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9 22:57:19
即將過去的(de)2013年,貨(huo)幣(bi)政(zheng)策定位為“穩健”。12月(yue)13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yi)定調2014年繼(ji)續實施“穩健的(de)貨(huo)幣(bi)政(zheng)策”。
每(mei)經編(bian)輯|每(mei)經記者 張威 田(tian)文會(hui) 發自北京(jing)
每經(jing)記(ji)者 張威 田文會(hui) 發自北京(jing)
即將(jiang)過去(qu)的2013年,貨幣政(zheng)策(ce)定(ding)位為“穩健”。12月13日(ri),中央經濟工作會(hui)議定(ding)調(diao)2014年繼續實施(shi)“穩健的貨幣政(zheng)策(ce)”。
然(ran)而,隱(yin)藏在“穩健(jian)”一詞背后的(de)主(zhu)基調依然(ran)是“變(bian)革(ge)”。至于變(bian)革(ge)的(de)方向(xiang),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shen)化改(gai)革(ge)若干重大問題的(de)決(jue)定〉(輔導讀本)》中已有明確表述:金融(rong)宏觀調控(kong)(kong)逐漸(jian)由數量調控(kong)(kong)為主(zhu)轉向(xiang)以價(jia)格調控(kong)(kong)為主(zhu)。
基調(diao)已定,2014年的貨幣調(diao)控之弦,究竟會如何奏(zou)響?
2013年,即使出現了6月和12月底流(liu)動(dong)性緊張情(qing)況(kuang),也被央行視為獨立事態進行處(chu)理。
盡管(guan)面(mian)臨著經濟(ji)持續下行、內(nei)需不振(zhen)、外需乏力,央(yang)(yang)行卻(que)沒有像過去一樣,頭痛醫(yi)(yi)頭,腳痛醫(yi)(yi)腳,這一年,市場猜測的降準等并未出現,反而重(zhong)啟央(yang)(yang)票。“穩”若磐石背后,是監(jian)管(guan)層調(diao)結構(gou)、降杠桿(gan)的決心(xin)。
兩(liang)次錢緊央行救急不縱(zong)容
上(shang)海交通大學(xue)安泰經濟與管理學(xue)院副教授(shou)錢軍輝對(dui)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所謂穩健(jian)的(de)貨(huo)幣政策(ce),實(shi)際上(shang)就是偏緊的(de)貨(huo)幣政策(ce)。
中(zhong)央財經(jing)(jing)大學中(zhong)國銀行業研究中(zhong)心主任郭(guo)田勇表示,我(wo)們(men)的(de)環境(jing)決定(ding)了,依靠(kao)央行貨(huo)幣政策(ce)去(qu)推(tui)動(dong)改革,去(qu)成(cheng)為經(jing)(jing)濟(ji)(ji)增長(chang)的(de)動(dong)力(li)從(cong)邏輯上(shang)就不成(cheng)立,貨(huo)幣只要保持(chi)適(shi)度的(de)量,經(jing)(jing)濟(ji)(ji)增長(chang)要靠(kao)內生(sheng)性的(de)動(dong)力(li),依靠(kao)外(wai)延式的(de)貨(huo)幣擴張帶動(dong)經(jing)(jing)濟(ji)(ji)增長(chang)不是未來的(de)方向。在貨(huo)幣政策(ce)上(shang),就是要給(gei)經(jing)(jing)濟(ji)(ji)增長(chang)形成(cheng)一個(ge)相對寬松、比較適(shi)度的(de)環境(jing),然(ran)后(hou)依靠(kao)經(jing)(jing)濟(ji)(ji)內生(sheng)性的(de)因素,包括(kuo)企業的(de)創新、增加供給(gei)等驅動(dong)力(li),推(tui)動(dong)經(jing)(jing)濟(ji)(ji)發(fa)展。
2013年6月(yue),流動性驟然緊張(zhang)。隨(sui)后(hou),央行(xing)出手(shou)了(le),但并不是市場預期的降(jiang)準。12月(yue),類似情況再(zai)次出現,但央行(xing)出手(shou)后(hou),資金價(jia)格應(ying)聲回落。
“央(yang)行將6月流(liu)動性(xing)(xing)緊張進行獨立處理(li),結果很好,說(shuo)明央(yang)行穩健的(de)貨幣(bi)政策長久、理(li)性(xing)(xing)。”錢軍輝認為,央(yang)行所做的(de)就是(shi)提高流(liu)動性(xing)(xing),并沒有改變(bian)貨幣(bi)政策,只是(shi)救(jiu)急(ji)、救(jiu)火,但不縱(zong)容。
同樣“穩(wen)健”內(nei)涵不一(yi)
此前(qian),中央經(jing)濟工作會議定調2014年(nian)繼續實施 “穩健(jian)的(de)貨(huo)幣政(zheng)策(ce)”,至此,中國(guo)的(de)貨(huo)幣政(zheng)策(ce)已連續四年(nian)“穩健(jian)”。
2014年,央行(xing)面臨的情況(kuang)將更加復雜。同(tong)樣是“穩健(jian)”,但在2014年,內涵并不一(yi)樣。
之前的(de)(de)中央經濟(ji)工作(zuo)會(hui)議(yi)指出,做(zuo)好明年(2014年)經濟(ji)工作(zuo),要保持貨幣(bi)信(xin)貸(dai)及社會(hui)融資(zi)規模合(he)理增(zeng)長(chang),改(gai)善(shan)和(he)優化(hua)融資(zi)結(jie)構和(he)信(xin)貸(dai)結(jie)構,提高直接(jie)融資(zi)比重。與上一年比較,貨幣(bi)供(gong)應(ying)方面(mian),2014年更注重增(zeng)長(chang)的(de)(de)“合(he)理”。
中國銀行首(shou)席(xi)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2014年M2增速或為(wei)15%。而(er)官方的M2目標,可(ke)能(neng)要等(deng)到2014年初的全國“兩會”才(cai)能(neng)明(ming)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ji)學家(jia)魯政委表(biao)示,2014年的“穩健(jian)”政策最(zui)重要還是關(guan)注增長和通(tong)脹這兩個因(yin)素。
2014年的貨(huo)幣(bi)政策,“改(gai)革”是繞不開的關鍵詞(ci)。
利率市場化方面,魯政委認(ren)為,2014年,大(da)額可(ke)轉讓(rang)存單有可(ke)能推向企業和(he)居民(min),另外推出存款(kuan)保險(xian)制(zhi)度。
交行(xing)首席(xi)經濟學家(jia)連(lian)平認為,2014年利率市場化可(ke)能會大踏(ta)步。
轉型(xing)調控 路徑已勾(gou)勒
過去,央行宏觀貨幣調控(kong)以數量(liang)型為主。
“這(zhe)種數量調控(kong)(kong)方式行(xing)政色(se)彩重一些。”郭田(tian)勇表示,價(jia)(jia)格調控(kong)(kong)則是讓(rang)利(li)率信(xin)號(hao)來配置(zhi)(zhi)社(she)會資源(yuan),依靠市場這(zhe)只(zhi)看不見的(de)手來配置(zhi)(zhi)資源(yuan),以價(jia)(jia)格為信(xin)號(hao),讓(rang)市場發揮決(jue)定性作用,而監管(guan)層將基準利(li)率這(zhe)些環節管(guan)好,央行(xing)的(de)貨(huo)幣意圖(tu)通(tong)過管(guan)理(li)基準利(li)率調控(kong)(kong)傳導到下游,通(tong)過價(jia)(jia)格信(xin)號(hao)來配置(zhi)(zhi)資源(yuan)。
錢軍輝表示,從數量型調控(kong)轉型到價格(ge)型調控(kong)要有兩個方(fang)面的(de)(de)基礎(chu)建設:一是(shi)政策利率的(de)(de)確(que)定。二是(shi)無風(feng)險利率曲(qu)線的(de)(de)建設。
從數(shu)量(liang)型調控(kong)轉向(xiang)價格型調控(kong),實質是(shi)從偏行政化(hua)(hua)的調控(kong)方(fang)(fang)式(shi)(shi)轉向(xiang)市場(chang)化(hua)(hua)方(fang)(fang)式(shi)(shi),讓市場(chang)發揮決定性作用。與之對應的,是(shi)各種(zhong)要素價格的市場(chang)化(hua)(hua),監管層(ceng)已為此(ci)勾勒出清晰(xi)的“圖譜”。如利率方(fang)(fang)面(mian),短(duan)期(qi)看,大額(e)存(cun)單和存(cun)款(kuan)保(bao)險(xian)制(zhi)度料將先行一步,之后逐步放(fang)開(kai)小(xiao)額(e)、短(duan)期(qi)存(cun)款(kuan)利率上限,最終完全(quan)放(fang)開(kai)存(cun)款(kuan)利率管制(zhi)。
專家觀點
108萬億M2去哪兒(er)了?
陳思進(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xian)管理部(bu)資深顧問)
改革開放以(yi)來,特別是1992年(nian)至今(jin),中國經濟呈現幾何式的(de)增(zeng)長,隨著經濟規模擴增(zeng),市(shi)場貨(huo)幣流通量(liang)(liang)也(ye)逐漸加大。尤(you)其是,為應對金融危機沖擊,中國的(de)廣義貨(huo)幣供(gong)應量(liang)(liang)M2飛速增(zeng)長。截至2013年(nian)11月(yue),M2余額已達到107.93萬億元。
數據(ju)顯示,1990年至今,中國(guo)(guo)(guo)的(de)M2從不(bu)到美國(guo)(guo)(guo)的(de)10%,躍升至美國(guo)(guo)(guo)的(de)149%,但經濟(ji)總量僅(jin)相當(dang)于(yu)美國(guo)(guo)(guo)的(de)一半。盡管中美兩國(guo)(guo)(guo)金融構(gou)成和發(fa)達程度不(bu)同,M2存(cun)量的(de)內涵意(yi)義有異(yi),但差額之大,說明中國(guo)(guo)(guo)的(de)貨幣供應遠大于(yu)實體經濟(ji)需要(yao)。
超百萬億元的貨(huo)幣供應量(liang),去(qu)哪兒了?
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jia)入(ru)世界貿(mao)易組織后,對外貿(mao)易順差導致外匯存底激增(zeng)(zeng)。由于實(shi)行強制結售匯制度,基(ji)礎(chu)貨(huo)幣(bi)大量投放并(bing)通過銀行的(de)(de)創(chuang)造功(gong)(gong)能使M2余(yu)額進一步加(jia)速增(zeng)(zeng)長(chang)。雖(sui)然央(yang)行采用提高準備金率等措施(shi),但(dan)作用有限。基(ji)礎(chu)貨(huo)幣(bi)加(jia)上銀行的(de)(de)貨(huo)幣(bi)創(chuang)造功(gong)(gong)能,是M2大幅擴(kuo)張的(de)(de)根本原(yuan)因之一。
2008年全(quan)球(qiu)金(jin)融(rong)危(wei)機(ji)爆發(fa)后(hou),中國(guo)應對危(wei)機(ji)的(de)(de)措(cuo)施(shi)加速(su)推升M2增(zeng)長,使(shi)得2009年中國(guo)M2增(zeng)長率跳升至27.7%。從全(quan)球(qiu)范圍看,在(zai)新增(zeng)的(de)(de)貨幣(bi)供應量上,中國(guo)已(yi)連續4年貢獻約一半。
中國(guo)經濟30多年(nian)的快速發展及GDP的高增長,一定程度上(shang)是由大量的貨幣供給(gei)來推動。
當(dang)前,消(xiao)費者物(wu)價(jia)指數尚屬(shu)可控(kong),未出現20世紀末(mo)期兩位數以上的通(tong)(tong)脹率,為何?新世紀以來(lai)最大的通(tong)(tong)脹,其實發生(sheng)在消(xiao)費者物(wu)價(jia)指數統計無法完全顯現的房地產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載或鏡(jing)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chou)。如您不希(xi)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