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6 20:24:18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朱朱巖認為,區塊鏈的核心就是解決可信。在他看來,沒有一個產業不需要可信的生態環境,區塊鏈不僅僅是溯源、存證、去中心。而是但凡需要可信的生態環境,就需要發揮區塊鏈的優勢。
每經記者|靳水平 每經編輯|陳俊杰
作為一種數字技術,區塊鏈的應用已延伸到物聯網、智能制造和供應鏈管理等多個產業領域。自從被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后,行業內外都在期盼并挖掘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和戰略機遇。
12月15日,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中國互聯網協會等主辦的APEC中小企業數字經濟發展大會暨2019中國(四川)中小微企業云服務大會在成都舉行。會議期間,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區塊鏈核心是建立可信的生態環境。隨著區塊鏈的應用,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亦有幫助。

朱巖接受采訪 每經記者 靳水平 攝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近日發布的《2019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產業區塊鏈應用白皮書》,近三年來,區塊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截至2019年11月7日,經營范圍涉及區塊鏈的企業已經突破了3萬家。其中,廣東省相關注冊企業數超過全國其他省市的總和,占比達到了60.61%。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其“去中心化”功能及“數據防偽”功能在其他領域逐步受到重視。同時,隨著區塊鏈的應用,其數學原理而非第三方來低成本創造信用的新型計算范式和協作模式,也改變著目前整個互聯網的信任機制。
朱巖認為,區塊鏈的核心就是解決可信。在他看來,沒有一個產業不需要可信的生態環境,區塊鏈不僅僅是溯源、存證、去中心。而是但凡需要可信的生態環境,就需要發揮區塊鏈的優勢。
迄今為止,消費互聯網發展已經有25年。朱巖稱,消費互聯網非常重要,但是依舊未能解決可信的問題,因此導致經濟現象中的“不可信”現象。“區塊鏈在建立可信方面一定是最核心的,千萬別把它的存證、尤其是不能把發幣當作它的核心,區塊鏈的核心是在于促進可信社會的建立”。
以區塊鏈+金融為例,在金融方面,利用區塊鏈可以充分提升信用數據的利用率,同時也降低風控運營成本。基于區塊鏈創造出的全網數據無法被篡改,不會由于某個組件發現問題而影響全局的條件下,社會信用體系得到優化,推動征信公信力的提高。
對于產業如何實現區塊鏈化,在朱巖看來,還是看哪一個行業能迅速找到區塊鏈技術與現實可行性之間的平衡問題。他認為,區塊鏈發展的核心支撐不是技術,而是找到一個合理的獎懲機制,這樣產業才能夠實現區塊鏈化。
“對于企業而言,如果不懂得區塊鏈的應用規則,再好的工具也沒有用。區塊鏈難點是社會體系的參與,而不是單一的企業。區塊鏈跟信息化不一樣,區塊鏈需要整個產業生態去做。”朱巖認為。
近年來,以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促進了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動力變革和效率變革。數字化轉型對于中小企業來講,顯得尤為關鍵。而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不僅是促進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有力支撐,也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小企業數量龐大,一些中小企業因賬期問題或受供應商牽連,常常遭遇資金鏈困境,而一些銀行出于風控考慮,往往僅愿意對一級供應商或經銷商提供融資業務,而二、三級供應商和經銷商巨大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朱巖表示,中小企業融資難,也因銀行對信貸員的追責是終身追責。由于中小企業在主體信用方面相較而言要差一些,甚至主體信用缺失,風險較高很難授信,信貸員很難把錢放貸給中小企業。
在朱巖看來,唯一能降低風險的就是中小企業的交易,交易信用體現的是真金白金,有了交易信用,銀行就可授信。因此需要將中小企業的主體信用轉變為交易信用,但同時,有些中小企業的交易并不真實。“解決的辦法就是中小企業與國有企業合作,國有企業跟中小企業做生意,中小企業的交易信用就產生了,銀行就能夠給中小企業放款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就能解決,而這些環節的紐帶,就是區塊鏈的應用和區塊鏈建立起的可信”。朱巖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業結合,正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了新的技術解決方案。11月21日,廣東省首個中小微企業融資綜合信用平臺——深圳“信易貸”平臺正式發布。借此,將發揮產品在信用風險識別及數據、科技等領域的獨特優勢,通過區塊鏈技術、大數據風控技術等,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優質的融資綜合信用服務。
朱巖表示,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區塊鏈給其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但區塊鏈的發展是整個生態的事情,而中小企業很難在此發揮主導作用,因此中小企業要練好內動,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區塊鏈的發展必須需要中心的主體,然后附以不同層級的去中心化,這樣才能真實顯現出其優勢和作用,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區塊鏈機遇來加快發展。”朱巖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