交易對方的8000萬元業績補償、中科英華6864.82萬元的預付稀土采購款等約1.5億元資金往來成謎,而稀土礦山的儲量大幅變動是否“服務股價”也仍然存疑。 已經全身而退的中科英華原實控人鄭永剛,因涉貪腐案被查的中科英華原二股東潤物控股實控人陳遠,“倒騰”稀土礦多年的四川老板劉國輝,3個男人、1家上市公司和一座礦山的故事遠沒有結束。 ●稀土交易頻頻造牛股 隨著中科英華與德昌厚地稀土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地稀土)原實控人劉國輝的紛爭不斷升級,多年前的股市大戲也再次引發投資者嘆息。 大陸槽稀土礦3號礦體在A股掀起的波瀾最早從廣晟有色開始。2010年8月,資本市場曾一度傳聞,廣晟有色欲兼并大陸槽稀土礦。從2010年9月8日起,廣晟有色股價便開始飛漲,自9月21日之后的20個交易日,其股價由約40元漲至最高101.37元。 而從目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消息來看,在2010年3月至10月期間,廣晟有色曾準備以托管方式收購大陸槽稀土礦3號礦體。而知情人士透露,廣晟有色當時投入僅數百萬元,而且并未實質參股,后因該礦山涉及債務和股權復雜等原因悄然退出。 隨后,實質參股厚地稀土的西藏發展隨之成為“兔年第一大牛股”。2011年3月,西藏發展一改“績差股”、“低價股”的羸弱形象,在涉礦風潮火熱的那些日子里,該股一路飆漲,從3月的12元飆漲到8月最高的38.61元,一時風光無限。 就在沾上稀土概念前后,相關統計顯示,在2011年1月9日至2012年8月6日,西藏發展二股東西藏國資公司通過減持西藏發展股票,累計套現達3.36億元。2011年1月至5月,西藏發展大股東光大金聯實業有限公司也大幅減持套現超8億元。 隨著股東大幅、持續減持,西藏發展股價也一路暴跌,2011年12月27日一度創下每股11.74元的低位。而隨著厚地稀土2012年利潤虧損披露,2012年12月4日西藏發展股價一度達到每股9.81元的當年內新低。 西藏發展最終將厚地稀土股權“拱手讓出”。當其股民還在唏噓“過山車”行情時,中科英華的股民開始了“狂歡”。2013年3月,中科英華宣布了其16.88億元定增收購厚地稀土的計劃,復牌之后股價一路飛漲。 在當時低迷的股市行情下,中科英華因為涉稀土概念逆勢上漲,復牌后股價連續拉出5個“一字”漲停板,2013年3月18日,更是在開盤半小時后股價就被封漲停板,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報收于6.40元,交易量達到12.8億元。 ●“被隱秘”的百萬噸大礦? 在中科英華股價紅綠變幻的同時,其與厚地稀土的交易也紛繁復雜起來。而作為影響股價變動的重要因素,大陸槽稀土礦3號礦體的資源儲量卻成為一個迷局。 按照中科英華2013年3月披露的定增預案顯示,截至2007年底,大陸槽稀土礦3號礦體累計探明(控制的基礎儲量122b+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類稀土礦石量186.1萬噸,REO(稀土氧化物)為99526噸。REO平均品位為5.27%。 值得注意的是,186.1萬噸礦石量和9.95萬噸的REO,這在稀土行業并不算是大礦。然而,“礦權區域內的稀土礦儲量有望大幅增加,厚地稀土子公司西昌志能目前正在準備申請新增儲量備案。”中科英華預案披露的這幾句話打開股民的遐想空間,也支持了資本對其追捧的熱情。 在公布定增預案后,2013年3月26日,中科英華股價達到6.98元,隨著市場的回調,6月25日跌至4.46元。 2013年6月26日,中科英華披露了購買厚地稀土股權的最新進展,稱地質隊出具了《四川省德昌縣大陸槽鄉稀土礦區3號礦體勘探2012年度地質報告》(以下簡稱《地質報告》),新增儲量報備工作處于地質勘查階段,預計當年7月底前完成地質勘查工作。在公布進展后,中科英華股價在2013年7月底回升至6元附近。 在隨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中科英華似乎一直想保持這座稀土礦儲量的神秘感,其地質勘查和儲量備案情況一直未被詳細披露。直到2014年11月,中科英華公告披露,四川省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對大陸槽稀土礦3號礦體予以新增儲量備案。 按照有關儲量評審意見書(川評審[2014]151號)評定的礦產資源儲量為:保有(探明的基礎儲量111b)礦石量203.8萬噸,REO51297噸;(控制的基礎儲量122b)礦石量363.9萬噸,REO93485噸;(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礦石量57.7萬噸,REO10342噸。伴生(333)鉛10692噸,SrSO41270063噸,BaSO4271949噸,CaF2593993噸。 由此推算,大陸槽稀土礦3號礦體合計保有礦石量625.4萬噸,REO15.51萬噸,這相比此前備案的數額增長頗高,其中新增礦石量519.7萬噸,增長近3倍,REO新增85414噸,增長85.82%。 對中科英華來說,儲量的猛增可謂重大利好,但其甚至沒有在公告中對比兩次儲量備案的差異。一位熟悉該礦地質勘查的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礦山的儲量勘查情況很好,但最終備案卻只有16萬噸左右,這中間是否存在人為干預值得關注。 對此,一位接近劉國輝的人士對記者透露,大量新增儲量需交納不菲的價款,而且程序比較麻煩。但該人士表示,調整儲量最主要的原因是,交易對方想逐步釋放儲量,要求留點余地,為后期股價服務。 雖然上述說法并未得到中科英華的回應,但從勘查信息上亦可看出端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一份四川省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蓋章的評審意見書顯示,大陸槽稀土礦3號礦體“工程控制地段的REO資源量可能在100萬噸以上,這一部分資源建議國家充分予以利用”。 記者注意到,負責大陸槽鄉稀土礦區3號勘探的四川地礦局109地質隊官網曾在2013年9月披露,“德昌大陸槽3號礦體的勘探項目,探獲稀土資源量可望達到特大型。” 國土資源部旗下的《中國國土資源報》曾專訪109地質隊,并在報道中提及,“2013年,(109地質隊)完成德昌(大陸槽)稀土礦3號礦體的詳查工作,查明稀土氧化物(REO)儲量98萬噸,僅用一個礦體就再造了一個原來的德昌稀土礦。根據最新研究,同時預測礦區還有500萬噸左右的遠景資源量。” 劉國輝方面向記者提供的上述《地質報告》顯示,地勘機構預估算大陸槽稀土礦3號礦體(探明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控制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ERO共104.28萬噸,礦石總量為2735.75萬噸,平均品位3.81%。值得注意的是,劉國輝方面稱,因未向地勘機構完全繳納費用,該報告沒有正式印章。 在稀土礦交易波折不斷的情況下,儲量變化并未在中科英華股價上發揮多大的作用。但是,直到目前,中科英華仍未就該礦山儲量勘查對投資者給出詳細的答案。而在新股東介入后,中科英華卻對這座頗具潛力的礦山“匆忙脫手”。 ●1.5億資金往來存疑 中科英華與厚地稀土之間的懸疑并不止于此。 在對中科英華的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中科英華詳細說明公司與成都廣地、厚地稀土之間的交易和資金往來情況。在高達7.265億元的資金往來中,8000萬元的業績補償和6864.82萬元的預付稀土采購款,這兩筆共約1.5億元的資金往來最受投資者質疑。 2014年4月,當厚地稀土因6000萬元的歷史債務涉及訴訟期間,劉國輝將此前承諾的8000萬元現金補償付給了中科英華,并被其確認為2013年營業外收入。當時就有投資者提出疑慮,“沒錢還6000萬,有錢給8000萬,是不是藏著很深的故事呢?” 2013年,中科英華凈利潤552.74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49億元,這8000萬元的營業外收入顯然“幫了大忙”。而對于其當年年報,會計師事務所給出“非標”意見,認為“在股權交易價款尚未最終確定的情況下,未來的交易事項可能會對該項業務的賬務處理產生影響。” 此外,更為蹊蹺的是6864.82萬元的預付稀土采購款。 中科英華披露稱,公司為管控厚地稀土產品供銷渠道,采取集中收購并銷售的方式將其產品采購至公司內部貿易平臺公司上海中科。 2014年初,中科英華與厚地稀土簽訂了價值1億元的稀土采購合同,稀土規格(型號)為TREO≥45%,數量為5000噸,單價為20000元/噸。記者注意到,在2014年到2015年間,四川當地市場稀土價格從2.35萬元/噸跌至1.45萬元/噸,不過上述采購合同價格未調整。 中科英華從2014年10月開始陸續支付采購款,2014年預付4342.5萬元,2015年1~7月預付2522.32萬元。而這6864.82萬元都被中科英華列入其他應收款,最終在2015年度進行全額計提減值損失。今年3月9日,中科英華披露,其已起訴厚地稀土,要求退還上述貨款并支付資金占用利息。 記者調查發現,在2014年初至2015年7月間,中科英華入主后的厚地稀土并沒有合格的稀土精礦的持續生產能力,只生產了700多噸品味不足50%的精礦。在明知沒有貨的情況下,中科英華為何還要付款?這些資金進入厚地稀土之后流向哪里? 一份由厚地稀土財務人員提供的財務資料顯示,2014年厚地稀土“其他應付款”明細中有“收上海中科英華往來款”、“收上海中科英華暫借款”及根據銀行承兌匯票入賬等金額4357.5萬元,“歸還上海中科英華暫借款”15萬元,結轉下年4342.5萬元。2015年,相關賬務處理類似,且結轉金額為6864.82萬元。上述兩個金額與中科英華披露的“采購款”金額一致。 對于資金往來疑問、儲量變動等相關問題,4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中科英華方面發去詳細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時,對方未就上述問題作出明確回復。 ●迷局背后的資本大佬 在中科英華與厚地稀土的種種交易迷局中,背后的資本大佬頻繁更替。而時至今日,中科英華易主之后,原來的大佬已經逐漸隱退。 中科英華股權結構及其分散,各路資本牛人頻繁出沒。在涉足稀土概念之時,中科英華大股東為“資本大鱷”鄭永剛,其也被認為是中科英華稀土夢的操盤者。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另一位資本大佬在這場交易中的作用更為突出——曾為中科英華第二大股東的潤物控股實控人陳遠。 一手打造中融人壽的陳遠曾任中科英華第五、六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但在2013年初時,陳遠已不再擔任上市公司高管,據劉國輝稱,最早是陳遠與其接觸洽談收購事宜。 2013年8月,就在收購交易仍在進行中之時,中石油副總經理兼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永春被查。根據2015年10月庭審后《財經》雜志的報道,在王永春4856.30萬元的受賄數額中,數額最大的一筆是中科英華原董事長陳遠輸送的1430萬元。陳遠本人因涉王永春案被檢察機關刑事拘留。知情人士透露,2015年底,陳遠被取保候審。 由于陳遠突然被調查,這筆其曾主導的稀土交易在2014年陷入僵局。一位厚地稀土管理層透露,當時厚地稀土的高管內訌,其中有一名就是“陳遠的人”。 在陳遠涉案前后,潤物控股也消失在中科英華前十大股東名單中。2014年第三季度,潤物控股曾短暫現身前十大股東,持股2.26%,之后再度消失。 既然陳遠無法主導交易,鄭永剛的主導作用自然凸顯出來。但從2014年底開始,鄭永剛逐步減持中科英華。中科英華股權結構極度分散,經過多次減持,杉杉系持股比例截至2015年4月底已降至5.43%。2015年6月,鄭永剛繼續減持中科英華0.44%的股份,其持股比例一舉降至4.99%。 2015年6月18日,鄭永剛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將其所持全部中科英華574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4.99%)轉讓給“諾德系”背景的公司。隨后,新的實控人確立,中科英華宣布更名為諾德股份,打造“產業+金融”雙主業的戰略。 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說明,“鄭永剛是否存在在終止收購厚地稀土風險充分揭示前提前減持的情形”。中科英華稱,公司在2014年3月8日披露的《關于資產收購事項進展的提示性公告》中便已對本次收購可能終止的風險進行了揭示,鄭永剛是在2014年9月4日起開始逐步減持的,因此公司認為不存在在終止收購厚地稀土風險充分揭示前提前減持的情形。 在鄭永剛“巧妙”全身而退之后,諾德系及原高管主導的中科英華與劉國輝陷入交易紛爭,即便是陳遠“現身”,似乎也已經難以改變目前的僵局。 對于劉國輝來說,這場盛大的資本游戲并沒有結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厚地稀土已經開始尋找新的投資人,并宣稱“完全符合證券及上市公司收購要求,即收購即上市。目前公司已與幾家上市公司、基金接洽。” (中科英華2月22日更名為諾德股份,為不影響表達的連貫性,本文仍稱中科英華)
中科英華(hua)稀土收購 1.5億資金往來成謎

歡迎(ying)關注每日經濟(ji)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