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06 19:48:44
宏川智慧以3億元的價格,從另一上市公司新寧物流手中收購嘉信倉儲100%股份。新寧物流于2018年以3億元購得嘉信倉儲,如今原價出讓。嘉信倉儲除了2018年業績驚險達標外,還在不久前拖累新寧物流收到警示函。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文多
兩家倉儲物流公司之間的股權交易,因標的企業的“特殊性”而吸睛不少。
宏川智慧(002930,SZ)12月5日晚間公告,擬以3億元的價格收購新寧物流(300013,SZ)持有的中山市嘉信化工倉儲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信倉儲)100%股份。6日晚宏川智慧披露,已辦理完成上述股權收購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作為此次交易的標的,嘉信倉儲是新寧物流2018年1月收購所得,當時交易價格同樣為3億元。2年不到,新寧物流原價出讓。
嘉信倉儲“特殊”還在于,并入新寧物流時,交易對手承諾嘉信倉儲2018年扣非凈利潤不低于1650萬元,而該公司2018年實際實現扣非凈利潤為1662.09萬元,較承諾數僅多出12.09萬元,“驚險達標”。
與此同時,新寧物流剛在12月4日公告,嘉信倉儲在2018年12月將當年度實際發生但未開票部分暫估計入收入,導致上市公司各定期報告披露收入及利潤不準確,收到警示函。
12月5日晚間,宏川智慧發布收購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東莞三江港口儲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三江)當日與新寧物流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擬使用自籌資金收購新寧物流持有的嘉信倉儲100%股份,股權轉讓價格為3億元。
嘉信倉儲成立于2007年4月,收購公告稱,優質的碼頭、儲罐資產是影響石化倉儲企業經營的核心因素,通過此次交易,宏川智慧將取得嘉信倉儲的石化倉儲經營優質資產,進一步增強公司競爭實力。
數據顯示,嘉信倉儲有儲罐80座,總罐容6.16萬立方米;而此前,宏川智慧對應數據分別為375座、192.86萬立方米。
同時,嘉信倉儲擁有化工倉庫總計10座,建筑面積合計約1.31萬平方米;收購完成后,宏川智慧現有及在建的化工倉庫建筑面積總計將達到約2.22萬平方米,規模提升較大。
宏川智慧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嘉信倉儲與宏川智慧為同行業公司,雙方在地域上有協同效果。根據資料,嘉信倉儲位處珠江西岸的中山市,因此收購可填補宏川智慧在珠江西岸石化倉儲業務的空白。
不同公司境遇不同,在本次交易的出售方新寧物流那邊,嘉信倉儲如今可沒那么吃香。對新寧物流來說,嘉信倉儲還頗有“蜜糖砒霜”的意味。前者在12月5日晚間對應發布了資產出售公告,稱本次出售可改善公司資產結構,同時滿足營運資金需求,降低財務費用。
根據評估報告,本次采用資產基礎法得出的評估結論作為委估企業的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即嘉信倉儲的股東全部權益賬面價值為1.68億元,評估價值為3.03億元,增值率為80.55%。
雖然增值不少,但實際上,新寧物流此番割舍嘉信倉儲的價格是約3億元,而2018年時的購入價格同為3億元。因此,股吧中就有投資者調侃新寧物流,“三億收來,三億賣出。交了多少稅啊”。
新寧物流收購時,交易對方還給出了業績承諾——承諾嘉信倉儲在2018年、2019年、2020年每年實現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分別不低于1650萬元、2370萬元及31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嘉信倉儲2018年扣非凈利潤為1662.09萬元,較承諾數僅多出12.09萬元。此外,雖然精準達標,但就在出售前夕,新寧物流還因嘉信倉儲的收入確認問題收到了警示函,“嘉信倉儲真實利潤是否達標”成了疑問。
12月4日,新寧物流公告稱,近日收到江蘇證監局警示函,江蘇證監局檢查發現,嘉信倉儲2018年1月~11月按開票時點確認收入,但在2018年12月將當年度實際發生但未開票部分暫估計入收入,“嘉信倉儲未按全責發生制確認收入,導致你公司各定期報告披露收入及利潤不準確”。
12月6日,記者未公開身份致電新寧物流董秘辦,接聽人士表示,雖然公司收到警示函,但不影響嘉信倉儲2018年的經營數據,“收入確認方式的會計處理上有點不一樣產生的問題,但對業績不會有影響,不需要調整。”
公告顯示,嘉信倉儲2019年前10個月的營業收入為4297.28萬元,凈利潤為708.87萬元,與業績承諾的扣非后凈利潤2370萬元相差較大。
不過,記者從宏川智慧相關人士方面確認,新的交易未設置業績承諾。根據公告,收購完成后,宏川智慧將全面負責嘉信倉儲日常經營管理,“有效輸出公司管理優勢,提升標的公司盈利水平。”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