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wang) 2013-09-19 00:25:26
工信部(bu)淘(tao)汰水泥落后產能(neng)的步(bu)伐還在(zai)繼續。9月16日發布的《2013年工業行(xing)業淘(tao)汰落后產能(neng)企業名單(第三批)》中,水泥企業成為淘(tao)汰大戶(hu),江西、四(si)川(chuan)等地共有9家企業被淘(tao)汰,合計落后水泥產能(neng)148萬噸。。
每經(jing)編輯|每經(jing)記者 彭(peng)小東
每經記者 彭小東 發(fa)自北京
工信部淘汰水(shui)泥落后(hou)產(chan)能的(de)步伐還(huan)在繼續(xu)。
9月16日發(fa)布的《2013年工(gong)業(ye)(ye)(ye)行業(ye)(ye)(ye)淘(tao)汰(tai)落后產能企(qi)業(ye)(ye)(ye)名(ming)單(第三(san)批)》中(zhong),水泥(ni)企(qi)業(ye)(ye)(ye)成為(wei)淘(tao)汰(tai)大戶,江西、四(si)川等地共有9家企(qi)業(ye)(ye)(ye)被淘(tao)汰(tai),合計落后水泥(ni)產能148萬(wan)噸。
這是工(gong)信部(bu)今年來(lai)發布的(de)第三(san)批名單。7月25日發布的(de)第一批名單中,水泥(ni)(ni)企業更是“重災區(qu)”,共有527家(jia)企業、9275萬噸水泥(ni)(ni)落后(hou)產能被淘汰(tai)。
然而,在落后產能被(bei)淘(tao)汰的同時(shi),違(wei)規(gui)(gui)新增水泥(ni)產能的現象也(ye)十分嚴重。工(gong)業和信息化部黨組(zu)成員、總工(gong)程師朱宏任(ren)在接受媒(mei)體采訪時(shi)透露(lu),在國務(wu)院(yuan)相關部門沒有審批的情況下(xia),違(wei)規(gui)(gui)新增水泥(ni)產能達8億噸。
國家(jia)統(tong)計局(ju)數據顯(xian)示,水(shui)泥(ni)產(chan)能還在擴大(da),今(jin)年(nian)1~8月份水(shui)泥(ni)產(chan)量15.2億噸,同(tong)比增長9.2%。
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孔祥忠在七屆(jie)二(er)次常務理事會議上(shang)說,今年(nian)上(shang)半年(nian)水泥市場需(xu)求雖有增(zeng)量,但新增(zeng)產能超出(chu)需(xu)求增(zeng)量,產能過剩在加(jia)劇。
雖然(ran)政(zheng)府(fu)對水泥產能(neng)的遏制一直(zhi)在加碼,但仍(reng)未走出過剩(sheng)(sheng)的局面。“水泥行業的產能(neng)過剩(sheng)(sheng)已(yi)經講了(le)十多年(nian)了(le)。”孔祥(xiang)忠在上述會議(yi)上感慨,年(nian)年(nian)在講產能(neng)過剩(sheng)(sheng),產能(neng)年(nian)年(nian)過剩(sheng)(sheng)。
《每日經(jing)濟新聞》記(ji)者梳理發(fa)(fa)現,早在2009年,國(guo)務院就在下發(fa)(fa)的《關于抑制(zhi)部分產業(ye)過剩(sheng)和重(zhong)復(fu)建設(she)引導產業(ye)健(jian)康發(fa)(fa)展的若干意(yi)見》(以下簡稱(cheng)38號文(wen))中要求,嚴(yan)格(ge)控制(zhi)新增水泥產能(neng),“執行(xing)等量或減量淘汰落(luo)后產能(neng)的原則,原則上不(bu)再批準擴(kuo)大產能(neng)的項(xiang)目”。
然而據(ju)統計,在這以(yi)后全國仍有300多(duo)條新(xin)的生產線上馬。
黑龍(long)江省(sheng)水泥協會的(de)一(yi)位負責人認為,這是(shi)政(zheng)府(fu)在招商(shang)引資需(xu)求(qiu)下(xia)的(de)直接后果。“地方肯定是(shi)舉(ju)雙手贊成。”當地一(yi)家水泥企業的(de)副總向《每(mei)日經(jing)濟(ji)新聞》擔憂地說(shuo),但對(dui)行業來(lai)說(shuo)是(shi)否(fou)合適,還有待商(shang)榷。
此(ci)前,行政手段一直在(zai)遏(e)制(zhi)水泥產能過剩中占據(ju)重要(yao)地位。
在上述38號文(wen)后,國(guo)家發改(gai)委和(he)工信部又針對產能過剩問題,受國(guo)務(wu)院委托出(chu)臺了(le)892號文(wen)件。該文(wen)件在38號文(wen)嚴格核(he)準(zhun)、堅決停建的基(ji)礎上增(zeng)加了(le)“行政問責(ze)”。
今年春節后,國家發改委和工(gong)信部著手草擬“如何化解(jie)產能過剩矛盾總體方案”。近日(ri),工(gong)業和信息(xi)化部副部長蘇波15日(ri)在滄州(zhou)透露,國務院關于產能過剩的治(zhi)理(li)方案行(xing)(xing)將出臺,將大(da)幅減少行(xing)(xing)政(zheng)干預。
據(ju)媒體(ti)報道,國家(jia)(jia)發改委、工信部目前已經完成《化解產能過剩(sheng)矛(mao)盾總體(ti)方案》,針對水泥、鋼鐵、電解鋁等產能過剩(sheng)行業將采取(qu)市場化手段,企業只要(yao)達到(dao)環(huan)保、節能等標準(zhun)的,就(jiu)允許生產,就(jiu)不再定義是否有國家(jia)(jia)審批。
中(zhong)國水泥協(xie)會(hui)常務(wu)副(fu)會(hui)長、秘書長孔祥忠認為,淘汰(tai)(tai)落后產(chan)能應(ying)該是(shi)按(an)市(shi)場競爭機制,行政手段(duan)淘汰(tai)(tai)落后只能是(shi)一個暫時過(guo)渡的手段(duan),不能指望(wang)通過(guo)這個來解決市(shi)場經濟(ji)中(zhong)的產(chan)能過(guo)剩問題。
卓創資訊(xun)水泥行(xing)業(ye)分析師盧寧(ning)認為,上述方(fang)案可以看做(zuo)是(shi)(shi)政府推動水泥行(xing)業(ye)的市場(chang)化(hua)。“此(ci)項(xiang)舉措在于‘疏’,而不(bu)是(shi)(shi)‘堵’,但對(dui)于過剩(sheng)行(xing)業(ye)而言(yan),提(ti)高行(xing)業(ye)準入門檻,適時適度疏導(dao),或是(shi)(shi)較好的方(fang)式。”盧寧(ning)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新(xin)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jin)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nin)不希望(wang)作品出現(xian)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yao)求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ying)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