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行業聚焦

每經網首頁 > 行業聚焦 > 正文

2014A股新政展望:新政將給股市帶來哪些影響

2013-12-29 22:57:01

每經記者 趙笛

A股向來(lai)就是政策(ce)市,政策(ce)的一舉(ju)一動對(dui)A股短中長期走勢都具(ju)有明顯的影響(xiang)。

無論對中(zhong)國經濟、政(zheng)治還是(shi)資本(ben)市(shi)場(chang)而言,2013年都是(shi)一(yi)個重(zhong)要的(de)改(gai)革之(zhi)年,一(yi)連串的(de)新政(zheng)出爐(lu),影響著(zhu)2014年的(de)資本(ben)市(shi)場(chang)走向。

2014年,還(huan)有哪些重磅新政可能(neng)出(chu)臺,絕對是市場廣泛關注的焦點。

市場影響

新政影(ying)響(xiang)逐步深(shen)化(hua) 2014年A股變(bian)數多

2013年(nian)資本(ben)市場新(xin)政頻出(chu),《每日(ri)經濟新(xin)聞》總結(jie)2013年(nian)對資本(ben)市場和A股最具(ju)影響力的七大新(xin)政,它們分別是IPO財務核查、證監會新(xin)聞發布(bu)會制度、分道(dao)審核開啟、新(xin)股發行改革、借殼(ke)上市參照IPO、優先股試點、中國版401K“減稅”等。

當然,2013年的新政(zheng)遠不止上述七大事件,但已(yi)經(jing)深深地影(ying)響了(le)A股走勢(shi),更多新政(zheng)的進一步落實(shi)則將對2014年A股走勢(shi)帶(dai)來重大影(ying)響。

新聞發布會制度推(tui)行(xing)周五行(xing)情波(bo)動加大

證(zheng)監(jian)會的新聞發(fa)布(bu)會制度(du)潛移默(mo)化地(di)對A股走勢帶來了變化,那(nei)就(jiu)是臨近周(zhou)末的星期(qi)四、星期(qi)五(wu),A股走勢往(wang)往(wang)容易出現劇烈波動。究(jiu)其原因,周(zhou)五(wu)收市(shi)后的新聞發(fa)布(bu)會上往(wang)往(wang)會公布(bu)一些(xie)重要事項,而此前,市(shi)場會根據當下的輿論風向去(qu)判斷這些(xie)重要事項是利好還(huan)是利空,從(cong)而決(jue)定是賭消息式地(di)買入(ru),推高(gao)周(zhou)五(wu)股市(shi);或是提前回避利空,導(dao)致周(zhou)五(wu)股市(shi)下跌。

最為(wei)典型的案例就(jiu)是8月(yue)16日光(guang)大證券(quan)“烏龍交(jiao)易”。在(zai)(zai)那個星期(qi)五(wu)早盤,光(guang)大證券(quan)的一筆交(jiao)易將近百家權重股(gu)瞬(shun)間拉至漲停。在(zai)(zai)事件(jian)發生之初(chu),不少市(shi)場人(ren)(ren)士本能地判斷是出現了烏龍交(jiao)易——這在(zai)(zai)個股(gu)身上并不少見。但(dan)由于恰逢周五(wu),部分市(shi)場人(ren)(ren)士隨后便將此聯系為(wei)收(shou)市(shi)后會有(you)重大政策出臺,比如藍籌股(gu)T+0交(jiao)易、推出優先股(gu)等。于是,不少人(ren)(ren)輕信謠言而追高。

事實證(zheng)明,這種(zhong)詭異走(zou)勢(shi)(shi)就是光大證(zheng)券的“烏龍指”,并不(bu)關乎任何(he)政策的出臺。不(bu)過,新聞發布(bu)會制度(du)對周末(mo)股(gu)市的走(zou)勢(shi)(shi)影響之大可見一斑(ban)。

“這(zhe)實際(ji)上反映了A股(gu)政策(ce)市(shi)的(de)本質。”有老股(gu)民如(ru)此分(fen)析道。2014年,改革依舊是資本市(shi)場(chang)的(de)主旋律,周四、周五(wu)行情容(rong)易出現波動的(de)現象仍將(jiang)延續。

新股(gu)數量猛增高質量或招致爆(bao)炒

在2013年的資本市場多(duo)個新政中,不少瞄準了新股改(gai)(gai)革(ge)(ge)。有(you)從制(zhi)度上的改(gai)(gai)革(ge)(ge),比如(ru)《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zhi)改(gai)(gai)革(ge)(ge)的意見》;有(you)從新股質量方面的改(gai)(gai)革(ge)(ge),比如(ru)IPO財(cai)務核查(cha)、重(zhong)罰投(tou)行“不作為”等(deng);也有(you)從多(duo)層次上分(fen)流新股堰塞湖的,如(ru)新三板(ban)擴容等(deng)。

綜合(he)分析人士(shi)的(de)觀點,一連串的(de)新股改革將對2014年的(de)A股市場帶來四大影響(xiang)。

一(yi)是新股(gu)數量將(jiang)猛(meng)(meng)增,A股(gu)市場(chang)的(de)擴容(rong)壓力(li)不容(rong)小(xiao)(xiao)覷,中小(xiao)(xiao)板(ban)、創業板(ban)股(gu)票的(de)分(fen)化將(jiang)加劇。由于IPO暫停,2013年沒有一(yi)只新股(gu)上市。2014年開年后,新股(gu)發行將(jiang)兇(xiong)猛(meng)(meng)涌(yong)出(chu)。

根據2013年(nian)(nian)11月(yue)30日證監會新聞發(fa)言(yan)人的(de)表態,經(jing)過一個(ge)(ge)月(yue)左右時間相(xiang)關(guan)準備(bei)后,預計(ji)2014年(nian)(nian)1月(yue)底,將有(you)50家(jia)企業完(wan)成程序并陸續(xu)上(shang)市。這(zhe)幾(ji)個(ge)(ge)數量相(xiang)當于(yu)2012年(nian)(nian)滬(hu)深(shen)總新股數150家(jia)的(de)三分之一。

目前,等(deng)待過會的擬(ni)上市企業(ye)仍超過500家,此(ci)外,新股(gu)改革(ge)還將推(tui)動審核制向注冊制轉變(bian),這(zhe)無疑將導(dao)致更多的企業(ye)上市,對(dui)A股(gu)資金面構成壓力。

實際(ji)上,新股改革(ge)《意見》公布后(hou),股市(shi)便遭遇了一次(ci)大(da)跌(die),400只個股跌(die)停(ting)的背(bei)后(hou)是200只創業板股票(piao)跌(die)停(ting)。

對(dui)于新股重啟,新財富2013年最(zui)佳中小市值(zhi)分(fen)析師(shi)王鳳華認為影響來自(zi)三(san)個方面:一是使創業板(ban)面臨(lin)資金流失(shi)的壓力,抽血導致供求失(shi)衡指數(shu)下跌;二是新股中成長股占比雖(sui)少,但絕(jue)對(dui)數(shu)量大(da)大(da)增(zeng)加,創業板(ban)面臨(lin)進一步的選擇(ze)分(fen)化(hua);三(san)是證監會(hui)明確規定不允許在創業板(ban)借殼上市,進一步打壓小股票(piao)估值(zhi)。

值得注(zhu)意的是,王鳳(feng)華指(zhi)出,目前排隊(dui)待發(fa)行新股(gu)有(you)700多家,有(you)78%屬于傳統(tong)第一、二產業(ye),醫藥(yao)、環保等代表新興方(fang)向的行業(ye)不超過20%,所以2014年新股(gu)數量(liang)會(hui)創新高,但成長股(gu)占比偏小,供求不均衡會(hui)對市場短期(qi)形成較大的壓力(li)。

二(er)是新股的(de)質(zhi)量將好于往年,遭爆炒(chao)的(de)可能性增大。2013年,證(zheng)監會對“不作(zuo)為(wei)”的(de)券商投行(xing)加大了處罰,IPO財務(wu)核查則讓一批渾水摸(mo)魚的(de)企業主動退出。

“我(wo)覺得,2014年(nian)新股(gu)(gu)(gu)遭爆炒(chao)的(de)幾率很(hen)大(da)。”一位江浙私募王先生告訴《每日經(jing)濟新聞》記者,目前排(pai)隊(dui)的(de)新股(gu)(gu)(gu)都是(shi)經(jing)過財務(wu)核(he)查(cha)篩選了的(de),出現往年(nian)那種業(ye)績(ji)地雷的(de)情況會(hui)很(hen)少。此外,2013年(nian)創業(ye)板股(gu)(gu)(gu)票大(da)漲,估(gu)值都已經(jing)炒(chao)高(gao),資(zi)金顯然會(hui)更喜歡剛上(shang)市的(de)有成長性的(de)新股(gu)(gu)(gu)。

三是IPO重(zhong)啟(qi)對券商股構成(cheng)(cheng)實(shi)質性利(li)好。“新股發(fa)行制度的改革(ge)和(he)IPO重(zhong)啟(qi)將極(ji)大利(li)好創投(tou)和(he)證券行業(ye)。”長江證券分析師劉(liu)俊在(zai)接受(shou)《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IPO重(zhong)啟(qi)對券商構成(cheng)(cheng)利(li)好,將使證券公司(si)投(tou)行業(ye)務恢復性增長。劉(liu)俊預(yu)(yu)計,目前(qian)已(yi)過會的88家公司(si)募集(ji)金額565.33億元,預(yu)(yu)計將實(shi)現主承銷(xiao)收入(ru)31.1億元,占2012年(nian)券商全年(nian)承銷(xiao)收入(ru)的17.6%。

四(si)是(shi)市(shi)值配售下,指數(shu)維穩,個股沖擊很大(da)。

12月13日(ri),滬深(shen)交易所分別發(fa)(fa)布了(le) “首次公(gong)開發(fa)(fa)行(xing)股票網(wang)上申購及網(wang)下發(fa)(fa)行(xing)實施(shi)辦(ban)法”,并自(zi)發(fa)(fa)布之日(ri)起實施(shi)。辦(ban)法規(gui)定,滬深(shen)股票市(shi)(shi)值單獨計算(suan),即不持有深(shen)市(shi)(shi)的股票,就不能夠參與中小板(ban)、創(chuang)業板(ban)的市(shi)(shi)值配(pei)售。

有私募(mu)人士分析認為,管理層2014年的(de)(de)目(mu)標是(shi)消化(hua)排隊的(de)(de)所有IPO。如(ru)果新(xin)股(gu)上(shang)市遭到(dao)炒作,必(bi)然會吸引更多的(de)(de)“打新(xin)”資(zi)金。一(yi)批游走于一(yi)二級市場之間的(de)(de)低風險偏好(hao)的(de)(de)資(zi)金為了(le)“打新(xin)”,不(bu)(bu)可能買入風險高的(de)(de)小(xiao)盤(pan)股(gu),而只能買進低風險的(de)(de)大盤(pan)藍籌股(gu)充(chong)當市值(zhi),這便(bian)能夠維持指數不(bu)(bu)跌。“也就是(shi)說,市值(zhi)配售對指數沖擊不(bu)(bu)大,但對個股(gu)沒特別是(shi)中小(xiao)板(ban)、創業板(ban)個股(gu)資(zi)金面影響(xiang)較大。”

融(rong)資潮襲來機構或“賣普買優”

在2013年的新政中,優先股(gu)是個(ge)不可忽視的亮點。不過,市場(chang)對優先股(gu)的認識也隨(sui)著(zhu)政策的出爐、行業的深化而發(fa)生(sheng)著(zhu)變(bian)化。

起初(chu),優先股被市場以“重大(da)利好”來(lai)解讀。

9月初(chu),央行網站發(fa)(fa)表了央行行長周(zhou)小(xiao)川的署名(ming)文(wen)章 《資(zi)本(ben)市(shi)(shi)場的多(duo)層次特(te)性》,周(zhou)小(xiao)川在談到(dao)多(duo)層次資(zi)本(ben)市(shi)(shi)場時(shi),稱(cheng)優先(xian)股能發(fa)(fa)揮獨特(te)作用(yong)。周(zhou)小(xiao)川的發(fa)(fa)文(wen),引發(fa)(fa)了市(shi)(shi)場對優先(xian)股可能試點的猜(cai)想。

在此背景下,9月9日農業(ye)銀(yin)(yin)(yin)行(601288,SH)、交通銀(yin)(yin)(yin)行(601328,SH)漲停(ting),銀(yin)(yin)(yin)行板塊的漲幅高達(da)7.28%。

然而(er),隨著11月30日證監會(hui)發布 《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dao)意見》,銀(yin)行股卻并沒有表現(xian)出(chu)“利好”下的興奮,反(fan)而(er)是(shi)紛紛掉頭向(xiang)下。這又是(shi)為什么呢?

首先,在優(you)(you)先股(gu)(gu)(gu)新規正式出爐前,市(shi)場(chang)寄希望(wang)(wang)于優(you)(you)先股(gu)(gu)(gu)制度能夠(gou)用(yong)到(dao)新股(gu)(gu)(gu)發行(xing)中,從而緩解新股(gu)(gu)(gu)對二級(ji)市(shi)場(chang)的沖擊。但(dan)是新股(gu)(gu)(gu)發行(xing)并沒有引入優(you)(you)先股(gu)(gu)(gu)制度,這讓市(shi)場(chang)頗感失望(wang)(wang)。

其次,從海(hai)外經(jing)驗看,銀行股(gu)為首的金(jin)融股(gu)是發(fa)優先股(gu)的主力軍,在(zai)目前不(bu)少(shao)銀行資本充足率(lv)不(bu)達標(biao),券商股(gu)開展創新業務(wu)資金(jin)缺(que)口較大(da)的情況下,市場擔心優先股(gu)成(cheng)為金(jin)融股(gu)再融資的一個手段。

最后(hou),市(shi)場(chang)對優(you)先(xian)股會否(fou)抽血二級(ji)市(shi)場(chang)資金存在分(fen)(fen)歧。一部分(fen)(fen)樂觀(guan)者認為,上市(shi)公司(si)發優(you)先(xian)股,認購對象是原本投資債券等低風險產(chan)品的機(ji)構,所以不會造成(cheng)(cheng)二級(ji)市(shi)場(chang)的抽血;但越來越多的市(shi)場(chang)人(ren)士開始擔心,機(ji)構資金會賣出普通股后(hou)再認購優(you)先(xian)股,從而(er)造成(cheng)(cheng)股價的下跌。

“機構買銀行股難(nan)道是(shi)(shi)為了做價差嗎?”一位基(ji)金(jin)公司研(yan)究員告訴《每日經濟(ji)新聞》記者,目前,不少基(ji)金(jin)重(zhong)倉股都是(shi)(shi)大銀行股、大電(dian)力股,這(zhe)并不是(shi)(shi)因(yin)為銀行股和(he)電(dian)力股能夠漲多少,而是(shi)(shi)因(yin)為它們有穩(wen)定的分(fen)紅率。

劉俊(jun)也告(gao)訴《每日經濟新聞》記(ji)者,“我國銀(yin)行優(you)先股股息(xi)率約為6.5%~8.5%,是很具備吸引力(li)。”

“但是為了追求穩(wen)定(ding)的分紅(hong)率(lv),這(zhe)些基(ji)(ji)金(jin)也無奈承受(shou)著波動給凈值帶來的壓(ya)力。”上述基(ji)(ji)金(jin)業人(ren)士表示,優(you)先股(gu)(gu)(gu)推(tui)出(chu)后(hou),這(zhe)些追求穩(wen)定(ding)回報的機構資(zi)金(jin)就可以認購優(you)先股(gu)(gu)(gu),而不用再去持有普通股(gu)(gu)(gu)了,“這(zhe)相當于(yu)將很大一(yi)部分長期投(tou)資(zi)權(quan)重股(gu)(gu)(gu)的資(zi)金(jin)分流到了優(you)先股(gu)(gu)(gu),而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賣出(chu)普通股(gu)(gu)(gu)。”

該(gai)基金業人士認為(wei),近期銀(yin)行(xing)股的持續下跌(die)就(jiu)是(shi)對2014年銀(yin)行(xing)股再融資壓力以及優先股抽血普通股的真實(shi)反映。

重組增多質(zhi)量提升殼資源吸引力減(jian)弱

除了(le)新股(gu)改革(ge)外(wai),2013年證監(jian)會(hui)和有(you)關(guan)部門也對(dui)A股(gu)市場兼(jian)并重組予(yu)以了(le)一(yi)連串的改革(ge)創新。

首先(xian)是分道制審核的(de)啟動。證監會(hui)表示(shi),分道制實施(shi)(shi)辦(ban)法采取快速(su)、正(zheng)常(chang)、審慎三(san)類審核辦(ban)法:快速(su)是對(dui)“好公(gong)司(si)、好項目、好中介”三(san)好類公(gong)司(si)實施(shi)(shi)的(de)原則(ze);對(dui)一(yi)般的(de)公(gong)司(si)、問題(ti)較少的(de)公(gong)司(si)采取正(zheng)常(chang)原則(ze);對(dui)問題(ti)較多的(de)公(gong)司(si)實施(shi)(shi)審慎原則(ze)。目前(qian),正(zheng)常(chang)審核通常(chang)是20個工作日(ri)左右(you)完成。未來(lai)進入豁免/快速(su)通道的(de)上市公(gong)司(si)并(bing)購(gou)重組申請將取消預審環節(jie),審核效率將明顯提高。

根據相關規(gui)則(ze),涉(she)及到“汽車、鋼鐵、水泥、船舶、電解鋁(lv)、稀土、電子信息、醫藥、農(nong)業(ye)(ye)(ye)產業(ye)(ye)(ye)化龍頭企(qi)業(ye)(ye)(ye)”等九個(ge)推進兼并(bing)(bing)重(zhong)組(zu)重(zhong)點行(xing)業(ye)(ye)(ye)的公(gong)(gong)司(si),有資格進入“豁免/快(kuai)速”審核通道。在結構調整、國(guo)資整合的大(da)背景(jing)下,2014年上市公(gong)(gong)司(si)的兼并(bing)(bing)重(zhong)組(zu)將(jiang)大(da)幅增加已經(jing)成為市場的共識(shi)。

其(qi)次,隨著中(zhong)國重工(gong)(gong)(601989,SH)將(jiang)核(he)心軍(jun)品(pin)注(zhu)入到(dao)上(shang)市(shi)公(gong)司(si)(si),核(he)心軍(jun)品(pin)的資產證券化大(da)門已經(jing)打開。一位(wei)資深軍(jun)工(gong)(gong)行業研究員告訴《每日經(jing)濟新聞》記者,未來一段時間,軍(jun)工(gong)(gong)企業核(he)心軍(jun)品(pin)將(jiang)越來越多地注(zhu)入到(dao)上(shang)市(shi)公(gong)司(si)(si)里,軍(jun)工(gong)(gong)股將(jiang)面(mian)臨更多機遇。

再者,證監(jian)會于11月30日發(fa)(fa)布《借殼上(shang)市審核嚴(yan)格執行(xing)首次公開發(fa)(fa)行(xing)股票上(shang)市標準》,其中“借殼上(shang)市條件與IPO標準等同”、“創業板(ban)不允許借殼上(shang)市”兩條內(nei)容引發(fa)(fa)市場關注。

《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dao),2013年(nian)以來(lai)不少擬上(shang)(shang)市(shi)公司(si)謀求(qiu)(qiu)A股借(jie)殼(ke),比如洋(yang)豐(feng)肥業借(jie)殼(ke)中(zhong)國服(fu)裝(zhuang)(000902,SZ)、海瀾之家借(jie)殼(ke)凱諾(nuo)科(ke)技(600398,SH)、陜汽集(ji)團借(jie)殼(ke)博通股份(600455,SH)等。這些擬上(shang)(shang)市(shi)公司(si)在IPO時往往遇(yu)到(dao)一些問題,才謀求(qiu)(qiu)借(jie)殼(ke)上(shang)(shang)市(shi)。

值得(de)注意的是(shi),隨著IPO的開(kai)閘以及新股發行制(zhi)度向注冊(ce)制(zhi)過渡,殼資(zi)源的價(jia)值正(zheng)在(zai)逐步減弱。

長城證券并購(gou)部總經理尹(yin)中(zhong)余在接(jie)受《每(mei)日經濟新聞》記者采(cai)訪時(shi)表示,證監(jian)會(hui)此(ci)次重(zhong)拳出擊,說明監(jian)管(guan)層下(xia)定(ding)決心要理順市場。針對以中(zhong)小盤、績差股為代表的殼資源炒作有(you)望降溫,并存(cun)在全面(mian)調整風險。對現在借(jie)殼重(zhong)組的企業來(lai)說,通過審核的難(nan)度(du)肯定(ding)會(hui)明顯增加,此(ci)后借(jie)殼潮或將到(dao)此(ci)結束。

政策回顧

2013年資本(ben)市場七大新政

每經記者 趙笛

1、IPO財務核查

2012年8月(yue)份以來(lai),A股(gu)IPO實質上(shang)暫(zan)停了,一大批(pi)已經過會的企業(ye)無法掛牌(pai)上(shang)市(shi),報會的企業(ye)無處審核。

2013年1月8日,證監會在(zai)京召開(kai)IPO在(zai)審(shen)企業2012年財務(wu)報告專項檢查(cha)工(gong)作會議(yi),宣布將(jiang)成(cheng)立不少(shao)于15個小組、約百人(ren)的核查(cha)隊伍,對(dui)882家在(zai)審(shen)的IPO企業進行財務(wu)核查(cha)。

隨后,一批批企業因(yin)為業績變臉、財務問題等原因(yin)或自行撤掉上市(shi)材料,或被“終止審核”。截(jie)至目前,IPO“堰塞(sai)湖”已(yi)經(jing)降(jiang)至約(yue)700家。

2、證監會(hui)新(xin)聞發布會(hui)制度

2013年3月底,證(zheng)監會宣布(bu)(bu)建立定期新聞發(fa)布(bu)(bu)制度。隨后(hou),每周五收市后(hou),證(zheng)監會就(jiu)會召(zhao)開(kai)新聞發(fa)布(bu)(bu)會,會議內容主要(yao)是證(zheng)監會發(fa)布(bu)(bu)重要(yao)事項,以及對監管查處(chu)情況進(jin)行(xing)通(tong)報。

3、分道審核開啟

2013年10月8日(ri)開始,上市(shi)公司并購重組分(fen)道制(zhi)審核啟動,重組審核將采取“快速、正常(chang)、審慎(shen)”三(san)類審核辦法,一方面加(jia)快優秀(xiu)項目的審核速度,另一方面對問題(ti)項目加(jia)大監管。

4、新股發行改革

11月30日(ri),管(guan)理(li)層發(fa)(fa)布《關(guan)于進(jin)一步推進(jin)新股(gu)(gu)發(fa)(fa)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市場(chang)期待已久的新股(gu)(gu)改革方(fang)案出爐。在該《意見》中,包括(kuo)(kuo)推進(jin)股(gu)(gu)票發(fa)(fa)行核準制向注冊制的過渡、強(qiang)化(hua)(hua)中介機構(gou)職責(ze)、改革新股(gu)(gu)配售方(fang)式以及強(qiang)化(hua)(hua)監管(guan)執(zhi)法(fa)的力度等大(da)大(da)顛覆(fu)市場(chang)的預期。12月13日(ri),《證券發(fa)(fa)行與(yu)承銷管(guan)理(li)辦(ban)法(fa)》出臺,改革措施包括(kuo)(kuo)取消行政限價手段、引入主承銷商自主配售機制、提(ti)高網(wang)下(xia)配售比例、明(ming)確市值配售辦(ban)法(fa)等。

5、借殼上市參照(zhao)IPO

11月(yue)30日,管理層發布《借(jie)(jie)殼(ke)上市(shi)審核嚴格執(zhi)行首(shou)次(ci)公開發行股票上市(shi)標準(zhun)》,其中(zhong)兩大(da)內容——借(jie)(jie)殼(ke)上市(shi)條件(jian)與IPO標準(zhun)等同(tong)和(he)創業板不允(yun)許借(jie)(jie)殼(ke)上市(shi)內容引發市(shi)場關注。

6、優先股試點

11月30日,《關于開展優(you)(you)先股試點的(de)指(zhi)導意(yi)見(jian)》發(fa)(fa)布;12月13日《優(you)(you)先股試點管理(li)辦法》發(fa)(fa)布。

7、中國(guo)版401K“減稅”

2013年12月6日(ri),財政部、人(ren)力資(zi)(zi)源(yuan)和社會保(bao)障部、國家稅務(wu)總局聯(lian)合發布(bu)《關于企(qi)業(ye)(ye)年金(jin)、職業(ye)(ye)年金(jin)個人(ren)所得稅有關問題(ti)的通知》,自2014年1月1日(ri)起(qi),實施企(qi)業(ye)(ye)年金(jin)、職業(ye)(ye)年金(jin)個人(ren)所得稅遞延(yan)納稅政策。企(qi)業(ye)(ye)年金(jin)被(bei)稱為中(zhong)國版的“401K計(ji)劃”,這對資(zi)(zi)本市場(chang)構成重大利好。

新政展望

2014年(nian)哪些(xie)新(xin)政可能出爐?

每經記者 趙笛

2013年(nian)出(chu)臺的政策對股市的影響仍(reng)將延續。2014年(nian),資本(ben)市場的改(gai)革還(huan)將持續,又(you)會有哪些新政可能出(chu)臺呢?

1、新股改革深化

不(bu)可否認(ren),新(xin)股改(gai)革的(de)(de)細(xi)則還將(jiang)陸續出(chu)爐,對市場的(de)(de)影響也(ye)在不(bu)斷地發生著(zhu)變化。武漢(han)科(ke)技(ji)大(da)學金融證(zheng)券研究所所長董登(deng)新(xin)在接受《每(mei)日經(jing)濟新(xin)聞》記(ji)者采訪時表示,后續的(de)(de)新(xin)政將(jiang)圍繞力圖改(gai)變新(xin)股“三高”、規范上(shang)市公(gong)司的(de)(de)信批和運作展開,可能包括證(zheng)券法的(de)(de)修改(gai)、新(xin)股退市制(zhi)(zhi)度、估值(zhi)標(biao)準(zhun)調(diao)整(zheng)、注冊制(zhi)(zhi)繼(ji)續向前邁(mai)進等(deng)政策。

2、新國資改革

2014年的深化改(gai)(gai)革(ge)還包括國(guo)資改(gai)(gai)革(ge),其中(zhong)尤以(yi)上(shang)海(hai)國(guo)資、廣東國(guo)資改(gai)(gai)革(ge)為重點。目前,上(shang)海(hai)國(guo)資改(gai)(gai)革(ge)3.0版本已經公布。礙(ai)于市(shi)場人氣渙散,消息兌現后上(shang)海(hai)本地股出現“見光死”式(shi)的大幅下挫(cuo)。

不過,分(fen)析人士認為,調整是為了更好上漲。國(guo)企改革概(gai)念(nian)未來必(bi)然會出現(xian)分(fen)化,一(yi)批當(dang)地支(zhi)柱(zhu)產(chan)業或(huo)民(min)生產(chan)業有望做大做強,一(yi)批不符合當(dang)地產(chan)業規劃(hua)的(de)國(guo)資股則將(jiang)面臨重(zhong)組(zu)甚至賣殼(ke)。新(xin)一(yi)輪“炒地圖(tu)游戲”或(huo)又將(jiang)展(zhan)開。

3、個股期權

個股期權交易在2014年(nian)上半(ban)年(nian)推出是(shi)大概率事(shi)件。

所謂個股期權就是由交易所統一制(zhi)定(ding)(ding)的(de)(de)、規(gui)定(ding)(ding)合約(yue)(yue)買方有權在(zai)約(yue)(yue)定(ding)(ding)的(de)(de)時間以約(yue)(yue)定(ding)(ding)的(de)(de)價格(ge)買入(ru)或(huo)賣出約(yue)(yue)定(ding)(ding)合約(yue)(yue)標(biao)的(de)(de)標(biao)準化合約(yue)(yue)。

目前(qian),上交(jiao)所的個(ge)股期(qi)權(quan)仿(fang)真交(jiao)易測試(shi)即將展開,有(you)消息稱可能參(can)與測試(shi)的個(ge)股一(yi)共有(you)4只(zhi),分別是工商銀行(601398,SH)、中國石油 (601857,SH)、 中 國 平 安(an)(601318,SH)、貴州茅臺(tai)(600519,SH)。此外,還有(you)2只(zhi)ETF,分別是上證(zheng)50ETF和上證(zheng)180ETF。

從標的(de)來(lai)看,“具有融(rong)資融(rong)券(quan)標的(de),上市時間(jian)不(bu)少于6個月(yue),抗操(cao)縱性(xing)強,流通規模(mo)較大(da),波動幅(fu)度(du)適中,最近6個月(yue)日均持股數不(bu)低(di)于4000戶(hu)”將是(shi)其硬指標。

從海外經驗來看,個(ge)股期(qi)權(quan)推出后,往(wang)往(wang)對正(zheng)股的交易量(liang)有(you)一定拉(la)動作用。這是因為(wei)期(qi)權(quan)擁有(you)雙向交易、日內(nei)回轉交易的特點,能夠吸引大量(liang)投(tou)機(ji)資(zi)金參與,隨之也帶來了較大的套(tao)利機(ji)會。同時,對于期(qi)權(quan)買(mai)方,最(zui)大損失僅(jin)為(wei)權(quan)利金,而由于杠桿的存在,其(qi)獲利空間廣闊,是投(tou)資(zi)者(zhe)套(tao)期(qi)保值、規避風險的有(you)效工具。

4、T+0

目(mu)前,市場存在(zai)不平(ping)等套(tao)利機(ji)制(zhi)。有(you)資金(jin)實力的(de)大戶和機(ji)構投資者(zhe)(zhe),可以用一籃(lan)子股(gu)票換取ETF的(de)方式,賣出(chu)(chu)自(zi)己手中錯誤買進的(de)股(gu)票;而個人(ren)散戶因資金(jin)門檻等原因,缺乏“T+0”的(de)風(feng)險對沖工具,在(zai)跟風(feng)買進后(hou)難以及(ji)時修正自(zi)己的(de)錯誤。在(zai)光大事件出(chu)(chu)現(xian)后(hou),上交所(suo)公(gong)(gong)開(kai)表(biao)示,從保(bao)護(hu)中小投資者(zhe)(zhe)權益、體現(xian)市場公(gong)(gong)平(ping)性(xing)的(de)角度,有(you)必要進一步抓(zhua)緊(jin)研究論證股(gu)票“T+0”交易制(zhi)度。

5、解決B股地位

近年(nian)來(lai),資(zi)本市場制度建(jian)設持續(xu)推進,但唯獨(du)一個難點還有待突破,那就是如(ru)何解決B股這個“雞肋(lei)”。2014年(nian),B股改革(ge)值得(de)關(guan)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ri)經濟新聞(wen)》報(bao)社授權(quan),嚴禁轉(zhuan)載或鏡像(xiang),違者(zhe)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nin)不希(xi)望作品(pin)出(chu)現在本站,可(ke)聯系(xi)我們要求撤(che)下您(nin)的作品(pin)。

每經記者趙笛 A股向來就是政策市,政策的一舉一動對A股短中長期走勢都具有明顯的影響。 無論對中國經濟、政治還是資本市場而言,2013年都是一個重要的改革之年,一連串的新政出爐,影響著2014年的資本市場走向。 2014年,還有哪些重磅新政可能出臺,絕對是市場廣泛關注的焦點。 市場影響 新政影響逐步深化2014年A股變數多 2013年資本市場新政頻出,《每日經濟新聞》總結2013年對資本市場和A股最具影響力的七大新政,它們分別是IPO財務核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制度、分道審核開啟、新股發行改革、借殼上市參照IPO、優先股試點、中國版401K“減稅”等。 當然,2013年的新政遠不止上述七大事件,但已經深深地影響了A股走勢,更多新政的進一步落實則將對2014年A股走勢帶來重大影響。 新聞發布會制度推行周五行情波動加大 證監會的新聞發布會制度潛移默化地對A股走勢帶來了變化,那就是臨近周末的星期四、星期五,A股走勢往往容易出現劇烈波動。究其原因,周五收市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往往會公布一些重要事項,而此前,市場會根據當下的輿論風向去判斷這些重要事項是利好還是利空,從而決定是賭消息式地買入,推高周五股市;或是提前回避利空,導致周五股市下跌。 最為典型的案例就是8月16日光大證券“烏龍交易”。在那個星期五早盤,光大證券的一筆交易將近百家權重股瞬間拉至漲停。在事件發生之初,不少市場人士本能地判斷是出現了烏龍交易——這在個股身上并不少見。但由于恰逢周五,部分市場人士隨后便將此聯系為收市后會有重大政策出臺,比如藍籌股T+0交易、推出優先股等。于是,不少人輕信謠言而追高。 事實證明,這種詭異走勢就是光大證券的“烏龍指”,并不關乎任何政策的出臺。不過,新聞發布會制度對周末股市的走勢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這實際上反映了A股政策市的本質。”有老股民如此分析道。2014年,改革依舊是資本市場的主旋律,周四、周五行情容易出現波動的現象仍將延續。 新股數量猛增高質量或招致爆炒 在2013年的資本市場多個新政中,不少瞄準了新股改革。有從制度上的改革,比如《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有從新股質量方面的改革,比如IPO財務核查、重罰投行“不作為”等;也有從多層次上分流新股堰塞湖的,如新三板擴容等。 綜合分析人士的觀點,一連串的新股改革將對2014年的A股市場帶來四大影響。 一是新股數量將猛增,A股市場的擴容壓力不容小覷,中小板、創業板股票的分化將加劇。由于IPO暫停,2013年沒有一只新股上市。2014年開年后,新股發行將兇猛涌出。 根據2013年11月30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的表態,經過一個月左右時間相關準備后,預計2014年1月底,將有50家企業完成程序并陸續上市。這幾個數量相當于2012年滬深總新股數150家的三分之一。 目前,等待過會的擬上市企業仍超過500家,此外,新股改革還將推動審核制向注冊制轉變,這無疑將導致更多的企業上市,對A股資金面構成壓力。 實際上,新股改革《意見》公布后,股市便遭遇了一次大跌,400只個股跌停的背后是200只創業板股票跌停。 對于新股重啟,新財富2013年最佳中小市值分析師王鳳華認為影響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使創業板面臨資金流失的壓力,抽血導致供求失衡指數下跌;二是新股中成長股占比雖少,但絕對數量大大增加,創業板面臨進一步的選擇分化;三是證監會明確規定不允許在創業板借殼上市,進一步打壓小股票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王鳳華指出,目前排隊待發行新股有700多家,有78%屬于傳統第一、二產業,醫藥、環保等代表新興方向的行業不超過20%,所以2014年新股數量會創新高,但成長股占比偏小,供求不均衡會對市場短期形成較大的壓力。 二是新股的質量將好于往年,遭爆炒的可能性增大。2013年,證監會對“不作為”的券商投行加大了處罰,IPO財務核查則讓一批渾水摸魚的企業主動退出。 “我覺得,2014年新股遭爆炒的幾率很大。”一位江浙私募王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排隊的新股都是經過財務核查篩選了的,出現往年那種業績地雷的情況會很少。此外,2013年創業板股票大漲,估值都已經炒高,資金顯然會更喜歡剛上市的有成長性的新股。 三是IPO重啟對券商股構成實質性利好。“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和IPO重啟將極大利好創投和證券行業。”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IPO重啟對券商構成利好,將使證券公司投行業務恢復性增長。劉俊預計,目前已過會的88家公司募集金額565.33億元,預計將實現主承銷收入31.1億元,占2012年券商全年承銷收入的17.6%。 四是市值配售下,指數維穩,個股沖擊很大。 12月13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申購及網下發行實施辦法”,并自發布之日起實施。辦法規定,滬深股票市值單獨計算,即不持有深市的股票,就不能夠參與中小板、創業板的市值配售。 有私募人士分析認為,管理層2014年的目標是消化排隊的所有IPO。如果新股上市遭到炒作,必然會吸引更多的“打新”資金。一批游走于一二級市場之間的低風險偏好的資金為了“打新”,不可能買入風險高的小盤股,而只能買進低風險的大盤藍籌股充當市值,這便能夠維持指數不跌。“也就是說,市值配售對指數沖擊不大,但對個股沒特別是中小板、創業板個股資金面影響較大。” 融資潮襲來機構或“賣普買優” 在2013年的新政中,優先股是個不可忽視的亮點。不過,市場對優先股的認識也隨著政策的出爐、行業的深化而發生著變化。 起初,優先股被市場以“重大利好”來解讀。 9月初,央行網站發表了央行行長周小川的署名文章《資本市場的多層次特性》,周小川在談到多層次資本市場時,稱優先股能發揮獨特作用。周小川的發文,引發了市場對優先股可能試點的猜想。 在此背景下,9月9日農業銀行(601288,SH)、交通銀行(601328,SH)漲停,銀行板塊的漲幅高達7.28%。 然而,隨著11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銀行股卻并沒有表現出“利好”下的興奮,反而是紛紛掉頭向下。這又是為什么呢? 首先,在優先股新規正式出爐前,市場寄希望于優先股制度能夠用到新股發行中,從而緩解新股對二級市場的沖擊。但是新股發行并沒有引入優先股制度,這讓市場頗感失望。 其次,從海外經驗看,銀行股為首的金融股是發優先股的主力軍,在目前不少銀行資本充足率不達標,券商股開展創新業務資金缺口較大的情況下,市場擔心優先股成為金融股再融資的一個手段。 最后,市場對優先股會否抽血二級市場資金存在分歧。一部分樂觀者認為,上市公司發優先股,認購對象是原本投資債券等低風險產品的機構,所以不會造成二級市場的抽血;但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開始擔心,機構資金會賣出普通股后再認購優先股,從而造成股價的下跌。 “機構買銀行股難道是為了做價差嗎?”一位基金公司研究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不少基金重倉股都是大銀行股、大電力股,這并不是因為銀行股和電力股能夠漲多少,而是因為它們有穩定的分紅率。 劉俊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國銀行優先股股息率約為6.5%~8.5%,是很具備吸引力。” “但是為了追求穩定的分紅率,這些基金也無奈承受著波動給凈值帶來的壓力。”上述基金業人士表示,優先股推出后,這些追求穩定回報的機構資金就可以認購優先股,而不用再去持有普通股了,“這相當于將很大一部分長期投資權重股的資金分流到了優先股,而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賣出普通股。” 該基金業人士認為,近期銀行股的持續下跌就是對2014年銀行股再融資壓力以及優先股抽血普通股的真實反映。 重組增多質量提升殼資源吸引力減弱 除了新股改革外,2013年證監會和有關部門也對A股市場兼并重組予以了一連串的改革創新。 首先是分道制審核的啟動。證監會表示,分道制實施辦法采取快速、正常、審慎三類審核辦法:快速是對“好公司、好項目、好中介”三好類公司實施的原則;對一般的公司、問題較少的公司采取正常原則;對問題較多的公司實施審慎原則。目前,正常審核通常是20個工作日左右完成。未來進入豁免/快速通道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申請將取消預審環節,審核效率將明顯提高。 根據相關規則,涉及到“汽車、鋼鐵、水泥、船舶、電解鋁、稀土、電子信息、醫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九個推進兼并重組重點行業的公司,有資格進入“豁免/快速”審核通道。在結構調整、國資整合的大背景下,2014年上市公司的兼并重組將大幅增加已經成為市場的共識。 其次,隨著中國重工(601989,SH)將核心軍品注入到上市公司,核心軍品的資產證券化大門已經打開。一位資深軍工行業研究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來一段時間,軍工企業核心軍品將越來越多地注入到上市公司里,軍工股將面臨更多機遇。 再者,證監會于11月30日發布《借殼上市審核嚴格執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標準》,其中“借殼上市條件與IPO標準等同”、“創業板不允許借殼上市”兩條內容引發市場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3年以來不少擬上市公司謀求A股借殼,比如洋豐肥業借殼中國服裝(000902,SZ)、海瀾之家借殼凱諾科技(600398,SH)、陜汽集團借殼博通股份(600455,SH)等。這些擬上市公司在IPO時往往遇到一些問題,才謀求借殼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IPO的開閘以及新股發行制度向注冊制過渡,殼資源的價值正在逐步減弱。 長城證券并購部總經理尹中余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證監會此次重拳出擊,說明監管層下定決心要理順市場。針對以中小盤、績差股為代表的殼資源炒作有望降溫,并存在全面調整風險。對現在借殼重組的企業來說,通過審核的難度肯定會明顯增加,此后借殼潮或將到此結束。 政策回顧 2013年資本市場七大新政 每經記者趙笛 1、IPO財務核查 2012年8月份以來,A股IPO實質上暫停了,一大批已經過會的企業無法掛牌上市,報會的企業無處審核。 2013年1月8日,證監會在京召開IPO在審企業2012年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會議,宣布將成立不少于15個小組、約百人的核查隊伍,對882家在審的IPO企業進行財務核查。 隨后,一批批企業因為業績變臉、財務問題等原因或自行撤掉上市材料,或被“終止審核”。截至目前,IPO“堰塞湖”已經降至約700家。 2、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制度 2013年3月底,證監會宣布建立定期新聞發布制度。隨后,每周五收市后,證監會就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內容主要是證監會發布重要事項,以及對監管查處情況進行通報。 3、分道審核開啟 2013年10月8日開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分道制審核啟動,重組審核將采取“快速、正常、審慎”三類審核辦法,一方面加快優秀項目的審核速度,另一方面對問題項目加大監管。 4、新股發行改革 11月30日,管理層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市場期待已久的新股改革方案出爐。在該《意見》中,包括推進股票發行核準制向注冊制的過渡、強化中介機構職責、改革新股配售方式以及強化監管執法的力度等大大顛覆市場的預期。12月13日,《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出臺,改革措施包括取消行政限價手段、引入主承銷商自主配售機制、提高網下配售比例、明確市值配售辦法等。 5、借殼上市參照IPO 11月30日,管理層發布《借殼上市審核嚴格執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標準》,其中兩大內容——借殼上市條件與IPO標準等同和創業板不允許借殼上市內容引發市場關注。 6、優先股試點 11月30日,《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發布;12月13日《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發布。 7、中國版401K“減稅” 2013年12月6日,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實施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政策。企業年金被稱為中國版的“401K計劃”,這對資本市場構成重大利好。 新政展望 2014年哪些新政可能出爐? 每經記者趙笛 2013年出臺的政策對股市的影響仍將延續。2014年,資本市場的改革還將持續,又會有哪些新政可能出臺呢? 1、新股改革深化 不可否認,新股改革的細則還將陸續出爐,對市場的影響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后續的新政將圍繞力圖改變新股“三高”、規范上市公司的信批和運作展開,可能包括證券法的修改、新股退市制度、估值標準調整、注冊制繼續向前邁進等政策。 2、新國資改革 2014年的深化改革還包括國資改革,其中尤以上海國資、廣東國資改革為重點。目前,上海國資改革3.0版本已經公布。礙于市場人氣渙散,消息兌現后上海本地股出現“見光死”式的大幅下挫。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調整是為了更好上漲。國企改革概念未來必然會出現分化,一批當地支柱產業或民生產業有望做大做強,一批不符合當地產業規劃的國資股則將面臨重組甚至賣殼。新一輪“炒地圖游戲”或又將展開。 3、個股期權 個股期權交易在2014年上半年推出是大概率事件。 所謂個股期權就是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合約買方有權在約定的時間以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約定合約標的標準化合約。 目前,上交所的個股期權仿真交易測試即將展開,有消息稱可能參與測試的個股一共有4只,分別是工商銀行(601398,SH)、中國石油(601857,SH)、中國平安(601318,SH)、貴州茅臺(600519,SH)。此外,還有2只ETF,分別是上證50ETF和上證180ETF。 從標的來看,“具有融資融券標的,上市時間不少于6個月,抗操縱性強,流通規模較大,波動幅度適中,最近6個月日均持股數不低于4000戶”將是其硬指標。 從海外經驗來看,個股期權推出后,往往對正股的交易量有一定拉動作用。這是因為期權擁有雙向交易、日內回轉交易的特點,能夠吸引大量投機資金參與,隨之也帶來了較大的套利機會。同時,對于期權買方,最大損失僅為權利金,而由于杠桿的存在,其獲利空間廣闊,是投資者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有效工具。 4、T+0 目前,市場存在不平等套利機制。有資金實力的大戶和機構投資者,可以用一籃子股票換取ETF的方式,賣出自己手中錯誤買進的股票;而個人散戶因資金門檻等原因,缺乏“T+0”的風險對沖工具,在跟風買進后難以及時修正自己的錯誤。在光大事件出現后,上交所公開表示,從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體現市場公平性的角度,有必要進一步抓緊研究論證股票“T+0”交易制度。 5、解決B股地位 近年來,資本市場制度建設持續推進,但唯獨一個難點還有待突破,那就是如何解決B股這個“雞肋”。2014年,B股改革值得關注。

歡迎關注每日(ri)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