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30 23:47:39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示,自主品牌高端化并不是一個新話題。每家自主品牌車企一直都在致力于品牌的突破,只不過路徑不同。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陸佳麗 每經編輯 楊軍
每經記者 陸佳麗 每經編輯 楊軍
在本屆廣州車展上,長安汽車攜旗下首款大型SUV——長安CS95正式亮相。
作為長安汽車的旗艦車型,長安CS95的使命十分明確,在承擔起品牌向上重任的同時,向合資品牌發起沖擊。
這也是今年自主品牌的共同訴求與選擇。例如,在本屆廣州車展上,榮威i6首發亮相、長城汽車WEY品牌正式發布。
對此,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接受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采訪時表示,品牌高端化是自主品牌的必經之路。“自主品牌通過這些年的積淀,已到了向上突破的最好時機。無論采用哪種方法向上突破,其核心是一定要堅持下去。”
今年對于長安汽車來說,并不是一直都一帆風順。上半年,包括CS35、CS75以及逸動等多款明星產品其銷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對此,朱華榮表示,這與今年是長安汽車產品小年有重要關聯。“中國市場是一個‘無新品、不增長’的市場。”
隨著下半年回暖,今年前10個月,長安品牌乘用車銷量達到104.4萬輛,同比增長24.4%。朱華榮預計,今年長安品牌乘用車銷量將超越120萬輛。
自主品牌的高端化路徑
今年的廣州車展已然成為自主品牌展示品牌向上的聚集地。
朱華榮直言,自主品牌高端化并不是一個新話題。“每家自主品牌車企一直都在致力于品牌的突破,只不過路徑不同。”
NBD汽車了解到,目前,自主品牌發力高端的路徑主要有兩條。一是以長城和吉利為代表,發布了全新高端品牌;二是以長安、榮威以及廣汽傳祺為代表,在現有品牌下推出高端產品。
“這兩個思路,我認為沒有好壞的問題,全由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朱華榮表示,獨立打造一個全新品牌來走高端化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只不過更需要堅持,“因為這條路徑十分燒錢。”
“長安是上市公司,必須兼顧企業和股東的利益,既要堅持穩健的發展,還要給資本市場一個可預期的回報。因此,長安只能5億元、10億元地進行投資,而不能一下子投50億元來做一個高端品牌。”朱華榮進一步表示。
事實上,由于此前一些自主品牌在高端化道路上接連折戟,使得業內出現唱衰的聲音。
但朱榮華認為,沖擊高端是自主品牌必經之路。“事實上,自主品牌的能力水平和品牌積淀都已到一個良好的時期。此外,自主品牌正逐漸被消費者認可。”
“只不過,高端車的銷量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向上突破時,一個產品能夠保持3000~ 5000輛的月銷量,就已是一個非常良性的產銷輸出狀況。”朱華榮說。
自主品牌已形成競爭力
在今年車市整體大漲的背景下,自主品牌的成績尤為突出。
中汽協數據顯示,1~10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813.0萬輛,同比增長20.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6%,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
這不僅與自主品牌在SUV市場全線飄紅有極大關系,購置優惠政策也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對此,朱華榮認為,如果這一利好政策到期后取消,將會使明年車市增速回落至3%~5%,但自主品牌的增速并不會戛然而止。“自主品牌已形成競爭力,身體已很強壯,政策對它只是錦上添花,即使明年政策有改變,也不會對自主品牌的格局造成大的變化。”
朱華榮進一步表示,抓住SUV機遇本就表現出了自主品牌的巨大優勢,在對市場趨勢的把握上,自主品牌的反應與行動速度都快于合資品牌。
“不過,未來自主品牌還需進一步擴大規模,這可幫助自主品牌提升盈利性。”朱華榮表示,自主品牌有成本優勢是偽命題,自主品牌的成本優勢是犧牲盈利獲得的,只有不斷擴大規模,實現品牌與產品向上,才會有能力抵抗市場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