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5-01-22 13:36:34
意見提出,省長(主席、市長)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承擔的責任是:穩定發展糧食生產,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大北農:踏上顛覆傳統業態的二次創業新征程,維持買入評級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趙金厚,宮衍海 日期:2015-01-21
投資要點:
二次創業的核心目標:培植基于互聯網的全新商業模式。公司正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在智慧大北農戰略的指引下,從傳統的飼料、動保、種子生產商轉型成為一家高科技和類金融的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商。利用自身在行業的品牌、團隊、渠道、資金優勢,在傳統的農牧業基礎上培植一個依托于互聯網的新商業模式,最終徹底改造升級并做大做強大北農的傳統業務。
二次創業的基礎和優勢:大市場、大平臺、大資源。中國養殖產業總產值高達3000億元以上,分散的供給(養殖戶)和需求(豬販子、屠宰企業),為大北農通過互聯網去整合上下游資源提供了基礎條件。智慧大北農戰略以智農通APP/智農網為核心,分豬管網(即時服務)、智農商城(電商平臺)、農信網(農村金融服務)三大模塊,結合已有的OA系統,服務體系貫穿生豬養殖各個環節。而大北農通過產品力和營銷力(事業財富共同體)所積累了大批優質的經銷商和客戶群,成為這套服務體系的應用、開發、完善的重要對象。
二次創業的步伐正在加快:封閉式發展終結,農信公司誕生。公司此前公告,對子公司農博數碼科技公司增資1.7億元,并更名為農信科技公司。意味著“智慧大北農”體系將逐超脫出公司的現有業務平臺,轉而成為大北農集團的“互聯網業務服務運營商”。其目標也不再是“創新營銷模式,推動飼料銷量增長”,而是集中精力以養殖鏈的互聯網生態圈建設為核心,將大北農打造成一個針對養殖戶、屠宰企業、經銷商、銀行等畜禽產業鏈參與者的綜合服務平臺,并將這種模式進一步在養殖產業鏈、種植產業鏈,甚至大農業產業上推廣。
二次創業的成功核心:“人”。董事長邵根伙博士最早的創業項目為農博網,大北農本身就具備著“互聯網”基因。客觀上,公司積累了行業最完善(布局)最優秀的養殖戶和經銷商資源,又通過外聘從百度等互聯網公司招募了技術開發、產品設計人員,智慧大北農團隊包含了最懂IT和最懂農業的兩撥人;主觀上,通過以“創業心態、成功分享、事業伙伴”為特色的企業文化加強對各層級員工、經銷商的控制力,保證公司各級員工對管理層布置的戰略方向、工作任務有高度的認同和執行力。
戰略轉型疊加行業基本面拐點,維持“買入”評級。隨著公司盈利模式的根本變化,公司市值的核心驅動要素也將由實體業務銷量、利潤,過渡到平臺“流量”。此外,畜禽養殖盈利逐步恢復推動飼料行業逐步走出低谷,預計公司15年逐步迎來業績拐點。我們預計公司14-16年收入分別為192/242/306億元,凈利潤8.1/10.7/14.7億元,EPS0.50/0.65/0.90元(盈利預測未調整),PE30/23/17倍,估值居于歷史水平下限,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20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