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4-17 01:10:28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一季(ji)度經濟下滑,目前(qian)經濟發展存在何種風險(xian),是否有(you)可行(xing)的辦法來防控?
每經編輯|胡健 發自北京(jing)
每(mei)經記(ji)者 胡健 發(fa)自北京
昨日(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一(yi)季(ji)度中國GDP同比增(zeng)(zeng)長7.4%,增(zeng)(zeng)速比上季(ji)度回落0.3個百分點。
總(zong)體(ti)來(lai)看,增速回落屬于(yu)正常(chang)范(fan)圍,國民(min)經濟發展(zhan)進入新(xin)階段,開(kai)局平穩、總(zong)體(ti)良好,當前核心任(ren)務是調(diao)結構轉(zhuan)方式。
接受《每日(ri)經(jing)濟新聞》記(ji)者(zhe)采訪(fang)的多(duo)位專家曾(ceng)表示,一季度經(jing)濟下滑也是(shi)短期的,仍然(ran)存在新的增長動力。
到底是什么(me)(me)原(yuan)因導致一季度經(jing)(jing)濟(ji)(ji)(ji)(ji)下滑,目前經(jing)(jing)濟(ji)(ji)(ji)(ji)發展存(cun)在何種風(feng)險,是否(fou)有可行的(de)(de)辦(ban)法來(lai)防控,將來(lai)推動經(jing)(jing)濟(ji)(ji)(ji)(ji)發展的(de)(de)產業(ye)究竟還有什么(me)(me)?帶著這些(xie)問題,《每日經(jing)(jing)濟(ji)(ji)(ji)(ji)新聞》(以下簡(jian)稱(cheng)NBD)記者專訪了(le)復(fu)旦大(da)學經(jing)(jing)濟(ji)(ji)(ji)(ji)學院副院長(chang)孫立(li)堅。
方向更重要
NBD:一季(ji)度經濟(ji)增速數據您(nin)認為(wei)如何?是什(shen)么因(yin)素(su)導致一季(ji)度經濟(ji)下(xia)滑(hua)?
孫(sun)立堅(jian):我覺得目前經(jing)濟(ji)增速盡管下(xia)滑了(le),但因為是第(di)一(yi)季度,也(ye)并沒有到需要太緊張的(de)程度,還(huan)在合理的(de)區間之內(nei)。至于經(jing)濟(ji)增速是7.4%還(huan)是7.3%,數(shu)字(zi)差別沒有什么(me)太大意義。數(shu)字(zi)不是最重要的(de),重要的(de)是發展方向(xiang)。
造(zao)成(cheng)經濟(ji)下滑的微觀層面原(yuan)因主要是(shi)產能(neng)過剩,這也(ye)使(shi)得目前“三(san)駕馬車”都(dou)受到影響(xiang)。首先,產能(neng)過剩造(zao)成(cheng)目前投資放慢。另外,盡管產能(neng)過剩想要轉變為可(ke)以利用的產能(neng),但由于(yu)外部環境還未復蘇(su),使(shi)出(chu)口(kou)帶動經濟(ji)增(zeng)長的難(nan)度非常大。
再加(jia)上目前消(xiao)(xiao)費(fei)也無法化解國(guo)內產能(neng),部(bu)分原(yuan)因在于現在“八項規(gui)定(ding)”、限制“三公(gong)消(xiao)(xiao)費(fei)”的(de)執行,政府(fu)消(xiao)(xiao)費(fei)的(de)手收緊以后,結(jie)果使之又回歸到結(jie)構性消(xiao)(xiao)費(fei)不足的(de)問題上。
結構問題反映在(zai),由于貧窮地區沒有(you)完成(cheng)城鎮化過程(cheng),所以消(xiao)費能力非常有(you)限。另外,沿海城市因為在(zai)刺激政策(ce)過程(cheng)中帶(dai)來了資(zi)產泡(pao)沫效應(ying),并且服(fu)務行業(ye)與(yu)制(zhi)造行業(ye)之間存在(zai)偏差,造成(cheng)資(zi)金(jin)擁有(you)者越來越多,但是滿足(zu)資(zi)金(jin)的(de)服(fu)務能力并沒有(you)跟上。
目前的(de)(de)服務價格(ge)(ge),尤其是(shi)房地產為代表(biao)的(de)(de)成本(ben)價格(ge)(ge)非常高(gao),更加(jia)增加(jia)了沿海城市(shi)老百姓生活(huo)的(de)(de)壓力,所以大家才(cai)拼命地理財與儲(chu)蓄(xu),而沒有(you)將儲(chu)蓄(xu)轉變為消費,進(jin)而使(shi)之(zhi)進(jin)入到(dao)實(shi)體經濟。
NBD:除產(chan)能過(guo)剩風險以外,中國經濟的發展接下來還要防(fang)控哪些(xie)風險?
孫立堅(jian):中國經濟還存在房地(di)產、金(jin)融兌付等風險。在房地(di)產的問題(ti)上,我認為(wei)就是堅(jian)決不要托市。
理想(xiang)狀態下,房地產市場應該進行大規(gui)模重(zhong)組。因(yin)為(wei)目(mu)前有很(hen)多(duo)開發(fa)商在(zai)三、四線城市還開著(zhu)很(hen)高的價格想(xiang)獲取利潤。現在(zai)通過貨幣政策的穩健性可以讓這批房地產商先退出市場。
現在(zai)盡管(guan)一個房(fang)(fang)(fang)地產行業能夠帶動很多實體經濟行業發(fa)展(zhan),但是風險太大(da)了(le)。一旦(dan)房(fang)(fang)(fang)地產不(bu)能一直往上(shang)走,或者進行健康的(de)調整(zheng),就會(hui)牽連很多關聯性的(de)實體經濟都出(chu)問(wen)題。所以,許多其他國(guo)家都已經在(zai)往大(da)數據、互聯網、生(sheng)命科學、3D打(da)印(yin)等方向走了(le),如果我們還靠房(fang)(fang)(fang)地產拉動經濟的(de)發(fa)展(zhan),這個是非常(chang)糟糕的(de)事情。
NBD:金融(rong)、地產等風險是(shi)否會疊加爆發系統性風險?
孫立堅:系(xi)統性風(feng)險現在(zai)不會(hui)爆發(fa),政府(fu)完全可以調動(dong)資源來接盤。不可能像發(fa)達國(guo)家,政府(fu)對于房價下跌(die)(die)是無所謂的(de)態度,只能看著(zhu)其下跌(die)(die),最(zui)后造成銀(yin)行的(de)不良資產,中國(guo)不會(hui)出(chu)現這種情(qing)況。
但我還是(shi)堅持認為不要(yao)救市,因為房地產導(dao)致的(de)商業(ye)成本增加(jia),會阻礙我們產業(ye)升級與創(chuang)新的(de)能力以及人才(cai)的(de)引進。
正負能量對沖
NBD:今年接下來經濟形勢如何?有什么(me)因素可以支撐中(zhong)國經濟發展?
孫立(li)堅:我覺得(de)接下來的經(jing)濟(ji)(ji)發展會(hui)有(you)一個(ge)“正能量(liang)”與(yu)“負能量(liang)”的角逐,可(ke)能二季度也不一定(ding)有(you)很漂(piao)亮(liang)的數據。但是只要(yao)我們(men)企(qi)業(ye)投資的信心存在,并且(qie)現(xian)在代(dai)表未來經(jing)濟(ji)(ji)的行業(ye)當中已經(jing)出現(xian)了一些投資的熱潮。
我現在對大(da)數據、互聯(lian)網非常看(kan)好,我們的(de)互聯(lian)網產業(ye)已(yi)經(jing)具有世(shi)界競爭力,一些互聯(lian)網公司進軍美國(guo)市(shi)場(chang)也不是沒有競爭力。這些互聯(lian)網行業(ye)發展起來,也是產業(ye)結(jie)構(gou)通過市(shi)場(chang)的(de)力量進行調整的(de)結(jie)果(guo)。
并且,我在廣東調研時(shi)發現,以前為別(bie)人(ren)代工的(de)OEM、ODM等產業,現在已經有(you)企業自己(ji)做自己(ji)品(pin)牌的(de)產品(pin)。
我(wo)們做了這(zhe)么多(duo)年的(de)(de)加工貿易,現在(zai)已經完全(quan)認識到技術的(de)(de)重要性,正在(zai)不斷(duan)創(chuang)造屬于中國自己的(de)(de)品牌。
NBD:下一步政策取向應該是怎樣?
孫立堅:我比較(jiao)看重(zhong)的(de)(de)是預期(qi)管理問題。想要看下一季度經(jing)濟(ji)(ji)增長(chang)怎(zen)么樣,關(guan)鍵在于(yu)能不(bu)能靠市場的(de)(de)作用,而不(bu)是靠政府(fu)救市的(de)(de)力(li)量把(ba)經(jing)濟(ji)(ji)抬起來(lai)。
我認為應該給市場(chang)機會(hui)和信心(xin),具(ju)體反映在通訊電(dian)子、互聯網等產(chan)業上(shang),傳(chuan)統的(de)(de)靠“鐵公基(ji)”支持的(de)(de)鋼鐵,以及光伏(fu)產(chan)能的(de)(de)舊產(chan)能等目前(qian)遏制中(zhong)國經濟增長(chang)的(de)(de)部分產(chan)能,就能被對未來有信心(xin)的(de)(de)企業家的(de)(de)新產(chan)能擴(kuo)張沖銷掉。
這兩股(gu)正能(neng)量與負能(neng)量互相對沖(chong)以(yi)(yi)后,今年就是(shi)觀(guan)戰“正能(neng)量”是(shi)否能(neng)蓋過(guo)產(chan)能(neng)過(guo)剩的“負能(neng)量”的時候。今天(tian)我看(kan)到數據(ju)當(dang)中(zhong),未來(lai)的信心在(zai)好轉,所(suo)以(yi)(yi)我們現在(zai)特別(bie)要注(zhu)意7.4%的方向問題。
政(zheng)府應(ying)該通過公(gong)平(ping)競爭環境的(de)(de)打造,讓(rang)優勝劣汰的(de)(de)原則起作用,使(shi)那些沒有生產效率的(de)(de)企業(ye)退出(chu)市場,然(ran)后把占有的(de)(de)資源騰出(chu)來。
目(mu)前(qian)來看,本屆政(zheng)府正以開放(fang)(fang)倒逼改革的(de)胸(xiong)懷,將通過簡政(zheng)放(fang)(fang)權、放(fang)(fang)松(song)管(guan)制、引入競爭等“制度紅利”的(de)方式,來全(quan)面推進中(zhong)國經濟的(de)市場(chang)化建(jian)設,讓市場(chang)在資源配置過程中(zhong)發揮決(jue)定性(xing)作用。
在扶持(chi)企(qi)業創新、強化(hua)義務教育方面,政府應(ying)投入更多的(de)(de)(de)公共資源,以確保高(gao)附加價(jia)值的(de)(de)(de)產品和服務應(ying)運而(er)生,大眾創造(zao)財(cai)富的(de)(de)(de)能力和由此帶來的(de)(de)(de)消費水平日益(yi)上升。
(實(shi)習生周程程對本文亦(yi)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聞》報(bao)社授(shou)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du)者(zhe)熱(re)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bu)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yao)求(qiu)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關注(zhu)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