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2019-09-23 20:22:50
又是一年校招季!進入九月后,各家金融機構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招兵買馬,各類校園招聘廣告也紛紛上線。
從往年來看,金融行業成為不少應屆畢業生心儀的就業選擇。在銀行、保險、券商、信托等各類金融機構中,哪些機構和崗位的薪資待遇更優呢?今天經緯君就給大家盤一盤。
在電視劇《大宅門》里頭,奶奶教育孫子說:“你現在好好努力,以后就能‘干銀行’。”
作為金融機構里的“老大哥”,銀行至今仍是不少畢業生向往的工作。“在銀行工作剛開始可能沒有其他金融機構工資高,但是歷練幾年之后也不會太差,而且從銀行出來以后去其他金融機構都比較容易。”已在某國有大行工作六年的李丹說,前陣子她打算離職,簡歷一掛在招聘網站上就接到不少獵頭的電話,而平常同業間也經常有人“挖角”,看中的就是其在大行的工作經驗。

那么銀行業的薪資待遇究竟如何呢?Wind數據顯示,近年來,上市銀行的人均薪酬呈現上漲趨勢。從人均薪酬的平均數來看,上市銀行2018年人均薪酬為32.83萬元。其中,招商銀行以人均57.71萬元遙遙領先,而排名前十的銀行均為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五大銀行的人均薪酬則相對遜色,分別為26.95萬元、26.10萬元、27.57萬元和29.60萬元和32.99萬元。
李丹說,股份制銀行的激勵機制相對較為完善,因此薪資待遇相對較高,而國有大行的優勢在于平臺優勢明顯,客戶質量較高,能讓自己結識更多優質人脈,未來轉型前景廣闊。
不過,隨著金融科技的普及,銀行的不少傳統職位逐漸被AI取代,這也引發了一些銀行業人士的擔憂。“人工智能的滲透肯定是一個大方向,比如現在有公司推出了機器人審核貸款,很多傳統的崗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都會消失。”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采訪時指出,人工智能在短期內并不能取代銀行的信貸審核人員。“生物識別技術,在技術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目前在信貸審核中只是輔助手段,而且信貨審核涉及多方面內容,確定貸款人只是其中一項內容。”董希淼稱。
近年來,受資本行情波動影響,一些券商頻頻傳出減薪的消息,不過從2018年的財務數據來看,券商仍然是當之無愧的高薪行業。
Wind數據顯示,2018年券商人均薪酬達到35.05萬元,較前一年38.42萬元有所縮水,但仍秒殺大部分行業。從2018年年報來看,不同券商之間收入差距也較大,排名第一的中信證券2018年人均薪酬近70萬元,而排名靠后的券商如華林證券、中原證券等人均薪酬則剛過20萬元。
一名券商從業人士向中新經緯客戶端介紹稱,在業內,大家把中信證券叫大平臺,各方面資源和薪酬待遇無疑都是頂尖的,而中信建投則是“75司”,原因就是相傳之前的offer上會寫公司將為你提供富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整體水平居于市場水平的75%分位之上。此外,一些新興的互聯網券商發展較快,給年輕人提供的機會也較多。

除了羨煞旁人的年薪外,券商的年終獎向來也是業內津津樂道的話題。2016年,有券商被曝人均500萬年終獎而刷屏朋友圈。不過,近幾年來,隨著市場行情變化,加之監管層要求券商對獎金進行遞延,不少從業人士反映年終獎較之前已經大幅縮水。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整體來說,券商的待遇仍然處于中上水平,而且今年科創板的開閘也給券商帶來了不少業務增量,預計這兩年從業人員的收入還會再上一個臺階。”前述券商從業人士稱。
“一個沒有保險銷售的朋友圈是不完整的。”“中年人的最后退路就是去賣保險。”時下的一些調侃折射出保險行業近年來在規模上的迅速擴張。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保險行業是不是一個好選擇呢?
Wind數據顯示,2018年,保險行業的人均薪酬為20.39萬元。相比銀行、券商等,保險行業的平均薪酬吸引力顯得有些不足。也正因為如此,一些業內人士吐槽保險行業“有前景,沒錢景”。

在某外資保險機構工作的王艷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保險公司一般銷售人員較多,且入職門檻較低,薪資等也自然不如券商和銀行,且公司內部各個崗位之間差距也較大,一般來說精算、IT等部門的平均薪資要更高,普通的銷售人員薪資比較低。
不過,從高管年薪來看,則又是另一番圖景。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度,作為五家上市險企中董監高薪酬總額最低的一家,中國人壽的董監高薪酬總額也達到1681.70萬元,而四大行中董監高薪酬總額最高的建設銀行,其董監高薪酬總額則僅有1167.31萬元。而從金額前三的董事薪酬來看,中國平安以3451.4萬元傲視金融業所有上市公司。
說起信托行業,不少人可能會覺得有些陌生,不過從薪資待遇來看,信托行業可以說是妥妥的“高富帥”。
從A股兩家上市公司來看,安信信托和陜國投A 2018年人均薪酬分別為30.86萬元和42.52萬元。
而從各家信托公司官網披露的2018年年報來看,僅10家披露支付給職工和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其中上海信托人均年薪最高,達118.00萬元,其次為愛建信托,平均年薪為101.81萬元,排名第三的中鐵信托,平均年薪為78.88萬元。
“信托前幾年發展勢頭非常猛,一個上億的項目做完以后很輕松就能拿到上百萬的績效獎金,一些狼性比較強的信托公司激勵比較到位的話,年薪很容易過百萬。此外,信托行業從業人員數量相比銀行券商等較少,人均創利高,因此人均薪酬也就相對較高了。”某西部省份信托從業人士稱。
不過,上述從業人士稱,今年以來,監管層收緊了房地產信托投資,對信托公司影響非常大,預計會影響到信托從業人員的薪酬。“前兩年入行的人算是抓住了信托業黃金時代的尾巴,今年監管較嚴,和房地產相關的業務做不了,信托公司必須得轉型,而不能像過去一樣做通道‘躺著賺錢’,從業人員也得修煉內功才能適應行業的新變化。”前述從業人士稱。
(應采訪對象要求,李丹、王艷等為化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