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2 21:06:44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
9月2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并介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十大專項行動”有關情況。
針對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學位“注水”現象等問題,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表示,教育部對學術不端、學位注水的問題一直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露頭就打,堅決確保學位授予的含金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教育部自2018年即著手研究起草《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進一步修訂完善,于今天正式發布。
《意見》明確指出,研究生培養單位要完善質量控制和保證制度,抓住課程學習、實習實踐、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論文評閱和答辯、學位評定等關鍵環節,落實全過程管理責任,細化強化導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權責,杜絕學位“注水”。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攝
學位論文注水已經是老生常談,尤其是相對冷門的專業領域,更容易成為注水的重災區。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學位論文注水、學術不端的行為近年來屢有發生。
例如,2019年,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曝出知名演員翟天臨博士、碩士論文存在抄襲等不端行為;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學位論文涉嫌剽竊,且剽竊的是有保密規定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
今年上半年,江蘇省教育廳發布該省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顯示全省學術學位論文平均不合格率1.57%,比上年上升0.19%。專業學術論文平均不合格率為3.59%。
根據江蘇省教育廳的統計結果,學術學位論文中,不合格率最高的是南京藝術學院,達8.33%,而南京大學的學術學位論文不合格率也達到2.74%。
針對學術不端、學位注水的現象,洪大用表示,要加強學位論文抽檢,加強對各個培養單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檢查和診斷,同時健全處理學位“注水”、學術不端行為的機制,推動分類評價,對不同類型、不同學科和不同層級的學位,制定更加科學的評價標準。
洪大用強調,《意見》提出嚴把入口關、嚴把過程關、嚴把出口關,合理制定與學位授予相關的科研成果要求,加大分流力度,加強學風建設,敢于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倒逼學生潛心治學。
與此同時,要用好學位授權點評估、學位論文抽檢等手段,加強對研究生教育質量監督檢測。《意見》特別強調,要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意見》指出,將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精準選拔人才。完善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嚴格監管的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體系。深化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改革,優化初試科目和內容,強化復試考核,綜合評價考生考試成績、專業素養、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一貫學業表現等,擇優錄取。
《意見》強調,研究探索基礎能力素質考試和招生單位自主組織專業能力考試相結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試方式。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招生選拔機制,擴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領域招收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的辦法。
洪大用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累計培養了1000多萬博士、碩士,今年在學研究生將達到300萬人,已成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與此同時,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直面新問題,落實新任務。
為此,要聚焦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以超常規方式加快培養一批緊缺人才,為國家解決“卡脖子”問題和推進科技創新做出貢獻。
此外,要超前布局博士生教育,差異化擴大博士生規模;優化布局結構,健全博士研究生招生選拔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機制,為博士生教育持續發展營造更好支撐環境。
關于改革學位評定,把好學術評價導向方面,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表示,不再對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提出數量上的硬性指標要求,激勵博士生勇于挑戰前沿性、跨學科的研究課題,力爭取得原創性成果。
“破除對發表SCI論文數量、高影響因子論文等相關指標的過度追求,更加關注對相關學術領域的實際貢獻;明確學位論文是學位評定的主要依據,并提出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要求和舉措。”楊斌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