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3-15 11:51:35
14日,《每日經濟新聞》主辦315快樂消費節“消費與安全”主題沙龍暨第四屆中國企業誠信榜在北京揭曉。
主持人:想為自己出口氣,難呀。想問下杜總,您如果遇到假冒偽劣產品,敢站出來振臂一呼給我維權嗎?
杜延輝:十幾年前我見過王海先生,您在臺上,我在臺下,那時候我是小記者,現在您的形象還沒變,我一看王海先生今天來還是這樣的打扮,感覺今天話題不輕松。而且當時上臺的時候,我想你們一定要坐在中間,中國最大的社團組織應該是中國消費者協會。
邱建國:從人員來講應該是最大的,所有的公民都是消費者,包括在監獄里的人,政治權力被剝奪了,經濟權力沒被剝奪,地方消協在一些監獄里設了投訴站,監獄里的消費權益也應該得到保護。
杜延輝:剛剛王海先生說標準的事我也深有感觸,國家修法的時候要公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是否也應該有公示期,讓社會廣泛討論。所謂消費者用戶代表往往是 很專業的,每次開聽證會的都是那幾個人,像您這樣想去發言的,根本去不了。社會有關部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能否搞一個公示?
邱建國:我接著杜總的話談談,現在有些部門在制訂標準的時候,也向消費者協會征求意見,但是我們的意見反饋回去接受不接受是另一回事。總體來講,我們國家 代表消費者群體參與國家相關政策或者是利益政策的聲音還不夠。今天兩會閉幕了,全國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是6000多人,6000多人中,至少我還沒有發 現有一個是專門代表消費者利益群體來做這件事的。反觀代表企業說話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相當多,國企的老總代表肯定要發出有利于企業的聲音,民企的老 總,只要有點名氣,在地方、中央都有一席之地,他們就可以發出聲音,發出聲音政府就必須給答復,這個力度和公眾反饋意見是不一樣的。
主持人: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包括王海老師說從立法的角度保護我們的權益,如果沒有人給我們代言,誰來替我們說話呢?我們的消費者有十幾億,都是中消協的社團成員。我想問問包總,您是如何處理消費維權的?
包啟挺:從消費者角度大家要增強維權意識,我們做過調查,中國消費者出現問題的時候,接近70%的人是沉默抵制,還有不到30%的人,有些會向企業投訴。 只有極少數人才會找到媒體、消協部門投訴,整體上沒有大家共同托起的維權氛圍,也會出現店大欺客的情況,所以消費者應該更多的站出來。另外從企業的角度來 說,企業違法成本很低。一個企業經營有外部性,他的經營可能通過損害別人的利益來獲得自己的利益,而這個過程中成本很低,企業更容易通過這種方式獲利。如 果企業損害別人利益獲利的成本非常高,就不會做這件事,就會通過內部消化,比如研發手段來改進產品,提高效益。所以我們要在法制和標準的角度加大這方面的 力度。回答主持人的問題,我基本是屬于70%,在餐館吃飯,吃著味道不對,或者看到頭發,大不了我不吃了,但更多的我們要為維權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