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3-11 17:28:26
2012全國兩會正在進行,全國人大代表、湘潭大學校長羅和安認為高校撥款機制不公平,建議將撥款分非競爭性和競爭性兩種。本網對羅和安代表的提案原文照登。
三、實行非競爭性和競爭性相結合財政撥款機制的具體建議
1. 高等教育財政撥款分為非競爭性撥款和競爭性撥款兩種類型
--改變過去的“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的撥款模式,梳理各種撥款項目的性質和功能,重新界定各種撥款項目的類型,將整個高等教育財政撥款分為非競爭性撥款和競爭性撥款兩種類型。
--非競爭性財政撥款保證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指向全國所有普通高等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構成高等教育財政撥款主要途徑。
--競爭性財政撥款促進高等學校的良性競爭和特色發展,指向經濟社會發展、科技發展、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領域,體現國家的戰略目標。
2. 非競爭性撥款由中央政府統籌和統一支付
--非競爭性財政投入由中央政府統籌,其來源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中央政府本級教育財政預算,一部分是省級政府上交的教育財政經費。
--非競爭性財政撥款由中央政府統一支付。非競爭性撥款與高等教育的聯系更為根本,是直接投資給學生,要通過中央政府統一支付的方式保證所有高等學校的基本辦學經費。非競爭性撥款是學校辦學經費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這一部分財政撥款一是要做到足額,必須達到基本標準,并穩步提高基本標準;二是要做到穩定,這一部分撥款不應當隨著其他條件的變化而出現較大的波動。
--非競爭性財政撥款以在校生數為基數,綜合考慮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院校類型、院校層次差異確定生均撥款,結合這兩個方面來核定財政撥款數額。國家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等學校辦學條件和教育教學基本需要,制定具有一定差異的生均撥款標準,并逐步提高所有高等學校學生人均經費基本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準。
--中央政府要切實保證非競爭性財政撥款在高等教育教育財政撥款總額中所占比重。近三年教育財政投入增加部分要主要用于提高當前生均撥款過低的院校的生均撥款標準。擴大非競爭性撥款是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的基本保障,對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來說,穩步增加非競爭性撥款尤為重要。
--非競爭性撥款要執行嚴格的財務預算制度和管理制度,確保這一部分用于學校辦學的基本支出。
3. 競爭性撥款嚴格按照競爭機制來進行
--取消目前許多項目人為設定的門檻,取消高等教育財政撥款的人為分層。各種競爭性撥款都應當取消申報單位限制,任何單位都可以參加申請和競爭。可以借鑒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不設定何任人為限制性條件,不論單位、個人、職稱、學歷等都可以自由申報。
--基于非競爭性撥款尤其是生均撥款差異的降低,高等學校之間財政經費的競爭主要是競爭性撥款的總額和該項撥款占學校辦學總經費的比例。
--基于非競爭性撥款尤其是生均撥款差異的降低,在高等學校之間沒有差異,所有高等學校按照統一的標準和撥款方法進行非競爭性公共財政經費預算和撥款。由此一來,高等學校之間的競爭主要是競爭性撥款的總額和占學校總經費的比例。
--保證整個高等教育撥款的清晰和透明。改變當前各種專項經費撥款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理清花樣繁多的撥款渠道和類型,將所有競爭性撥款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進行公平、公開的競爭。要加強競爭性撥款的績效評估。
--中央財政要進一步加大對地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轉移支付力度。結合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設計,設立專門面向中西部地區的競爭性撥款。
4. 省級政府要拓寬高等教育財政投入渠道
--基于非競爭性撥款由中央政府統籌和統一支付,因此,省級政府要向中央政府上交教育經費,其上交教育經費總金額按照本省高等教育規模和本省GDP多少來測算。
--省級政府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拓寬財政性教育經費來源渠道的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切實提高公共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
--省級政府通過開征地方教育附加費來籌集財政性教育經費,按照規定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按比例計提教育資金。
--省級政府可以依照本省財政實力自主增加對本省高等教育的公共財政投入,既可以通過非競爭性撥款的方式,也可以通過競爭性撥款的方式,后者構成主要方式途徑。
5. 加強高等教育財政預算管理
--建立科學化、精細化預算管理機制,科學編制預算,提高預算執行效率。加強教育計劃的嚴肅性,避免高等教育規模的無序擴張。
--切實發揮國家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的職責,增強經費分配的科學性。
--建立經費使用績效評價制度,加強重大項目經費使用考評。
--進一步改進財政管理,加大力度把高等學校的大量預算外收入納入預算內管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