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3 00:53:3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斯(si) 發自(zi)北京
◎每經(jing)記者(zhe) 張斯 發自北京
今年的政府(fu)工作報告中提出:政府(fu)將制定“互聯(lian)網(wang)(wang)+”行動計劃(hua)。“互聯(lian)網(wang)(wang)+”因(yin)此炙手(shou)可(ke)熱。
從目前業內的(de)觀點來看(kan),“互聯(lian)網+”即互聯(lian)網與傳統行業創(chuang)新(xin)融(rong)合,具體指的(de)是(shi)互聯(lian)網借助于其信息透明化(hua)、降低交易成(cheng)本、促進分(fen)工深化(hua)和提(ti)升(sheng)勞動生產率等功能(neng)特(te)點,推動各行各業轉型升(sheng)級(ji)。在(zai)實踐(jian)層面(mian),“互聯(lian)網+ ,從O2O的(de)突(tu)破(po)開始。”《人民郵電報》曾如是(shi)評價(jia)道。
由于O2O最開始是在零售和餐飲等本地化(hua)生活(huo)服務(wu)中快速發展。這里我們不妨聽聽生活(huo)服務(wu)類O2O企業(ye)如(ru)何看(kan)待“互(hu)聯(lian)網+”在O2O中的突破(po)。日(ri)前,《每日(ri)經濟(ji)新(xin)聞》記(ji)者采訪了河(he)貍(li)家創始人孟醒。
2014年3月,河貍家上線,打(da)著“解(jie)放(fang)手藝(yi)人”的招牌,迅速聚集起2000名(ming)美甲師(shi)。河貍家成立后不(bu)到(dao)一(yi)年獲得三輪融資(zi),從另一(yi)個側面說明(ming)其被資(zi)本所(suo)看好。
在孟醒看來,河貍(li)家的(de)生意除了“解放手藝人”,還一定要與女性和“美”相關,這也是(shi)當年(nian)他選擇(ze)做美甲業(ye)的(de)原因之一。“我賭的(de)是(shi)消(xiao)費升級。”
此外,孟醒(xing)還關注其(qi)平臺上“個人品牌”形成后(hou)的(de)巨大商機。“有了互(hu)聯(lian)網(wang),重新回(hui)到個人品牌的(de)崛起,線下實體店的(de)廣告和你(ni)的(de)閨蜜推薦之間(jian),你(ni)可能更傾向后(hou)者,‘互(hu)聯(lian)網(wang)+’就是會改變(bian)一切(qie),它所展現出(chu)來的(de)應(ying)用花(hua)樣百(bai)出(chu),河貍家就在探索這些手藝人形成自品牌后(hou)帶來的(de)影響。”
有業內(nei)人士認為,美(mei)甲O2O催(cui)生了線上預約線下(xia)體驗的(de)美(mei)甲生意(yi),其監管規范(fan)、社交(jiao)性質、點評(ping)、便捷等特性在一定(ding)程度上解決了傳統線下(xia)美(mei)甲店的(de)痛(tong)點,是互(hu)聯網升級傳統服務業的(de)嘗試。
成立不到一(yi)年融資三次,美甲O2O到底是(shi)有多(duo)燒錢(qian)?對(dui)此孟(meng)醒坦承,河貍家在一(yi)個城市啟(qi)動業務(wu)非常耗(hao)錢(qian)。河貍家定(ding)位于(yu)美業平臺,這也(ye)決定(ding)了其發展模式:能跑多(duo)快就得跑多(duo)快,先把盤子(zi)做大再說。
互聯網(wang)分析(xi)人(ren)士王(wang)利(li)陽對(dui)《每(mei)日經濟(ji)新聞(wen)》記者(zhe)表示,互聯網(wang)企業(ye)都燒錢,主要還是看用(yong)戶接受程度(du),各類上(shang)門服(fu)務正在(zai)改變(bian)著用(yong)戶的(de)消費習(xi)慣(guan)。河貍家一直在(zai)虧錢補貼(tie)卻(que)能被資本關注,也與美甲(jia)業(ye)所處的(de)發展階段(duan)有關,還沒有壟(long)斷(duan)品牌,且單客(ke)利(li)潤很高。而認(ren)為市場(chang)盤(pan)子大的(de)多數都是從業(ye)者(zhe),盈利(li)期很遠,這個行業(ye)對(dui)服(fu)務業(ye)的(de)升級意義更(geng)大。
對于盈(ying)利時(shi)間,孟(meng)醒并沒有規劃(hua),其表(biao)示,“2015年還是繼(ji)續燒(shao)錢”,風險投(tou)資人不看盈(ying)利,只(zhi)要增長就(jiu)給錢,只(zhi)要市場(chang)足夠大就(jiu)可(ke)以去燒(shao),盈(ying)利模(mo)式也很快會浮出水面。
孟(meng)醒預計(ji),一年(nian)之后,O2O的死(si)亡(wang)率并不會比當年(nian)電商平(ping)臺低,這意(yi)味著(zhu)目前(qian)絕大多數的O2O創業企業很可能在2015下半(ban)年(nian)就進入死(si)亡(wang)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新聞》報(bao)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zhan),可(ke)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xia)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