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30 00:49:21
分(fen)析人士認為,在(zai)“社會辦(ban)醫(yi)”浪潮下,藥(yao)企并購醫(yi)院已(yi)蔚然(ran)成風,而隨著新醫(yi)改的推進,醫(yi)療服務行(xing)業的發(fa)展趨(qu)勢(shi)也(ye)將上升(sheng),但同時藥(yao)企的醫(yi)療服務管理經營理念也(ye)要加強。
每(mei)經編輯|鄢銀嬋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在大健康(kang)戰略(lve)框架(jia)下,恒(heng)康(kang)醫療在過(guo)去一年迎來業績(ji)豐收。4月29日(ri),恒(heng)康(kang)醫療(002219,SZ)發(fa)布2014年年報(bao),報(bao)告期實現營收6.86億元、凈利潤2.5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41%、51.53%。
近日,由于實際所得(de)(de)利潤未達(da)承諾目標,恒康醫(yi)療(liao)不得(de)(de)不對邛崍醫(yi)院(yuan)和德陽(yang)醫(yi)院(yuan)進行(xing)返售,不過公司(si)在(zai)醫(yi)療(liao)服(fu)務領(ling)域的野心(xin)卻絲毫未受到動搖。在(zai)闡述(shu)2015年(nian)經營計劃時,恒康醫(yi)療(liao)表示將持續(xu)加大對醫(yi)療(liao)服(fu)務領(ling)域的投入,擴大醫(yi)療(liao)服(fu)務規模。
恒(heng)康醫(yi)(yi)療重金(jin)打造的(de)大(da)健康夢也正(zheng)經受著現實(shi)考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其于去年7月收購(gou)的(de)萍鄉贛西醫(yi)(yi)院,其應收賬款增(zeng)幅有所增(zeng)長、利(li)潤增(zeng)速卻有放緩的(de)趨(qu)勢;同時(shi),曾與公司醫(yi)(yi)院并(bing)購(gou)事項有多次交(jiao)集的(de)王健忠也被披露尚欠款900余萬元(yuan)。
分析(xi)人士認為,在(zai)“社(she)會辦(ban)醫”浪潮下(xia),藥企(qi)并(bing)購醫院(yuan)已(yi)蔚然成(cheng)風,而隨著新醫改的(de)推進(jin),醫療服(fu)務行業的(de)發展趨勢也(ye)將上升(sheng),但同時藥企(qi)的(de)醫療服(fu)務管理經營理念也(ye)要加強(qiang)。
欲加碼“大健康”
公司2014年(nian)年(nian)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ying)收6.86億(yi)元(yuan)、凈(jing)(jing)利潤2.57億(yi)元(yuan),不過上述(shu)靚麗業績(ji)與恒康醫療此(ci)前預計卻有一定(ding)出(chu)入(ru)。在2014年(nian)三季報中,公司曾預計2014年(nian)度實現凈(jing)(jing)利潤為2.8億(yi)至(zhi)3.2億(yi)元(yuan),同比增63.43%至(zhi)86.78%。
《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zhe)發(fa)現,恒(heng)康醫療之所以(yi)業績不(bu)及預期,原因在于(yu)其主(zhu)業藥品(pin)經營拖了后(hou)腿。財報顯示(shi),報告期內藥品(pin)收入3.49億元,同比下滑17.31%,毛利(li)率也下滑了4.7個百分(fen)點。
對此(ci),恒康(kang)醫療表示(shi),2014年(nian)初公(gong)司(si)(si)由“甘(gan)肅獨一味生物(wu)制藥股份(fen)有(you)限公(gong)司(si)(si)”變(bian)更(geng)為(wei)“恒康(kang)醫療集團股份(fen)有(you)限公(gong)司(si)(si)”,在公(gong)司(si)(si)更(geng)名過程(cheng)中(zhong),部分市場因更(geng)名導致(zhi)藥品招標采購平臺(tai)無法(fa)匹配(pei)等問題,直接(jie)影響(xiang)到產品銷售(shou)。
此外(wai),全資子公(gong)司(si)康縣獨一味生物(wu)制藥有限(xian)(xian)公(gong)司(si)、控(kong)股子公(gong)司(si)四川(chuan)奇力制藥有限(xian)(xian)公(gong)司(si)報告期內在進行(xing)新版GMP改造,造成產量(liang)降低(di)。
不少市場觀點(dian)認為,公(gong)司在醫(yi)療服務領域的并購戰略(lve)是上述逆轉的關鍵。記(ji)者也注意(yi)到,在2014年(nian)年(nian)報(bao)中,公(gong)司醫(yi)療收入達1.30億元,比(bi)上年(nian)同期增加229.66%,可(ke)見其營收增長背后,醫(yi)療服務功不可(ke)沒。
資料(liao)顯示,恒康醫療旗下目前已有5家(jia)全(quan)資醫院(yuan),控股1家(jia)醫院(yuan)并(bing)擁有平安醫院(yuan)腫瘤(liu)中心85%收(shou)益(yi)權。
截(jie)至目前,恒康(kang)醫(yi)療已(yi)分別在上海、四川(chuan)瀘州、重慶等地(di)投(tou)資設(she)立醫(yi)療投(tou)資公(gong)司,以專注于各地(di)的醫(yi)療并購。
新購醫院利潤增速放緩
盡管恒康(kang)醫(yi)療在(zai)醫(yi)療服務領域野心頗大(da),但(dan)其重金打造的大(da)健康(kang)夢(meng)也正(zheng)經受(shou)著現實(shi)考驗。
近日,由于實際經營利潤與承(cheng)諾目標(biao)存在(zai)較(jiao)大(da)差距,恒康醫療決(jue)定放(fang)棄邛崍醫院和德陽醫院,而為了(le)說服原收購方回購,其不(bu)得不(bu)放(fang)棄了(le)原本(ben)承(cheng)諾的(de)數百萬元業(ye)績補償。
《每(mei)日經濟新(xin)(xin)聞》記(ji)者(zhe)在(zai)梳理公司2014年年報時發現,其新(xin)(xin)購入(ru)醫(yi)院(yuan)同樣存在(zai)業績增速放緩的隱(yin)憂。
2014年(nian)6月(yue),恒康醫(yi)療以1.2億元收(shou)購贛西(xi)醫(yi)院(yuan)(yuan)75%股(gu)(gu)權,并通過增(zeng)資最終取得贛西(xi)醫(yi)院(yuan)(yuan)80%股(gu)(gu)權。公司2014年(nian)年(nian)報顯示(shi)(shi),贛西(xi)醫(yi)院(yuan)(yuan)去年(nian)主營業務收(shou)入4140.03萬(wan)元,利(li)潤總(zong)額738.62萬(wan)元;而2014年(nian)6月(yue)披露的贛西(xi)醫(yi)院(yuan)(yuan)審計報告顯示(shi)(shi),該醫(yi)院(yuan)(yuan)在(zai)2014年(nian)1~4月(yue)的凈利(li)潤為448.38萬(wan)元,照此測算,其利(li)潤增(zeng)速有所(suo)放緩。
此外,在上述審計報(bao)告中,截(jie)至2014年(nian)4月(yue)30日,贛西醫院的(de)應收(shou)賬款為5410.8萬(wan)元(yuan),而截(jie)至2014年(nian)12月(yue)31日其應收(shou)賬款為9916.70萬(wan)元(yuan),增(zeng)長了(le)近(jin)1倍。
一位(wei)不愿具(ju)名的(de)財稅專家表示(shi),過(guo)多的(de)應收賬款會(hui)直接(jie)影響醫院營運(yun)資金的(de)周轉效(xiao)率,也會(hui)加大壞賬可能性,進(jin)而拖累(lei)業(ye)績。
此(ci)外,在2014年年報“按欠款方歸集的(de)期(qi)末余額前(qian)五名的(de)其他應收款情況”中,曾與恒康醫療做(zuo)過好幾次生意的(de)王健(jian)忠出現(xian)在該(gai)表格中,金額達906.65萬(wan)元,款項(xiang)性質為借款,賬齡在2年以內。
記(ji)者了解到,2013年年中恒康(kang)醫(yi)(yi)療曾通(tong)過子(zi)公(gong)司永道(dao)醫(yi)(yi)療收購資陽(yang)健(jian)順王(wang)體檢醫(yi)(yi)院(yuan)(yuan)、德陽(yang)美好明天醫(yi)(yi)院(yuan)(yuan)、蓬溪(xi)健(jian)順王(wang)中醫(yi)(yi)(骨科)醫(yi)(yi)院(yuan)(yuan)的股(gu)權(quan);2014年初,永道(dao)醫(yi)(yi)療又(you)收購了邛崍福利(li)醫(yi)(yi)院(yuan)(yuan),王(wang)健(jian)忠(zhong)則為上述醫(yi)(yi)院(yuan)(yuan)的參股(gu)者、控股(gu)者。
《每日經濟新聞(wen)》記者4月29日致電(dian)恒康醫(yi)療(liao)董秘辦欲(yu)了(le)(le)解詳情,對方詳細記錄(lu)了(le)(le)記者所提的三個問(wen)題后表示會主動(dong)回(hui)復(fu)記者,并(bing)留下了(le)(le)記者手機號碼,不過截至發稿,尚未收到任何回(hui)復(fu)。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jing)像,違者(zhe)必(bi)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chou)。如(ru)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ke)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ying)關(guan)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