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 2016-03-10 01:26:27
數(shu)據顯示,2009~2014年(nian)(nian),中(zhong)國財政醫(yi)療(liao)衛(wei)生累計支(zhi)(zhi)出(chu)4萬億(yi)元,其中(zhong)中(zhong)央(yang)財政支(zhi)(zhi)出(chu)累計1.2萬億(yi)元。黃(huang)潔夫坦言,盡管(guan)6年(nian)(nian)來醫(yi)改取(qu)得了(le)重大的階(jie)段性成果,但是跟老百(bai)姓的需(xu)求(qiu)還(huan)有很大的距離,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還(huan)沒有根本緩解。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看(kan)病難、看(kan)病貴的問(wen)題,每年都是兩會的熱點話題之(zhi)一(yi)。
3月9日(ri),梅地亞兩會新聞中(zhong)心二層多功能廳召開全國(guo)政(zheng)協(xie)十(shi)二屆(jie)四次會議(yi)記者會,全國(guo)政(zheng)協(xie)常委(wei)、教科文衛體委(wei)員(yuan)會副主任、原衛生(sheng)部副部長黃潔夫在會上(shang)表示,看(kan)病貴,是醫(yi)療衛生(sheng)服務體制的問(wen)題。
黃潔(jie)夫(fu)認為,保基本、強(qiang)基層、建(jian)機(ji)制(zhi)等任務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但還(huan)未從根本上完成(cheng)。特別是公立醫院改革嚴(yan)重滯后,國家投入的大量錢(qian)都被醫院服務中(zhong)間的虛高商品(pin)消化了。
“老百姓(xing)從口袋(dai)里(li)掏出來的錢,從比例上下降30%,但是(shi)實際數字(zi)反而增加了,這就(jiu)是(shi)看病貴。”黃潔夫說。
此外(wai),據黃潔夫透露,兩會后,全國政協(xie)三個副主席(xi)(xi)將帶隊調(diao)研醫改。他和全國政協(xie)委員、中國社會保險學(xue)會會長胡(hu)曉義會后就(jiu)會動身,跟著全國政協(xie)副主席(xi)(xi)韓啟(qi)德(de)去調(diao)研,了(le)解地方的經驗教訓,希望(wang)能總(zong)結(jie)出措(cuo)施(shi)推動醫改。
●現狀:藥品、耗材價格虛高嚴重
國家對醫療衛生(sheng)的支(zhi)(zhi)持(chi)不斷加大。數據顯示,2009~2014年,中國財(cai)政醫療衛生(sheng)累(lei)計支(zhi)(zhi)出4萬億元,其中中央(yang)財(cai)政支(zhi)(zhi)出累(lei)計1.2萬億元。
黃潔(jie)夫坦(tan)言,盡管6年來(lai)醫改(gai)取得了重大的階段(duan)性(xing)成果,但是跟老百(bai)姓的需求(qiu)還(huan)有(you)很大的距離,看病難(nan)和看病貴的問題還(huan)沒有(you)根本緩解。
黃潔夫(fu)在(zai)(zai)今年兩會(hui)期間也表示,國家在(zai)(zai)醫療衛生事業上的(de)投入高(gao)達(da)4.2萬(wan)億元,很多(duo)都(dou)放在(zai)(zai)虛高(gao)的(de)價格上,沒有(you)花在(zai)(zai)“刀刃”上。
北(bei)京(jing)大學國家發展(zhan)研究(jiu)院教授、北(bei)京(jing)大學健康(kang)發展(zhan)研究(jiu)中(zhong)心(xin)主任李玲(ling)告訴《每日經(jing)濟新聞》記者,這些年政府的(de)(de)投入大部分都流(liu)向了藥、檢查設備(bei)和器械(xie),這種流(liu)向其實是(shi)很(hen)(hen)不應該的(de)(de)。所以老百(bai)姓普(pu)遍(bian)一(yi)個感覺(jue)就是(shi),雖(sui)然現在(zai)有(you)醫保了,但是(shi)花的(de)(de)錢還是(shi)很(hen)(hen)多。
其中,對于(yu)藥(yao)品價格問(wen)題(ti),韓啟德表示,“現在公立醫院還是(shi)推行按服務項目收費,這就大大提(ti)高(gao)了(le)醫療的費用(yong)。藥(yao)物采(cai)購不是(shi)醫保部門掌握,花(hua)錢的不是(shi)管(guan)錢的人,藥(yao)價虛高(gao)的問(wen)題(ti)到了(le)讓人咋舌的地步。”
全國(guo)(guo)人大(da)代表、福建省(sheng)立醫院副院長翁(weng)國(guo)(guo)星也認為,醫改可以控(kong)費(fei)的最大(da)領域是虛高(gao)的藥(yao)價(jia)與高(gao)值耗材價(jia)格(ge)。
他(ta)舉例說,福建省(sheng)某(mou)三甲醫(yi)院(yuan),去年毛收入(ru)24億(yi)元,藥占40.86%,耗(hao)(hao)材占19.11%,二(er)者相加(jia)占60%,“也就是說,14億(yi)多都(dou)是用于(yu)支付藥品與(yu)耗(hao)(hao)材,所(suo)以只要降低10%,就可節約(yue)1.4億(yi)。”他(ta)進一步說,可降空間(jian)遠遠不止(zhi)這個(ge)數(shu)。
從其他地區的(de)經驗(yan)來(lai)看,福(fu)建三(san)明的(de)醫(yi)改(gai)在藥價上(shang)降低了30%。
●建言:形成開放醫療服務模式
到底(di)怎么樣才(cai)能把錢花(hua)在“刀(dao)刃”上,李玲認為,應該用(yong)政府的投入換公立醫院的公益機制,核心點把醫生(sheng)(sheng)的薪(xin)資問題(ti)解決。因為現在醫院和醫生(sheng)(sheng)都需要創(chuang)收,而創(chuang)收是靠(kao)藥、靠(kao)檢查、靠(kao)耗(hao)材(cai)、靠(kao)手術。
在李(li)玲看來,未來的(de)(de)醫改方向(xiang),就(jiu)是改變這種逐利(li)機制,讓公立醫院重新回(hui)歸(gui)到一種社(she)會福利(li)性質的(de)(de)機構。將(jiang)逐利(li)機制打破后,建立新的(de)(de)制度(du),這個制度(du)就(jiu)必須全(quan)國統一。
“因為如果只是一個地方做,其(qi)實它是很難生存(cun)的(de)。因為好醫(yi)生肯(ken)定就(jiu)走了啊,或者說這個藥企就(jiu)不在你這賣藥了,因為你把我的(de)利潤(run)壓得太(tai)低了。”李玲說。
黃潔夫開(kai)出(chu)的藥方(fang)是,發展醫(yi)(yi)藥衛生(sheng)事業(ye),才能根本(ben)解決(jue)問題。即營造和諧、公平、競爭的醫(yi)(yi)療服務環(huan)境(jing)。應該開(kai)放、培育市(shi)場,就要靠(kao)社會資(zi)本(ben)、外國資(zi)本(ben),讓他們進入到(dao)醫(yi)(yi)療服務市(shi)場來(lai),形成一(yi)個模式。并(bing)且,需(xu)要有道德高尚、醫(yi)(yi)術精湛的醫(yi)(yi)務人員。
在北大國家發展研(yan)究院經濟學教授劉(liu)國恩看來(lai),僅靠(kao)單項(xiang)地(di)推動某(mou)項(xiang)醫療領(ling)域(yu)改革,而不同(tong)時推動其他(ta)方(fang)面(mian)的(de)話,醫改很難(nan)取得很好(hao)的(de)效果。
劉國恩對《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老(lao)百姓能夠(gou)獲得的好處(chu)是(shi)方便(bian)就(jiu)醫(yi)與就(jiu)醫(yi)費用(yong)負擔減輕,這(zhe)需(xu)要公立醫(yi)院改(gai)(gai)革(ge)、醫(yi)保(bao)支(zhi)付手段改(gai)(gai)革(ge)、藥品(pin)方面(mian)改(gai)(gai)革(ge)聯動才能夠(gou)取得成效(xiao)。
3月4日,國家衛計(ji)委(wei)主任李斌在(zai)與一位胰腺外(wai)科醫生交流(liu)時,得(de)知其所在(zai)醫院一臺(tai)大型手(shou)術的診療費(fei)用為8萬元。
李斌當即(ji)詢問,如(ru)果進行支(zhi)付方式(shi)的改革(ge),從一項(xiang)一項(xiang)收費累計形成8萬元,改為(wei)“打包付費”,也就是病種(zhong)收費標準不(bu)變仍(reng)為(wei)8萬元,省(sheng)下的費用作為(wei)醫護人員的勞動技術(shu)服務(wu)的收入(ru),可不(bu)可以?
該名醫生表示,采用(yong)這種(zhong)做(zuo)法非常好,能(neng)提升醫護人員(yuan)的技(ji)術服(fu)務水平。
而這種付(fu)費方(fang)式的(de)(de)改(gai)變(bian),就(jiu)(jiu)包括了醫(yi)(yi)保(bao)(bao)、醫(yi)(yi)療(liao)、醫(yi)(yi)藥的(de)(de)改(gai)革(ge)。劉國恩解釋說,支(zhi)付(fu)手段進(jin)行(xing)改(gai)革(ge),則老(lao)百姓在醫(yi)(yi)院進(jin)行(xing)結算時(shi),醫(yi)(yi)保(bao)(bao)是按照病種進(jin)行(xing)支(zhi)付(fu),醫(yi)(yi)院就(jiu)(jiu)會(hui)改(gai)變(bian)目前過(guo)度(du)開藥、“大藥方(fang)”的(de)(de)行(xing)為,因為藥品已然變(bian)成成本,醫(yi)(yi)院醫(yi)(yi)生的(de)(de)利益與(yu)患(huan)者的(de)(de)利益通(tong)過(guo)醫(yi)(yi)保(bao)(bao)支(zhi)付(fu)手段得(de)到統一,這種情況(kuang)下,藥品價格的(de)(de)改(gai)革(ge),也不會(hui)面臨太大的(de)(de)壓力。
2016年(nian)政(zheng)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協(xie)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
黃潔夫(fu):營造和(he)諧(xie)、公平、競爭的醫(yi)療(liao)服務環境。應(ying)該開放、培育市(shi)場,就要靠社(she)會資本(ben)、外(wai)國資本(ben),讓他們進入到醫(yi)療(liao)服務市(shi)場來,形(xing)成一(yi)個(ge)模(mo)式(shi)。
李玲(ling):未來的(de)醫改方向,就(jiu)是改變逐利(li)(li)機制(zhi),讓(rang)公立(li)醫院重新(xin)回歸到一(yi)種社會福利(li)(li)性質的(de)這種機構(gou)。將逐利(li)(li)機制(zhi)打破(po)后(hou),新(xin)的(de)制(zhi)度就(jiu)必(bi)須(xu)全(quan)國統一(yi)。
劉國恩(en):僅靠單(dan)項(xiang)地推動某項(xiang)醫療領域改革,而不同時推動其他方面的(de)話(hua),醫改很難取得很好的(de)效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報社授(shou)權(quan),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wang)作品出(chu)現在(zai)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關(guan)注(zhu)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