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機器人做膝關節手術比人精準4倍!醫生不夠用,人工智能上,但醫療數據互聯互通亟待突破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1 20:51:48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易啟江    

一些大醫院里常常人山人海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醫療需求也愈發增多,有限醫療資源下的供需矛盾問題引發關注。

9月17日至19日,2019中國(泰州)醫藥峰會召開。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數據運行處處長向準在“智慧醫療與大健康前沿”主論壇上表示,去年診療人次超過80億次,而我國執業醫師數量才360萬,供需矛盾很突出。而人工智能將在醫療領域大有可為。但健康醫療數據的互通共享急需突破,這還有賴于一些規范標準的出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

人工智能為醫療輔助決策提供參考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4949萬,占總人口的17.9%,其中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了16658萬,占總人口的11.9%。

隨著老齡人口的增長,一些慢性病發病率也在增長。向準表示,現在確診的慢性病已經達到了3億人。

醫療需求不斷增長,但供給卻存在不足。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執業醫師數量達到360.7萬,年診療人次超過83億。

以影像科為例,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醫學影像數據的年增長率約為30%,而放射科醫師數量的年增長率約為4.1%。放射科醫師的數量增長遠不及影像數據的增長。

人工智能運用于醫學影像輔助診斷則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特別是重大疾病領域往往需要多學科的會診,進行多影像學科的交叉比對,而人工智能可以幫助醫生節省不少的時間。

相關行業也看到了機遇。據普華永道監測,目前中國有149家從事醫療人工智能應用和軟件開發的公司,大概有一半左右與醫學影像有關。

北京京東方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健康事業群(HBG)CTO兼醫療技術研究院院長朱紅文在主論壇上表示,傳統上一個醫生培養需要二十年、三十年時間,是依靠經驗和苦練得到的,但機器人在某些領域可以通過培訓在短時間就達到相應水平,甚至超越醫生現有水平。

以手術機器人為例,朱紅文表示,根據美國的統計,如果做膝關節脛骨置換,手術機器人比人精準了4倍,而髖關節手術則比人精準了3倍。

向準表示,人工智能還可用于遺傳病診斷、產前篩查與診斷、胚胎診斷、腫瘤診斷等,可以通過讓機器對以往信息進行深度學習,通過大數據分析,從而為輔助診斷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有待制定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規范

人工智能在醫療上的運用,需要大數據為前提,而如果沒有大數據支撐,那么進行疾病診斷、治療、健康管理,都是沒有目的和抓手的行為。

對此,向準指出,健康醫療數據的互通共享是急需突破的。目前,醫療機構內部之間、醫療機構和醫療機構之間的很多數據還未實現互聯互通,并且,醫療機構和衛生行政部門以及醫療機構與社會大眾之間數據也還未打通。當然,需要明確哪些是需要公開的,哪些是不能公開的,這些都還有賴于一些標準規范的出臺。

由于醫療數據涉及病人隱私、醫囑知識產權,以及醫院出于醫療數據安全的考慮等,一些醫院不愿將大數據進行共享。同時,由于共享機制和規范缺乏,許多醫院的臨床數據中心建立尚不完善。

價值醫療(中國)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梁嘉琳撰文時引用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2018年調查數據,表示仍有多達一半以上的三級醫院尚未開展大數據智能應用。

而實際上,早在2016年,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明確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共享開放。鼓勵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采集、存儲,加強應用支撐和運維技術保障,打通數據資源共享通道。

去年9月,國家衛健委公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安全和服務管理辦法(試行)》,提出國家在保障公民知情權、使用權和個人隱私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戰略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需要,加以規范管理和開發利用。

對于標準制定上,上述辦法指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鼓勵醫療衛生機構、科研教育單位、相關企業或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等參與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制定工作。

在需要加強大數據互聯互通的同時,向準還強調,應當警惕醫療機構成為網絡攻擊的重點,今年國內就有一些醫院被病毒攻擊,導致電腦系統癱瘓,影響了正常就醫秩序,涉及隱私相關的風險需要重視。

此外,向準還指出,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需要醫療復合型人才。還需重視醫療發展和社會倫理的問題,包括人的道德主體定位的風險、隱私保護、醫生主體地位面臨的風險,這都需要妥善解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