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人物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人物 > 正文

一生一念丨17年成就孫悟空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07 17:41:59

日前,六小齡童攜其首部自傳《行者》來成都舉行了簽售會,如今,他不再是個單純的演員,歲月的濃縮造就了他的七十二變,同時也賦予了他生命中的八十一難。

 每經編輯|杜蔚 劉水靜    

每經影視 杜蔚 劉水靜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當這首音樂響起的時候,是否點燃了你的童年記憶?讓你想起了幾年前、十幾年前,電視機前那個懵懵懂懂的你。

齊天大圣孫悟空有著72般變化,能夠騰云駕霧、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是我們兒時心目中的”超級英雄“,一句”俺老孫來也“貫穿了我們整個童年!是不可抹滅的印記,在時光荏苒中沉淀為我們心底的一份回憶、一份情懷。

據新華社統計,迄今為止1986年版《西游記》重播了3000多次,觀看人數超過60億,依然經久不衰,可謂是部”神劇“。六小齡童也因孫悟空一角,一舉成名!成為了永恒的經典,至今無人超越他所飾演的”齊天大圣“,但同時,這也是他藝生涯中的桎梏。

▲六小齡童(網絡圖)

日前,六小齡童攜其首部自傳《行者》來成都舉行了簽售會,如今,他不再是個單純的演員,歲月的濃縮造就了他的七十二變,同時也賦予了他生命中的八十一難。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采訪了六小齡童,聽聽作為表演藝術家的他如何看待《西游記》這部經典作品的改編?面對日益商業化的電影市場,他心目中的好電影又有何標準呢?

一生一念 

86版《西游記》成功的秘訣

鴨舌帽、黑色T恤外搭白色長衫,再配上一條鮮艷的紅色褲子,一身休閑搭配的六小齡童出現在了發布會現場。盡管已經57歲,但他依舊神采飛揚、身姿矯健,現場一番金箍棒表演,贏得滿堂喝彩!

談及六小齡童的經典作品《西游記》時,六小齡童坦誠地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

我們這部劇,絕對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尤其是在孫悟空飛起來的時候,鋼絲都被看出來了。(電視劇片段中)石頭一炸,看上去像是塑料的。

說著,六小齡童還比劃了兩下吊威亞的動作。但他認為這是可以被諒解的,“那個年代,我們已經用心了,努力了。”

今天我們回顧關于《西游記》的拍攝:可以說《西游記》的各個版本,海內外各個國家拍的、中國各個地區拍的,在技術上、美術上、攝影上、沒有一個不比86版《西游記》強,但是結果卻很清楚,沒有一部能夠超越86版《西游記》。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86版《西游記》劇照

六小齡童認為:“一定要以敬畏之心改編《西游記》,如果你抓住這個劇的魂,人物的精髓,你演得好,大家都會去看。如果全靠高科技,那肯定不行。技術是為內容服務的,不能喧賓奪主,而是要錦上添花。”

他還意猶未盡地補充道:“如果大家看過某部電影,大家說印象最深的是高科技,那基本上(這部電影)成功率不高,只是看看技術而已,而不會記住(電影中的)人。我自己喜歡《泰坦尼克號》這類電影。既有故事又有人物,高科技的融合非常有機,這才是真正走向國際的道路。”

大圣歸來

中美合拍《西游記》的“變”與“不變”

然而六小齡童老了,我們也長大了,不得不面對《西游記》以外的世界。

當談及中美合拍《西游記》的進展時,六小齡童表示,這或許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一個很重要的契機。“天上、地下、龍宮、人間,包括我們中國人的想象力。孫悟空、豬八戒等這些形象特殊的表演,都是國外沒有的。”

據悉,就在今年4月,六小齡童、馬德華、遲重瑞和劉大剛師徒四人重聚北京,與美國派拉蒙影業全球副董事長啟動中美合拍3D魔幻電影《敢問路在何方》。

那么項目啟動后,又遭遇了哪些困難呢?

六小齡童對此回應道:

比如說劇本,我們試過幾次,請中國的編劇去寫,寫出來基本上還是我們電視劇《西游記》的劇本。

但外國人的欣賞習慣卻很不一致,他們寫劇本的人會問,你們說師徒5個人為什么都是男的,能不能里頭有個女的?并且堅持沙和尚這個人物在小說里寫的不是很生動,文學形象不是很明確,問我能不能變成女性。

六小齡童笑著反問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你說可以嗎?”停頓了一會兒,他接著說,“外國人要求沙和尚是個女的,我說不可以。”

通過這件事,六小齡童認為這個時候還是需要用中國的故事。在精髓能不變,大框架、人物不能變的情況下,再用國際化的一些結構、方法進行構思,畢竟《西游記》這次改編是作為一部國際化的電影出現。

六小齡童堅持認為劇本是要需要溝通,需要打磨的。此外,他在談起美國編劇很難理解,“孫悟空是猴子,為什么它沒有爸爸媽媽?”一事時,感到有些無奈。

光是打磨劇本,就花費了近1年的時間。

每當六小齡童表示“進展略慢”的時候,美國編劇方就會告訴他們:“你們知道《泰坦尼克號》這樣經典的影片,拍了多少年么?”

9年,六小齡童說著比劃了一個“9”的手勢。他表示,“起步等于才簽了1年,所以一聽這話我也知道了,不能催。 一定盡最大的可能讓大家對這個影片有期待。”

一生悟空

好電影不一定有“大場面”,但要認真

在娛樂化的社會背景下,資本瘋狂逐利,不少投拍的國產影片大都講究“大制作”“豪華陣容”,但卻缺乏內容,上映后得不到觀眾的認可。

六小齡童曾說過,“現在我們看到一部影片賣了多少億,一年之后還有觀眾去看嗎?”那么,六小齡童心中“國產好電影”的標準是什么呢?

面對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的疑問,六小齡童輕撫了下額頭,沉聲說:

我開始以為,人與人之間應該是沒有代溝的,現在我覺得還是有。回去問問你們的父母,50多歲的人大部分都看過《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等這類老藝術家的影片。

這些戰爭片,沒有用過航拍、高科技,在場面上肯定不如現在的電影。但是,所有的演員都會用很長時間來提升自我。

頓了頓,六小齡童提高了嗓音說:

演軍人、演工人,都要花很長時間去提升(自我)。我舉個例子,《紅色娘子軍》里有個我的姐妹祝希娟老師,她不是一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女演員,但是很有特點。眉毛粗粗的、眼睛大大的、鼻子也大大的,當時她大概20歲左右。

第一次演《紅色娘子軍》就得了大眾電影的百花獎,那個時候的百花獎是一票一票選出來的。或許她后來又演了別的作品,但到現在為止,我對她印象最深的還是這部戲。而且一提到祝希娟,大家都知道就是《紅色娘子軍》。

反觀現在的電影市場,六小齡童遺憾地說:“很多電影,今天看完明天我就想不起(演員)名字了。”確實,誠如六小齡童所言,如果演員付出了心血,去細細打磨所演的角色,那么,觀眾肯定是能看到的。

談話期間,六小齡童還笑稱,“有人跟我說過,有些演孫悟空的演員,他們的目標就是超越六小齡童。”

對此,他自信地表示,“這部劇拍前后了17年,現在有演員敢出來拍著胸脯說‘我也拍17年’么?先不說別的,就說時間和精力,我們家族四代人在演繹這個故事,我第一部用了6年時間來演這個角色,這是那個時代造就的。”

同時,六小齡童提到了他的自傳《行者》中寫到的,“人的一生,如果只做好一件事就非常了不起了,但一定要用心的去做。”而現在這對很多人來說,卻是件很難的事。

六小齡童無奈道,“有些演員剛剛早上演了皇帝,下午又要去演乞丐。反正我是做不到,所以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做成做盡做好一件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六小齡童 行者 孫悟空 西游記 派拉蒙 敢問路在何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