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27 22:32:03
河南房地產業內人士張紅超認為,去庫存要區別來看,不同城市、不同產品差別大。比如鄭州市,短期內商品住宅去庫存就是個偽命題,應該要補庫存,但是鄭州的商業地產庫存量大,消化不良,要努力去庫存。
每經編輯|王杰
每經記者 王杰
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房地產去庫存成為2016年五大主要任務之一。
10月26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出臺《河南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商品房去庫存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到2018年年底,省轄市市區商品住房庫存去化周期降到12個月以下,三分之二的縣級城市商品住房庫存去化周期降到18個月以下。
鼓勵農民進城
《方案》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打通商品住房與保障房通道,多渠道滿足公共租賃住房需求,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工作。2017—2018年各省轄市、縣(市)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率不得低于50%。庫存量大、去化周期長的省轄市、縣(市)推進棚戶區改造要以貨幣化安置方式為主。庫存去化周期18—30個月的省轄市、縣(市)貨幣化安置比例不得低于80%,庫存去化周期30個月以上的省轄市、縣(市)要全部實行貨幣化安置。鼓勵2016年棚戶區改造項目由實物安置向貨幣化安置轉變。
在擴大住房消費方面,《方案》采取鼓勵農民進城購房、擴大商品住房需求、發揮住房公積金作用等三種途徑去庫存。《方案》明確,商品住房庫存去化周期超過12個月的省轄市、縣(市),要結合本地實際出臺農民進城購房補貼政策,鼓勵建立農民進城購房貸款擔保機構,為進城購房農民提供融資便利和支持。
下一步,河南省還將研究出臺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的政策措施,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等納入住房公積金受益范圍,并將繳存住房公積金列入勞動合同約定事項。
早在2015年11月,河南省政府出臺《關于促進農民進城購房擴大住房消費的意見》,從降低購房成本、實施財政補貼、改善金融服務、發揮住房公積金作用等9個方面,鼓勵農民進城買房。
隨后,河南洛陽、駐馬店、濮陽、三門峽、濟源、南陽、許昌、開封等城市為鼓勵本地農民進城購買商品房,紛紛出臺各種財政補貼政策。河南省只有鄭州一個二線城市,其余都是三四線城市。而國內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庫存壓力較大。
需分城調控
以河南省唯一二線城市鄭州為例,據不完全統計,9月6日之前鄭州已在今年拍出過九宗高價地塊,恒大、萬科、雅居樂、榮盛、碧桂園等地產商均刷新過鄭州土地的單價紀錄。
樓市方面,在國家統計局發布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中,鄭州環比價格漲幅5.6%,居全國第一。
9月份,鄭州開始了新一輪房地產調控,以抑制“地王”為主的“鄭九條”出臺。增加供地的政策隨后跟進:今年年底前主城區將集中供應6000畝商品住宅用地,通過合理把握土地供應結構和布局,加快土地供應節奏,有效改善房地產供需關系。
十一期間,鄭州市決定重啟市區住房限購政策。在市內五區、航空港區、鄭東新區、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內,對以下兩種類型家庭,限制向其銷售18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①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②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
河南房地產業內人士張紅超認為,去庫存要區別來看,不同城市、不同產品差別大。比如鄭州市,短期內商品住宅去庫存就是個偽命題,應該要補庫存,但是鄭州的商業地產庫存量大,消化不良,要努力去庫存。
張紅超表示,鄭州以外的城市,應該說大多面臨去庫存壓力,不管是商品住宅,還是商業地產。總的來看,去庫存要因城施策,區別對待,該補庫存的,加快有效土地供應,緩解庫存不足壓力;庫存量大的城市,要壓減土地供應,采取綜合措施,比如降低稅費、發放購房補貼、降低落戶門檻等措施鼓勵大家買房。目前看,城市吸引力差別實際上在加大,政府想達到的有針對性的去庫存,能達成滿意效果難度不小。總之,全省去庫存尚未完成,仍需努力。
鄭州市場雖好,但一地難求。在去庫存政策利好下,房企是否該加碼三四線城市?
房地產評論人王毅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政策會對房企拿地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開發企業還是會根據自身戰略選擇城市進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