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10 00:09:01
東北“國中”之爭,沈陽呼聲最高、態度也最為積極,是國內極少數將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定為“十四五”時期發展總目標的城市。相比之下,大連已將目標轉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哈爾濱政府層面的聲音則并不多。最有力的競爭者是長春。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
沈陽: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6月9日,遼寧日報一版、四版、五版全方位報道了沈陽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所做的努力與取得的突破。

圖片來源:版面截圖
文章指出,“十四五”時期是開啟沈陽新發展階段的關鍵時期。圍繞推動沈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目標,立足“一樞紐、四中心”定位:建設國家現代綜合樞紐、國家先進制造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在打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解決“老字號”問題上為全省作出示范。在綠色發展和解決“新字號”問題上為全省作出表率。
解讀:目前,全國已有9座國家中心城市。除此之外,南京、杭州、寧波、合肥、福州、濟南、長沙及沈陽等都有意爭奪第十個“席位”。
“國中”擔負著引領和帶動區域發展的重任,作為目前唯一沒有城市入選的區域,東北地區格外受關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此前有不少分析指出,從全國區域發展布局和促進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設立國家中心城市是必要的。
而在東北最受關注的四座副省級城市中,沈陽呼聲最高、態度也最為積極,是國內極少數將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定為“十四五”時期發展總目標的城市。相比之下,大連已將目標轉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哈爾濱政府層面的聲音則并不多。

最有力的競爭者是長春。2020年,長春GDP超越沈陽,成為東北省會“第一城”。最新人口普查數據還顯示,過去十年間,長春人口增長近140萬,常住人口也由此超越沈陽,成為除哈爾濱外,離千萬人口目標最近的東北城市。這無疑增長了長春競爭國家中心城市的底氣,也讓這場爭奪戰增添了更多變數。
上海至合肥將再建一條高鐵
6月8日,新建滬渝蓉高速鐵路工程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北沿江高鐵)環境影響評價正式發布第一次信息公告。
公告顯示,滬渝蓉高鐵大致沿長江北岸東西走向。該線路起自上海市,向西經江蘇省蘇州太倉市、南通市、泰州市、揚州市、南京市,安徽省滁州市,終至合肥市。線路運營長度554.09公里,共設車站16座,速度目標值350千米/小時。滬渝蓉高速鐵路工程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浙江打造義甬舟開放型經濟發展帶

圖片來源:浙江日報
6月9日,《浙江省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十四五”規劃》新聞通氣會在杭州舉行。浙江將推動資源整合、空間融合,做強寧波-舟山、金華-義烏兩大極核,協同共建義甬舟開放型經濟發展帶,增強東西雙向輻射能力,打造具有先行示范效應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性開放大通道。根據規劃,浙江將重點建設綜合交通、現代物流、雙向貿易、數字智慧、產業科創、生態文化六大通道。
報告:三亞成內地第五大奢侈品購物城市
6月8日,整合傳播咨詢公司羅德傳播集團與市場研究公司精確市場研究中心聯合發布《2021中國奢華品報告》顯示,由于疫情對于境外旅游的限制,內地消費回流的趨勢助推海南三亞首次超越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一躍成為國內第五大奢侈品購物城市。排在前四位的為一線城市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
川渝全國人大代表首次聯合調研
重慶日報消息,6月8日,在渝全國人大代表從重慶啟程,4小時車程后,大家抵達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與四川省全國人大代表匯合。在接下來的3天時間里,川渝兩地全國人大代表將首次開展聯合調研,先后到四川省達州市,重慶市開州區和萬州區,調研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情況。
學習時報:為什么要強調“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
6月9日,學習時報頭版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近日在河南省召開的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的重要論述。在新發展階段,中央強調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是促進“大循環”“雙循環”良性互動的關鍵舉措,是緩解南北方分化日趨嚴重的必要措施,是適應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思路。
談到“‘南北方協調發展’的實質是什么”,文章稱,從講“南水北調”到強調“南北方協調發展”,蘊含著深層次的含義,那就是要實現“共同富裕”這個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均衡”。就全國而言,在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之際,進一步謀劃區域協調發展新思路、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成為重要的時代命題。
更進一步,“南北方協調發展”的指向是什么?文章認為,內容形式豐富多樣,涵蓋能源調配、區域合作、產業整合、公共服務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而對于“關鍵做什么”的問題,文章最后指出,推動南北方協調發展落地落實,需要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創新合作方式,夯實合作的基礎保障。要推進產業互補,完善合作機制,優化營商環境。
央行發布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中部資產質量略有承壓
6月8日,央行發布《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1)》。
報告顯示,2020年末,全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4.8萬億元,同比增長13.3%,比上年末提高2.6個百分點;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4.8萬億元,比上年多增9.1萬億元,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明顯加大。分區域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占全國比重分別為59.8%、18.3%、19.7%和2.2%。
在本外幣各項貸款方面,東部和中部地區貸款比重持續提高。報告還提到,居民消費貸款增長放緩,高能耗行業貸款余額占比下降,中長期貸款增長加快。房地產貸款增速繼續回落。

存款方面,2020 年末,全國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同比增長10.2%,比上年末高1.6 個百分點。其中,東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增速分別高于全國3.3個、0.3個和0.4個百分點。住戶部門存款穩定性增強,東部和東北地區住戶存款增長較快。

報告顯示,我國金融資產質量總體穩定,各地區信貸資產質量有所分化。東部地區不良貸款率略有下降,較上年末下降0.08個百分點;東北地區加大不良風險處置力度,不良率較上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中部地區資產質量略有承壓,不良率較上年末上升0.06個百分點;西部地區資產質量改善較大,不良率較上年末下降0.58個百分點。
2022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清北首次躋身前20名
6月9日,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2022QS世界大學排名完整榜單。今年的榜單中,首次有兩所中國大陸大學躋身世界前20位,即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排名全球第17和第18。

圖片來源:QS世界大學排名官方公眾號
今年的排名共有1300所院校上榜,是QS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世界大學排名。其中,中國共有92所高校上榜,包括大陸高校58所,香港高校7所,澳門高校2所,臺灣高校25所。

圖片來源:QS世界大學排名官方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