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5 19:27:03
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與消費升級,作為生鮮流通的新渠道,生鮮電商正逐漸成為農產品銷售的一匹黑馬。10月25日下午,山東省商務廳與京東集團達成戰略協議,同時啟動京東生鮮“超級省”計劃,將山東作為首站進行樣板打造。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魏官紅
電商“雙11”戰役即將打響之際,農業產值位居全國第一的山東,也要在電商的狂歡中分一杯羹。
10月25日下午,山東省商務廳與京東集團達成戰略協議,同時啟動京東生鮮“超級省”計劃,將山東作為首站進行樣板打造。
京東生鮮業務負責人唐詣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雙11”期間,京東生鮮將為山東生鮮產品提供專享曝光銷售資源,還承諾未來一年推動山東農產品在京東完成超15億元銷售,并深入開發20個核心產業帶建設。
來自山東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作為農業大省,山東以占全國1.6%的土地,提供了全國8%的糧食、9%的肉類、12%的水果、13%的蔬菜、14%的水產品、19%的花生,農產品出口占全國的24%,農業產值居全國第一。
也正是基于上述數據,山東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處長許冰波認為,在大力發展農村電商,促進農產品上行方面,山東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而在下一步發展中,山東也將在農村電商領域,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大力培育農產品網站,鼓勵直播電商等新業態。
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與消費升級,作為生鮮流通的新渠道,生鮮電商正逐漸成為農產品銷售的一匹黑馬。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克遠 攝
云格數據發布《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全行業回顧報告》顯示,自2016年起,生鮮電商便保持著超過40%的超高增長率,至2018年其市場規模已增至2000億元。
一位從事電商的山東企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生鮮電商企業要想提升競爭力,首先要建立可監控、可溯源的供應鏈體系,因為供應鏈是生鮮的核心技術、農產品品質的保障和優化成本的路徑。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生鮮市場規模龐大,與這個巨大規模不相稱的是高度碎片化,與行業規模極不匹配的是生鮮的線上滲透率不足3%,線下消費市場占97%。
如今,起步于2012年的生鮮電商,正成為電商巨頭們競爭的新戰場。
在供應鏈方面,山東省與京東集團則是各取所需。京東方面提供的信息顯示,京東生鮮冷鏈配送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超級省”計劃是指京東生鮮將依托京東集團領先行業的供應鏈運營優勢和遍布全國的智能物流配送系統,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指導,挑選產地基礎好、農產品資源豐富的省份進行深度開發和合作,繼而推動區域農產品品牌的建設和區域內電子商務生態圈的建設,為合作省份打造一套針對性的電商服務解決方案,從不同緯度實現超級省心、超級省力和超級省錢,帶動政、企、消費者三方共贏。
數據顯示,今年1月~9月,山東網絡零售額達到2855.6億元,其中農村網絡零售額667.8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209.9億元,同比增長33%,比全國增速快6.6個百分點。
在許冰波看來,“超級省”計劃在山東落地,也是山東省政府與京東集團戰略合作的一項具體舉措。
3年前(2016年10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與京東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近3年來,雙方合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合作范圍涉及優質農產品上行、農村金融、農產品認證、新零售、大數據、智慧物流等多個領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