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5-20 20:42:59
今日,中韓影視文化產業論壇在蓉啟幕。尤小剛談到,中國影視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改革開放有錢了,卻拿不出像樣的故事來,是從業者的失職。
每經編輯|陶玥陽
今日,中韓影視文化產業論壇在蓉啟幕。韓國CJ集團、SM娛樂、寶藍電影等“韓流”幕后推手,以及中國光線傳媒、香港英皇娛樂、樂視影業、華策影視等知名影視文化企業高管,都將在今日的論壇上聚焦中韓影視文化產業發展與機遇。現場,許多影視文化產業的精英、代表均發表了對中國影視的看法和建議。
中國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長田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著名的韓國公司到光線來想跟我們談合作,他們有一些困惑,他們的藝人培養好之后,中國的藝人就解約,紅遍半邊天,馬上接各種電影項目和廣告項目,他們非常困惑,說在韓國不是這樣想的,藝人也不會這么做,為什么中國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怎么解決這些問題?這就反映了中韓兩國在市場和文化方面巨大的差異,這些差異是我們建立中國和韓國影視合作的必須要首先考慮的一個問題。
中國藝人收入很高
在中國藝人的收入之高,我想在全世界可能又是罕有的,至少20-30個中國藝人每年收入會超過1億人民幣,個人收入會超過1億人民幣。但是在韓國這個國家,我們知道他們藝人的收入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這個市場給了他們很多的限制,或者是說它們形成的行業規則使藝人沒有那么高的收入。這時候,一個藝人到底在哪邊發展?顯而易見,他一定會追逐更大的利益,要到中國來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