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2 21:26:52
每經記者|熊嘉楠 每經編輯|金冥羽 葉峰
在全球宏觀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價值投資邏輯屢受考驗的當下,知名投資人段永平近期因密集加倉貴州茅臺、捐贈茅臺股票的動作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而在11月11日雪球出品的一檔投資類節目中,他罕見現身公開對話。在兩個小時對談中,他多次談到了茅臺,并闡述了投資茅臺的價值邏輯。
眾所周知,這位以“敢為天下后”著稱的投資人長期與貴州茅臺深度綁定。據段永平在其雪球賬號上發布的消息,今年以來,他分別于1月和10月兩次買入貴州茅臺股票。此外,段永平在雪球上還多次和網友互動討論茅臺相關投資問題,并頻頻力挺茅臺。
此次,他提出了“投資茅臺不需要看宏觀環境”的觀點。在他看來,茅臺的獨特價值“不可替代性”,即便在估值高點時,放眼市場他也找不到能與之匹敵的“替代品”。他甚至坦言,貴州茅臺股價觸及2600元高點時“可想賣了”,但最終因“無處可去”而選擇繼續持有,并在股價回調后仍持續加倉。
觀點一:投資茅臺不需要看宏觀環境,有錢就繼續買
有觀點認為白酒是典型的順周期產品。但在被問及“投資茅臺需不需要看宏觀環境”這個問題時,段永平卻指出,投資茅臺不需要看宏觀環境,“投資本來你就是看十年、二十年”。
那么,在面對市場巨大波動時,決策的依據是什么?段永平的答案是將視角從外部環境轉向內部機會成本。他分析道,像茅臺這樣的公司,“放在那里股息可能都能拿到你目前投資的3%、4%了,肯定比放銀行好,當然比虧在別的地方會更好”。因此,他的應對之策也簡單直接——“有錢就繼續買茅臺”。
觀點二:不買茅臺錢放哪兒?回答不了,談投資是瞎扯
真正的考驗出現在市場極度狂熱之時。段永平透露,在2021年茅臺股價攀升至2600元以上的歷史高位時,他內心也經歷了一番“自我折磨”:“我當時最猶豫最猶豫的就是,我們的倉位太大了,我賣了以后我買什么?”
他解釋道,作為一個不喜歡持有現金的“滿倉主義者”,賣出股票后必須為資金找到更好的歸宿。可在當時的高點,“放眼看去我什么都買不下手”。這種“無處可去”的境地,最終促使他放棄了看似誘人的賣出選項。“有人可能會說,現在掉下來了,你要賣了就好了。賣的那些人,不是虧得更多嗎?因為你買了別的”。
基于這種長線思維,當茅臺股價從2600元高點跌至1200元時,段永平不僅沒有恐慌,反而視之為加倉的機會。“我們后來其實還買了不少,我們其實有閑錢會一直買。”對此,他認為,“一個股票,你要是扛不住掉50%,你就不應該買。”
在段永平看來,只要茅臺的基本面未變,股價下跌就只是長期投資過程中的一段波動。“我覺得茅臺(股價)將來一定會回來。”段永平總結道,“但是什么時候我不知道,可能五年十年,沒有人知道。關鍵這個錢如果不放在茅臺上,必須要有個地方去。那去哪里?這個很重要,你要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其實討論投資都是瞎扯。”
觀點三:價值投資不等于“永遠不賣”
在訪談中,段永平還澄清了一個市場對價值投資的普遍誤解——將“長期持有”奉為不容變更的教條。他闡明,“長期持有是一個意向,我買的那個剎那我是打算長期持有的,但是你永遠要算你的機會成本。”
因此,當被問及“如果出現自由現金流折現優于茅臺的標的,是否會換倉”時,段永平的回答很干脆:“當然會,投資是要賣的。”
他進一步闡述了一個理想的切換場景:“如果你發現一個更好的公司,你覺得更踏實,比方說五年前看懂了英偉達,你看到了今天這樣的局面,你手里只有茅臺,如果能夠換的話,你沒有道理不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熊嘉楠 ? ?
編輯|金冥羽?葉峰?杜恒峰
校對|許紹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