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jing)網 2015-06-02 22:30:16
"這是(shi)公司戰略性調整(zheng)。"尚(shang)泰百貨成(cheng)都市場相關負責人(ren)告訴《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wen)》記者。"尚(shang)泰在(zai)泰國更多(duo)是(shi)以(yi)(yi)經(jing)營高端百貨、購物中心為主,而不是(shi)這種單體百貨。所以(yi)(yi)此次(ci)公司也作出(chu)調整(zheng)的決定。"
每經(jing)(jing)編輯(ji)|每經(jing)(jing)記者 江然
每經記者 江然 發自成都
一則突如其來的(de)(de)閉店告(gao)示,使得退出中國市場的(de)(de)外資百貨再添一例。
6月(yue)2日,尚泰百貨(huo)成都店官微發布消息稱(cheng),該(gai)店"將(jiang)于2015年8月(yue)31日正式停(ting)止營業,6月(yue)2日起將(jiang)停(ting)止會員卡積分。"
《每日經濟(ji)新(xin)聞》記(ji)者注(zhu)意到,這(zhe)(zhe)是尚泰百貨入華5年后,所(suo)關(guan)閉(bi)的(de)(de)最后一家百貨店(dian)。"這(zhe)(zhe)是公司戰略調整(zheng)。"該店(dian)市場部(bu)相關(guan)負責(ze)人向記(ji)者證實,"未(wei)來或將以收(shou)購(gou)或自建(jian)購(gou)物中(zhong)心的(de)(de)方式重(zhong)新(xin)進入中(zhong)國。"
撤離中國市場
2012年9月,尚泰(tai)百(bai)貨成都店開張。
公開資料顯示,尚泰百貨(huo)屬于泰國中央(yang)零售集團(tuan),集團(tuan)旗下有Central(尚泰)和Robinson兩個百貨(huo)公司品(pin)牌。在泰國是首屈一指(zhi)的(de)百貨(huo)公司,被(bei)譽為"泰國零售代表",擁(yong)有60余年的(de)專業零售經驗。在泰國本土以(yi)經營高端百貨(huo)、購物(wu)中心為主。
進入成都尚不足(zu)3年,該(gai)店(dian)卻突(tu)然宣布閉(bi)(bi)店(dian)。6月2日,尚泰(tai)百(bai)貨(huo)成都店(dian)通過其微信公眾號(hao)宣布了該(gai)店(dian)將于2015年8月31日正(zheng)式停止營業。據該(gai)店(dian)客服稱,閉(bi)(bi)店(dian)的直接原因(yin)是百(bai)貨(huo)店(dian)租約(yue)到期(qi)。
"這是公司(si)戰(zhan)略性(xing)調整。"尚(shang)泰(tai)(tai)百(bai)貨(huo)成都市場相關(guan)負責人告訴《每日(ri)經濟新聞(wen)》記(ji)者。"尚(shang)泰(tai)(tai)在泰(tai)(tai)國更多是以經營高端百(bai)貨(huo)、購物中心為主,而不是這種單體百(bai)貨(huo)。所以此次公司(si)也作(zuo)出(chu)調整的決定。"
實際(ji)上(shang)(shang),這已是尚(shang)泰在(zai)我國的最后一(yi)家百貨店(dian)。2010年(nian)(nian),尚(shang)泰百貨在(zai)沈陽(yang)開出第一(yi)家店(dian)。2014年(nian)(nian)6月(yue),這家店(dian)停業。當時亦(yi)有多家當地媒(mei)體(ti)報道,并稱尚(shang)泰沈陽(yang)項目遇挫系因(yin)受到電商沖擊(ji)。就在(zai)2014年(nian)(nian)底,尚(shang)泰杭州店(dian)同樣在(zai)其官方微博(bo)上(shang)(shang)向顧客道別。
據上述(shu)負責人透露(lu),一年內(nei)宣布(bu)其在中國(guo)所有店關(guan)門是(shi)尚泰的(de)戰略(lve)調整,未來還將再次進入中國(guo)市場。"不排除兩種方式(shi)重新進入,一是(shi)自建購物中心;二是(shi)收購當地運營良好(hao)的(de)百貨(huo)。"據其稱,尚泰百貨(huo)此前在意大利等其他國(guo)家(jia)和地區(qu)收購的(de)百貨(huo)均有較好(hao)的(de)效果,甚至實現半(ban)年就盈(ying)利。
外資百貨遭遇艱難時刻
尚泰(tai)百(bai)貨成都店(dian)撤離,讓在中國(guo)市場折(zhe)戟的(de)外(wai)資百(bai)貨再(zai)添一例。無論(lun)是來自歐洲(zhou)的(de)老佛爺,還是來自亞(ya)洲(zhou)的(de)百(bai)盛,似乎在中國(guo)市場都經歷過關店(dian)的(de)艱難(nan)時(shi)刻。
這(zhe)其中,以"外資百貨(huo)(huo)第一店"百盛最為(wei)典型。入華(hua)20余年間(jian),該百貨(huo)(huo)在華(hua)從鼎盛到(dao)衰落,再到(dao)不斷收縮,經歷了起起落落,也被(bei)媒(mei)體譽為(wei)是"外資百貨(huo)(huo)在華(hua)發展的縮影"。
百盛集(ji)團(tuan)于(yu)2014年11月10日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其當年前三季度的凈(jing)利潤為2.75億(yi)(yi)元(yuan)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3.1%;銷售(shou)額也下降了0.9%,跌至37.4億(yi)(yi)元(yuan)。
北京商報援引的數據顯示,去年內外資(zi)(zi)百貨(huo)閉店(dian)情況的對比分(fen)析中,外資(zi)(zi)百貨(huo)閉店(dian)數量以(yi)57.89%的占比高(gao)于內資(zi)(zi)百貨(huo)15.78個百分(fen)點。當下,外資(zi)(zi)百貨(huo)在華(hua)"水土不服"幾(ji)乎成了(le)一種共識。
"實際上,百盛在剛入華時(shi)取得了很好的(de)效(xiao)果。"成都錦江商會(hui)(hui)會(hui)(hui)長黃志強告訴《每日經濟(ji)新聞》記(ji)者(zhe),"但之前的(de)優勢幾乎已全部喪失(shi)。"在其看來,喪失(shi)了自身優勢的(de)外資百貨卻要與本土百貨一樣面臨6座難以逾(yu)越(yue)的(de)大山,"租(zu)金、人工、水電、稅收、裝修、存貨,而這六部分都是剛性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租(zu)金不斷(duan)上漲亦(yi)使百(bai)貨(huo)成(cheng)本負擔不斷(duan)加重。這也(ye)是為何(he)尚泰考慮再(zai)次進入中國時,自建物業、自營品(pin)牌(pai)將是其新途徑之一。
此外,在業(ye)內(nei)人(ren)士看來,國(guo)內(nei)零(ling)售行業(ye)正在經(jing)歷變革,經(jing)濟(ji)下行、電商沖(chong)擊(ji)下,需(xu)要(yao)創新發展,外資百(bai)貨想(xiang)要(yao)實現本土化并(bing)非容易之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ji)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ke)聯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nin)的(de)作品(pin)。
歡迎(ying)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