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9 12:34:51
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裴健如
“中國房車市場要超過美國市場還需要5~10年時間。”日前,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松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中國房車市場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給矛盾,或者說沒有更好的房車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用戶雖然向往房車生活,但實際可用車的場景并不多。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根據公開資料,2019年,美國市場房車銷量約為41萬輛,中國市場房車銷量約為1萬輛。根據上汽大通方面的統計數據,目前真正有效體驗房車的用戶僅有十幾萬人。而業內有觀點認為,國內房車市場達到10萬輛規模時,房車的市場生態才會逐步健全。與美國房車市場相比,中國房車市場還有很大差距。
事實上,除市場環境之外,國內房車市場的發展還受到了法規影響。目前,國內房車標準體系還不夠健全。比如,不同地區對于拖掛房車有不同限制。“其實,上汽大通技術中心深度參與了房車標準體系的搭建過程,尤其在座椅、車身結構等層面。這些標準背后是我們技術人員為整個體系帶來的一些貢獻。未來,我們還會繼續參與到整個房車標準體系的搭建過程中。”上汽大通技術中心副總經理謝嘉悅說。
藍青松認為,如果上述問題得到解決,中國房車市場會更快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眼下,上汽大通拓展房車市場的難點遠未到與其他車企競爭的地步,而在于如何把房車市場做大。
早在5年前,上汽大通就開始做溧陽房車工廠的項目評估。彼時,中國房車的年銷量僅為2000輛。“溧陽房車工廠投資需要幾個億,產能規劃2.5萬輛,在當時的市場情況,其實風險很大。但我們認為中國一定是全球最大的房車市場,這是由我們的人口、經濟發展以及消費升級趨勢決定的。”藍青松說。
事實證明,上汽大通的判斷并未失誤。過去兩年里,國內房車市場保持著40%的增長速度。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房車生產企業數量已超過200家。
當前,上汽大通的房車年銷量在1000輛左右。藍青松認為,上汽大通能夠進入到房車業務主要得益于其產品布局和C2B定制化模式。
在產品層面,上汽大通的房車型譜已覆蓋全球90%以上的房車產品。10月23日,上汽大通推出了包括旅行家、生活家、探索家在內的十余款房車車型。同時,全新房車“上汽大通MAXUS 生活家V90別墅版”正式上市,該車型市場指導價為268萬元,是上汽大通目前售價最高的車型。而上汽大通溧陽房車工廠已實現B型房車、C型房車、皮卡房車、公路拖掛、營地拖掛等多種產品的生產。
在C2B定制化層面,一直以來,交付周期長和成本高是定制化的兩大痛點。對此,藍青松表示:“汽車產品從百年前就開始做流程化、標準化,用戶已被訓練得認為汽車不可能定制。上汽大通的C2B模式正要突破這兩點,在傳統的標準生產交付時間上僅增加幾天時間,其次是成本幾乎和標準化一致。”據藍青松透露,五年前上汽大通的房車幾乎是100%定制,現在定制訂單的比例約為70%。
在藍青松看來,C2B定制化的差異化是上汽大通的企業DNA。“市場競爭同質化嚴重,我們作為規模很小的后發企業,品牌知名度不夠,一定要做差異化。未來,上汽大通還會繼續堅持C2B定制化模式。”藍青松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