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第五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熱議開放與發展:全球化經歷挫折但有韌性 中國將發展高層次開放型經濟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0 10:18:50

劉世錦表示,全球化經歷了挫折,但一直前進,這是全球化的韌性,同時,WTO改革也勢在必行,世界大國可能最后走向自貿區零關稅,時間可能很長,但方向很難改變。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姚祥云    

Upload_1555694462453.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年來,全球化概念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全球化還是人類共同的未來嗎?我們應如何捍衛全球化進程?我們需要的是怎樣的全球化?各界期盼著這些問題的答案。

日前,由全球化智庫(CCG)、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CAFIEC)和聯合國駐華代表處(UN China)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北京中國大飯店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擴大開放,應對全球化新挑戰”為主題,旨在聚集政產學研各界精英論道全球化,為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角色與貢獻建言獻策,凝聚社會共識。

WTO需要進行改革

進入2019年,不少發達經濟體之間貿易摩擦進入升溫狀態。在這一關鍵時刻,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代表的多邊經貿體系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WTO改革的最新進展,商務部原部長、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CCG名譽主席陳德銘在論壇期間表示,全球化的進度越來越高,當前的停滯趨緩是對多邊規則的挑戰,背后是大國關系如何相處,WTO改革則關系到全球化的發展進程。

他還具體介紹道,在2018年的G20峰會上,WTO改革的困難就得以體現。各國對改革的去向、自身所得利益和想法很不一致。WTO的缺陷是很多規則要164個成員完全一致通過,而它的優點在于能夠制裁,且屬于永久的獨立性機構。然而,經過多年發展,國際政治、經濟、地緣發生變化,高科技發展,信息社會到來,WTO所追求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還遠未實現,確實很多規則需要修改。

今年日本G20會議會討論世貿組織如何改革的問題,但真正實現WTO改革還是要到WTO部長級會議上討論。這也說明全球治理規則的制定,特別是多邊規則討論非常難,短期內難以實現。

世界大國可能走向自貿區零關稅

貿易保護主義泛濫、以鄰為壑現象頻發......雖然,當前全球化正面臨不少挑戰,但在此次論壇上,不少嘉賓依然對全球化的趨勢感到樂觀。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CCG顧問劉世錦就指出,全球化經歷了挫折,但一直前進,這是全球化的韌性。從國際層面來看,各國有共同利益,擴大這一利益符合全球的根本利益,這是全球化的力量。同時,WTO改革也勢在必行,世界大國可能最后走向自貿區零關稅,時間可能很長,但方向很難改變。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CCG學術委員會專家薛瀾也指出,全球化4.0的重要特點是其多元化和復雜程度前所未有。新一輪全球化最核心的一點在于國家不再是全球化唯一的主體,尤其在全球治理體系建立過程中。現有全球治理體系是“機制復合體”,同一類國際事務處理有很多相關機制,是交叉甚至是矛盾的,包括國內和國際的機制,這對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重構提出新挑戰。

中國將積極推動新一輪的全球經濟開放

今年3月,全國兩會上通過的外商投資法,彰顯了我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在此次中國與全球化論壇上,與會嘉賓紛紛指出,未來中國的對外開放,不僅影響自身,也將影響世界。

CCG理事長、國務院參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就在發言中指出,全球化4.0已經到來,中國將繼續擴大開放,積極推動新一輪的全球經濟開放,為開放型的世界經濟提供重要動力。新一輪全球化需要凝聚更多共識,以擴大開放促進人才和教育的創新,以科技發展帶動全球化4.0的進步。

在全球化4.0時期,中國將為世界提供更多中國智慧,提出更多中國方案。隨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盛行,全球治理面臨新挑戰、新形勢。中國如何在未來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如何應對新一輪的全球化挑戰以及如何更好參與全球治理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是亟待思考的問題。

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參事、CCG顧問劉燕華也指出,中國只有開放才能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互補,才能和世界有共同的話語權,才能在全球的合作中實現共贏。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和更高層次國際化的創新合作一定會為中國、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做出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年來,全球化概念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全球化還是人類共同的未來嗎?我們應如何捍衛全球化進程?我們需要的是怎樣的全球化?各界期盼著這些問題的答案。 日前,由全球化智庫(CCG)、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CAFIEC)和聯合國駐華代表處(UNChina)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北京中國大飯店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擴大開放,應對全球化新挑戰”為主題,旨在聚集政產學研各界精英論道全球化,為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角色與貢獻建言獻策,凝聚社會共識。 WTO需要進行改革 進入2019年,不少發達經濟體之間貿易摩擦進入升溫狀態。在這一關鍵時刻,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代表的多邊經貿體系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WTO改革的最新進展,商務部原部長、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CCG名譽主席陳德銘在論壇期間表示,全球化的進度越來越高,當前的停滯趨緩是對多邊規則的挑戰,背后是大國關系如何相處,WTO改革則關系到全球化的發展進程。 他還具體介紹道,在2018年的G20峰會上,WTO改革的困難就得以體現。各國對改革的去向、自身所得利益和想法很不一致。WTO的缺陷是很多規則要164個成員完全一致通過,而它的優點在于能夠制裁,且屬于永久的獨立性機構。然而,經過多年發展,國際政治、經濟、地緣發生變化,高科技發展,信息社會到來,WTO所追求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還遠未實現,確實很多規則需要修改。 今年日本G20會議會討論世貿組織如何改革的問題,但真正實現WTO改革還是要到WTO部長級會議上討論。這也說明全球治理規則的制定,特別是多邊規則討論非常難,短期內難以實現。 世界大國可能走向自貿區零關稅 貿易保護主義泛濫、以鄰為壑現象頻發......雖然,當前全球化正面臨不少挑戰,但在此次論壇上,不少嘉賓依然對全球化的趨勢感到樂觀。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CCG顧問劉世錦就指出,全球化經歷了挫折,但一直前進,這是全球化的韌性。從國際層面來看,各國有共同利益,擴大這一利益符合全球的根本利益,這是全球化的力量。同時,WTO改革也勢在必行,世界大國可能最后走向自貿區零關稅,時間可能很長,但方向很難改變。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CCG學術委員會專家薛瀾也指出,全球化4.0的重要特點是其多元化和復雜程度前所未有。新一輪全球化最核心的一點在于國家不再是全球化唯一的主體,尤其在全球治理體系建立過程中。現有全球治理體系是“機制復合體”,同一類國際事務處理有很多相關機制,是交叉甚至是矛盾的,包括國內和國際的機制,這對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重構提出新挑戰。 中國將積極推動新一輪的全球經濟開放 今年3月,全國兩會上通過的外商投資法,彰顯了我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在此次中國與全球化論壇上,與會嘉賓紛紛指出,未來中國的對外開放,不僅影響自身,也將影響世界。 CCG理事長、國務院參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就在發言中指出,全球化4.0已經到來,中國將繼續擴大開放,積極推動新一輪的全球經濟開放,為開放型的世界經濟提供重要動力。新一輪全球化需要凝聚更多共識,以擴大開放促進人才和教育的創新,以科技發展帶動全球化4.0的進步。 在全球化4.0時期,中國將為世界提供更多中國智慧,提出更多中國方案。隨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盛行,全球治理面臨新挑戰、新形勢。中國如何在未來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如何應對新一輪的全球化挑戰以及如何更好參與全球治理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是亟待思考的問題。 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參事、CCG顧問劉燕華也指出,中國只有開放才能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互補,才能和世界有共同的話語權,才能在全球的合作中實現共贏。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和更高層次國際化的創新合作一定會為中國、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做出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全球化 中國 對外開放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