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3-11-06 08:51:55
權威人士日前透露,財政部門針對企業年金的稅收優惠方案已基本成形,可能成為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需加速推進養老金全國統籌
業內人士認為,基礎養老金管理成為中央事權,將真正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這有望成為十八屆三中全會議題之一。
目前,我國養老金實施的是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由于統籌層次較低,造成各地基金結余差異較大。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地區,每年需財政大量轉移支付確保發放,那些有大量基金結存的地區,也不能實現全國范圍的調劑和統一管理。這導致養老保險標準和待遇存在地區間差異,勞動者難以通過社會保險實現社會利益相對公平。
“只有在更大范圍實現參保繳費和資金的統一管理和使用,才能更有效地抵御因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風險。”業內專家說,在統籌范圍內將實行“六個統一”: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政策、統一繳費基數和比例、統一養老金計發辦法和項目、統一管理和調度使用基金、統一編制和實施基金預算以及統一經辦業務規程和計算機信息系統。
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功成表示,特別是在城鎮化加速推進背景下,養老金全國統籌是從根本上解決勞動者流動過程中養老保險權益受損問題的最優舉措。這有利于逐步緩解我國地區、城鄉之間養老保障不均衡問題,為優化這一制度的管理與運行、降低費率負擔等創造條件,促進“老有所養”更加公平充裕,有助于解決養老保險基金分散各地不便投資營運、難以保值增值的難題。因此,需加速推進養老金全國統籌。
養老產業扶持政策需盡早落地
商業保險被稱為養老保障體系的第三支柱。除開發相關保險產品外,保險公司在政策引導下正加碼養老產業投入,尤其在社區養老建設領域。
保險公司搶占養老產業商業先機心情迫切,不過擔憂也同時存在。中國人壽(601628)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裁王軍輝表示,現階段,保險行業涉足養老產業,如國家沒有很好的政策扶持,沒有好的商業運作模式,盈利依然困難。隨著政策體系逐漸成熟和完善,此時布局的保險公司在30年后或許能進入收獲季。
為鼓勵機構參與養老業,國務院近期接連下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制定和完善支持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要求各地要統籌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資源,合理布局養老機構與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等,形成規模適宜、功能互補、安全便捷的健康養老服務網絡。保險業內人士期望上述扶持政策能盡早落地。
分析人士表示,養老業發展也需要頂層設計。在上述意見之外,可考慮結合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明晰各部門職責,打破條塊分割,建立養老產業發展統籌協調機制。結合事業單位改革,推進公辦養老機構體制創新。吸引社會資本、公益基金和國外資本投資養老產業,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各類養老服務設施,促進生活照料、醫療康復、文化教育、休閑旅游、金融信息等養老相關產業發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