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30 01:18:3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記者 萬敏
中國銀行首支不良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中譽2016年第一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于5月26日在銀行間市場成功薄記發行,發行規模3.01億元,5月27日信托正式成立。這是國內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重啟試點以來首單公司不良貸款資產支持證券。
據中國銀行公告,中譽一期優先檔發行金額2.35億元,占比78%,評級AAA,發行價格為3.42%,全場認購倍率3.07,邊際倍率2.5。同一天發行的招行“和萃一期”僅用了半天時間就全部發行完畢,其中優先檔1.88億元,占比81%,評級AAA,發行利率3.0%,獲2.28倍認購。
值得注意的是,兩只ABS的次級檔都獲得投資者追捧。中譽一期次級檔最終定價水平為101,實現溢價發行。和萃一期次級檔0.45億元,獲接近2倍認購。同時,在和萃一期次級檔投資者中,還出現了私募基金的身影。
產品風險可控
從發行結果來看,兩單不良ABS顯然獲得市場認可,“中譽一期”此前設定的利率區間在2.8%~4.8%,實際發行價格為3.42%。“和萃一期”設定的利率區間為2.7%~4.5%,實際發行價格為3%。與近期發行的幾只正常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利率大致相當,并未因為其入池資產為不良而產生大幅的風險溢價。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中行ABS的基礎資產雖貸款集中度較高,但基礎資產抵質押水平較充足,抵質押物的評估價值已完全能覆蓋優先級本金,目前已回收金額占到了優先級規模的64%。招行的基礎資產是信用卡債權,單筆回收風險較大,但債權筆數較多,資產包整體回收率仍將趨于穩定。記者獲悉,招行24個月累計回收率保持在40%以上,考慮到資產包11%的折扣率水平,優先級償付風險較小。
而據招行內部人士透露,截至5月22日,該入池資產包已經實際回收1.64億元,占到全部優先級證券發行金額的87%,回收表現良好,證券本息兌付具備較高的保障。
中債資信ABS團隊王夏妮對記者表示,中譽一期首次引入非發起機構的次級投資者提供證券優先檔的差額補足,和萃2006-1由貸款服務機構墊付資產池執行費用,有助于降低不良貸款資產證券化資產池回收波動風險,尤其是回收時間波動產生的優先檔證券流動性風險,有利于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健康、有序、安全的發展。
投資者結構豐富
此前,有業內人士認為,限于對不良資產的辨認和處理經驗,不良ABS的投資者或多為商業銀行和資管公司,不良資產的風險仍將困于銀行系統內部。
上述平安證券研報認為,由于考慮到不良資產證券產品本身的復雜性以及較高的風險,或使得除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資者望而卻步。同時,前期有限的試點銀行數量以及監管層出于風險控制考慮而作出的限制都將制約不良ABS的規模,預計年內500億元的試點規模將難以用足。
但中國銀行在發行結果公告后則表示,此次發行得到投資人的廣泛認可,參與機構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信社、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多家機構,投資者結構豐富,認購積極。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外,和萃一期的次級檔投資者中還有私募基金的身影。
“銀行、基金、券商、資管公司等投資者的進入,有助于擴大不良處置市場的資金來源,提高不良處置市場的消化和容納能力,降低及分散銀行業系統性風險。”中行方面稱。
據招行內部人士透露,招行“和萃”系列將涵蓋信用卡、小微等各類不良資產品種。目前多個項目正同步推進,年內將陸續投放市場,基于小微不良資產的“和萃二期”最快或于6月面市。
不過對于后續更大規模不良ABS的發行,市場人士認為仍存懸念,如次級債券的投資人問題。畢竟此次首批發行的兩單ABS,其基礎資產本身屬于比較優質的。在封包期間,和萃一期已實際回收1.64億元,中譽一期實際已回收約1.8億元,占發行總額比例已超60%。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3921億元,較上季末增1177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5%,較上季末上升0.07個百分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