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9 00:34:17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黃博文
11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5金融發展年會”在北京召開。眾安信科副總裁劉婭琦出席并參與以“中小機構轉型突圍”為主題的圓桌討論。
眾安信科副總裁劉婭琦 圖片來源:主辦方
“隨著大模型技術的興起,‘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重新成為行業共識,而中小金融機構的轉型之路尤為艱難。”劉婭琦表示。
在她看來,此前,中小金融機構已從規模增長邏輯轉向存量市場經營,在大金融機構“掐尖”與互聯網公司搶占底層市場的格局中,尚能聚焦腰部客戶。然而,今年以來,各大金融機構全面推進客戶、產品等層面的下沉戰略,極大擠壓了中小機構的業務拓展空間。
與此同時,用戶消費習慣也在向線上化轉變,這對中小機構提出了全新要求。
劉婭琦介紹,過去多數金融機構“重獲客、輕運營”,客戶存量價值深挖能力薄弱,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貼合本土客戶特點與資源稟賦的“長情化產品”,而這些也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同時,中小機構普遍面臨數字化轉型路徑模糊、內部管控效率低下的困境,資源有限卻存在投入方向迷茫、過度追求短期收益的誤區,導致不少數字化投入因KPI導向而“動作變形”,最終爛尾。此外,組織架構、業務流程與人員能力難以適配數字化經營需求,也進一步加劇了轉型難度。
面對這些痛點,劉婭琦建議,中小金融機構需聚焦三大核心方向:摒棄規模至上理念,將數字化、智能化能力建設作為核心,提升成本效率;推動用戶、產品、內部流程等全經營要素的系統化數字化與數智化;快速升級組織架構、優化流程并提升人員專業能力,適配數字化發展需求。
據悉,眾安保險的自身差異化路徑就是將數字化做到極致,最終通過客戶服務、生態布局來激活客戶黏性。
“目前,眾安信科已將眾安保險的核心能力向多家中小銀行輸出:一方面幫助搭建客戶大模型體系,通過模型精準衡量客戶經營價值、流失概率,建立自動化決策與營銷體系,脫離人工依賴;另一方面輸出寵物生態相關服務,助力合作方實現業務突破。”劉婭琦表示。
她還介紹,眾安信科始終秉持“以結果為導向”的合作原則,希望通過數字化能力輸出,與合作伙伴實現長期價值共贏,為中小金融機構的轉型之路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推動整個金融行業的數字化升級。
封面圖片來源:主辦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