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股民調侃炒股不如“炒蒜” 瘋狂漲價的蔬菜背后誰在導演?

中國證券報 2016-04-11 09:46:27

上一次大蒜(suan)價格高點(dian)為12.5元(yuan)/公斤,出現(xian)在2011年3月下旬,顯(xian)然,蒜(suan)價已經(jing)刷(shua)新了歷史高點(dian)。在零售(shou)市場,十(shi)四五元(yuan)一斤的蒜(suan)價已經(jing)見怪(guai)不怪(guai)。有(you)股民調侃稱(cheng),“現(xian)如今,炒股已經(jing)不如炒蒜(suan)了。”

張利靜

誰(shui)導演了“瘋狂的蔬菜”

這個春天,全國(guo)菜價組團上(shang)演“竄天猴(hou)”:“姜你(ni)軍”“蒜你(ni)狠”“向前蔥”……

誰也想不(bu)(bu)到,繼“二師兄”之后,再普通(tong)不(bu)(bu)過的(de)蔬菜(cai),最(zui)近淪為了“段(duan)子手”們發揮智慧的(de)新陣地:“下(xia)館子吃(chi)飯(fan),蔥(cong)蒜炒肉這樣的(de)菜(cai)已成豪華頂配”;“今年春天(tian)菜(cai)市場最(zui)熱(re)鬧的(de)話題是:囤蒜的(de)賺high了,種蘋果(guo)的(de)賠哭了”。

中國(guo)證券報記者根據(ju)可查數據(ju)統計近(jin)兩(liang)個多(duo)月菜(cai)價(jia)變動情況,發(fa)現不少蔬(shu)菜(cai)價(jia)格動輒翻倍、漲幅驚人。今年3月份,北京新發(fa)地市場蔬(shu)菜(cai)的加權平均(jun)價(jia)同(tong)比上漲46.61%

菜價發燒:從“論斤秤”到“按個買”

據說,現在大(da)媽大(da)爺(ye)們去超市(shi)買菜,已(yi)經不是(shi)論(lun)斤秤,而是(shi)開始論(lun)“個(ge)(ge)(ge)”買了:2個(ge)(ge)(ge)茄子,3個(ge)(ge)(ge)西紅柿,1個(ge)(ge)(ge)土豆……

商務部(bu)監(jian)測(ce)數據(ju)顯示,3月(yue)28日(ri)-4月(yue)3日(ri)的一周(zhou)內,全國36個大(da)中城(cheng)市(shi)中,30種蔬菜(cai)平均價格(ge)比(bi)前一周(zhou)上漲0.7%,其中冬瓜、菜(cai)花、白蘿卜價格(ge)分別上漲20.4%、13.6%和12.3%。

“現如今,炒股(gu)已經不如炒蒜了。”股(gu)民(min)王(wang)先生(sheng)調侃稱。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jun)價(jia)格(ge)變動情況》顯示,以白菜為(wei)代(dai)表的蔬菜價(jia)格(ge)今年(nian)漲勢明顯。有人分析指(zhi)出,2016年(nian)3月(yue)下旬,白菜價(jia)格(ge)每公斤(jin)為(wei)5.13元,較1月(yue)初上漲122%。而去(qu)年(nian)同期,白菜價(jia)格(ge)每公斤(jin)僅為(wei)3.13元。

而在這個“最貴蔬菜季”,大蒜(suan)的價格尤其出挑(tiao)。中國證券報(bao)記者近期走訪北京地(di)(di)區新發地(di)(di)市場,從報(bao)價數據(ju)來(lai)看,目前(qian)大蒜(suan)價格為每公(gong)斤(jin)14.4元(yuan),而去(qu)年(nian)同期為5.6元(yuan)-7元(yuan)/公(gong)斤(jin),前(qian)年(nian)則(ze)是4元(yuan)-5元(yuan)/公(gong)斤(jin)。

上一(yi)次(ci)大(da)蒜(suan)價(jia)格(ge)高點(dian)為12.5元(yuan)/公斤,出現(xian)在2011年3月下旬,顯然,蒜(suan)價(jia)已經刷新了(le)歷(li)史(shi)高點(dian)。在零售市場,十四五(wu)元(yuan)一(yi)斤的蒜(suan)價(jia)已經見怪(guai)不(bu)怪(guai)。

大(da)(da)宗商品(pin)資訊商——商通(tong)社研究(jiu)員望都(dou)告訴記(ji)者,大(da)(da)蒜(suan)的價(jia)格從去年11月(yue)份就開始(shi)上(shang)漲(zhang),短(duan)(duan)短(duan)(duan)4個(ge)月(yue)時間里,大(da)(da)蒜(suan)價(jia)格已(yi)(yi)經翻了一(yi)倍(bei)多。“去年7月(yue)份,新蒜(suan)剛開始(shi)收購時,價(jia)格為每(mei)斤兩(liang)塊三(san)左右,等(deng)到九(jiu)月(yue)中旬(xun),大(da)(da)蒜(suan)逐步出庫(ku)時,價(jia)格已(yi)(yi)經漲(zhang)至每(mei)斤兩(liang)塊八(ba)九(jiu),而進入11月(yue)份,在(zai)主產地經歷一(yi)場大(da)(da)雪后(hou),蒜(suan)價(jia)快(kuai)速(su)上(shang)漲(zhang),目前每(mei)斤收購價(jia)高達四(si)塊六毛(mao)錢左右,短(duan)(duan)短(duan)(duan)幾個(ge)月(yue)時間,大(da)(da)蒜(suan)價(jia)格已(yi)(yi)經翻倍(bei),隨后(hou)在(zai)今年上(shang)半(ban)年進一(yi)步走高。”他(ta)說。

望都(dou)透露稱,很多(duo)人認為大蒜(suan)產量的(de)下降(jiang)是造(zao)成近期蒜(suan)價(jia)(jia)上漲(zhang)的(de)主要原因。但實際(ji)上并非如此,今年大蒜(suan)價(jia)(jia)格的(de)漲(zhang)幅卻(que)遠遠高于產量的(de)降(jiang)幅,而且出口量和需求(qiu)量也沒有(you)明顯(xian)增加,并不(bu)足以(yi)推動今年蒜(suan)價(jia)(jia)漲(zhang)到現在這么高的(de)價(jia)(jia)位(wei)。“其中很可能有(you)人為炒(chao)作的(de)因素(su)。”

“向前蔥”則在(zai)更早時(shi)候已經(jing)啟動,并在(zai)去年完(wan)成了10倍的漲幅。

財經評論人士鄧(deng)(deng)元(yuan)杰(jie)在(zai)其(qi)微信“老鄧(deng)(deng)de財經茶館”中介(jie)紹,2015年(nian)初,我國(guo)大(da)蔥產地出(chu)現嚴(yan)重的滯銷現象,價格(ge)(ge)低至0.10元(yuan)/斤,農戶經濟損失嚴(yan)重,種植(zhi)積(ji)(ji)極性嚴(yan)重受(shou)挫,夏(xia)季、秋季大(da)蔥種植(zhi)面(mian)積(ji)(ji)大(da)幅縮減(jian)。所以(yi)在(zai)2015年(nian)6-7月份,山東產地大(da)蔥價格(ge)(ge)漲至1.25元(yuan)/斤,達到年(nian)內(nei)最(zui)高值,年(nian)內(nei)漲幅高達1150%。進入2016年(nian),大(da)蔥價格(ge)(ge)繼續(xu)上漲一倍以(yi)上,目前仍然處于(yu)高位(wei)。

“炒蒜人”卷土重來 不懼風險高價接貨

“郁(yu)(yu)金香泡沫”是世(shi)界投(tou)資(zi)史(shi)上最(zui)早的(de)投(tou)機(ji)狂熱。而小(xiao)蒜頭,似乎正是在中國大宗商品投(tou)資(zi)中盛放的(de)“郁(yu)(yu)金香”。

蒼(cang)山、杞縣、邳州(zhou)、金鄉,中(zhong)國(guo)四(si)大大蒜(suan)(suan)主產區,是全國(guo)大蒜(suan)(suan)的(de)集散中(zhong)心。每年(nian)7月份(fen),這些地區的(de)大蒜(suan)(suan)入庫,10月份(fen)開(kai)始出庫,一直持續到第二年(nian)5月份(fen)。每年(nian)的(de)大蒜(suan)(suan)購銷期,這里(li)便成為游資聚集的(de)“資金熱窩”。

小(xiao)蒜頭,已(yi)經成(cheng)了很多人的暴富(fu)“法門”。

上(shang)一次的“蒜你狠”風波(bo)發生(sheng)在(zai)2009年,被(bei)稱為“農民(min)投資家”的期貨“大鱷”傅(fu)海棠便是發家于此。

2008年(nian)金(jin)融危機來(lai)(lai)臨,大(da)蒜(suan)(suan)暴跌,生產(chan)成本(ben)1.2元/斤,儲存(cun)費0.15元/斤,但(dan)當時(shi)市場上(shang)最貴品種(zhong)的(de)(de)大(da)蒜(suan)(suan)也僅賣到0.17元/斤,蒜(suan)(suan)農和(he)貿易商虧(kui)損嚴重(zhong),大(da)蒜(suan)(suan)播種(zhong)面積減少(shao)。經(jing)過(guo)歷時(shi)半年(nian)多的(de)(de)調(diao)研(yan),傅(fu)海棠堅信大(da)蒜(suan)(suan)價(jia)格(ge)將在(zai)不久的(de)(de)將來(lai)(lai)一定暴漲。果不其然,2008年(nian)4萬億經(jing)濟刺激來(lai)(lai)臨,老(lao)蒜(suan)(suan)庫(ku)存(cun)被搶空,新蒜(suan)(suan)面臨減產(chan)危機,基本(ben)面大(da)逆轉,大(da)蒜(suan)(suan)價(jia)格(ge)從(cong)1毛漲到3塊多,翻了(le)30多倍。在(zai)不到3個月的(de)(de)時(shi)間理,傅(fu)海棠用30萬賺了(le)600萬。

在2009年(nian)(nian)這(zhe)一波“炒蒜(suan)(suan)潮”中(zhong),全國大蒜(suan)(suan)半(ban)年(nian)(nian)上(shang)漲40多倍,很多中(zhong)間(jian)商(shang)獲得巨額利潤。這(zhe)些抄蒜(suan)(suan)的投資(zi)者被稱為“炒蒜(suan)(suan)團”。

業內(nei)人(ren)士透露(lu),在這一次(ci)的大(da)蒜(suan)漲價風波中,“炒蒜(suan)人(ren)”卷(juan)土重來。

卓創資訊農產品分(fen)析師(shi)崔曉娜表示,“炒蒜(suan)人”一般是長(chang)期鉆營在大(da)蒜(suan)經銷鏈條上的“業(ye)內(nei)人”,他們從供應鏈角度(du)看到(dao)商機,通過囤貨、鼓動(dong)農民惜售(shou)等(deng)方(fang)式人為抬高蒜(suan)價,然后伺機拋(pao)售(shou),牟取利潤(run)。這其(qi)中(zhong)不乏資金抱團的現象。

商通社研究員望都告訴記者,儲存商提前囤積,之后相互倒手,最后吃蒜的人高價買。這一過程,和炒股有得一比:儲存商人提前囤積,相當于在一級市場提前收集籌碼,相互倒手那叫二級市場炒作,最后吃蒜的人套牢成了股東。“特別是在金鄉這個地方,炒作大蒜的風氣從來就沒有停歇過。一庫大蒜沒出庫就已經幾次易主的情況很常見,大家買了蒜并不急著銷往市場,而是存起來坐等價格上漲再出手。”

“在金(jin)(jin)鄉,這種交(jiao)易(yi)叫(jiao)作炒蒜(suan),有些人(ren)甚至(zhi)在蒜(suan)價(jia)已(yi)(yi)經漲到(dao)了每斤4.5元的(de)(de)時候還在入市(shi)存蒜(suan)。目前,金(jin)(jin)鄉及周邊地區(qu)的(de)(de)冷(leng)庫蒜(suan)已(yi)(yi)經銷售近2/3,還有大(da)(da)約50萬噸待售,就這樣在儲(chu)存商之間(jian)相(xiang)互倒(dao)手,同一(yi)批蒜(suan)出庫走向市(shi)場(chang)時,已(yi)(yi)經經過(guo)幾次加價(jia)。”望都(dou)說,發“大(da)(da)蒜(suan)財”的(de)(de)人(ren)每年都(dou)有一(yi)波(bo),但同時注意品(pin)種的(de)(de)劇烈波(bo)動(dong),也令人(ren)頭疼不已(yi)(yi):監管(guan)部(bu)門屢次關閉這些電(dian)(dian)子(zi)盤(pan)交(jiao)易(yi)市(shi)場(chang)就是要“殺(sha)一(yi)殺(sha)”投機資金(jin)(jin)的(de)(de)威風(feng)。如(ru)過(guo)去(qu)幾年中(zhong)被(bei)折腰的(de)(de)山東日照龍鼎(ding)電(dian)(dian)子(zi)盤(pan)、山東金(jin)(jin)鄉大(da)(da)蒜(suan)國(guo)際交(jiao)易(yi)所以及江蘇鹽城恒(heng)豐(feng)電(dian)(dian)子(zi)交(jiao)易(yi)盤(pan)等。

針對近(jin)年來(lai)果蔬產品價格的(de)上漲(zhang)趨勢,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李崇光撰文指出,貨幣供應量(liang)增發、城鄉人口結構變(bian)動引致的(de)需求變(bian)化(hua)及生產流通成本上漲(zhang)等(deng)因(yin)素扮(ban)演非常重要(yao)的(de)作用。

首(shou)先,貨幣(bi)供應(ying)量(liang)能解(jie)釋果(guo)蔬(shu)(shu)產(chan)(chan)品(pin)價格(ge)上(shang)漲(zhang)(zhang)的(de)30%—50%。研究表明,貨幣(bi)供應(ying)量(liang)對白菜、黃瓜、西紅柿、菜椒和四(si)季豆(dou)價格(ge)長期上(shang)漲(zhang)(zhang)趨勢的(de)貢獻(xian)分(fen)別為38%、42%、40%、40%和38%。其(qi)次,城(cheng)鄉人口結構變動(dong)及城(cheng)鄉人均果(guo)蔬(shu)(shu)產(chan)(chan)品(pin)消費(fei)的(de)差異推動(dong)了果(guo)蔬(shu)(shu)總需求的(de)上(shang)漲(zhang)(zhang),進而拉升(sheng)了果(guo)蔬(shu)(shu)產(chan)(chan)品(pin)的(de)市場價格(ge)。第(di)三(san),果(guo)蔬(shu)(shu)生(sheng)產(chan)(chan)成(cheng)本上(shang)升(sheng)推高價格(ge),具體而言,經居民消費(fei)價格(ge)指數調整(zheng)后,蔬(shu)(shu)菜畝均生(sheng)產(chan)(chan)成(cheng)本由(you)1998年(nian)的(de)1183.69元上(shang)漲(zhang)(zhang)至2011年(nian)的(de)2075.37元,上(shang)漲(zhang)(zhang)幅度達75%,其(qi)中人工(gong)成(cheng)本上(shang)漲(zhang)(zhang)幅度為135%,物資和服務費(fei)用上(shang)漲(zhang)(zhang)幅度為34%。第(di)四(si),季節性(xing)(xing)波(bo)動(dong)是(shi)蔬(shu)(shu)菜產(chan)(chan)品(pin)價格(ge)波(bo)動(dong)的(de)重要(yao)原因(yin)。第(di)五(wu),氣候災害頻發(fa)等突發(fa)性(xing)(xing)因(yin)素直(zhi)接導(dao)致果(guo)蔬(shu)(shu)產(chan)(chan)品(pin)價格(ge)的(de)異常波(bo)動(dong)。另外,他認為,政府不(bu)當干預(yu)措施(shi)也(ye)是(shi)加劇市場價格(ge)波(bo)動(dong)的(de)重要(yao)原因(yin)。

基于M2增(zeng)速(su)的補漲,被不少宏觀研究(jiu)人士認為是此(ci)輪菜價上(shang)漲的安(an)全邊際(ji)。

據鄧元(yuan)杰統計,M2的(de)絕對(dui)值近(jin)年(nian)來一直在(zai)增加,但相對(dui)增速穩定在(zai)13%左(zuo)右(you)。2015年(nian)的(de)M2已經(jing)是(shi)2000年(nian)的(de)10.34倍(bei)。進入2016年(nian),由于(yu)經(jing)濟形勢(shi)不好(hao),M2繼續保持高增長:1月(yue)同比(bi)增長14.0%,2月(yue)份同比(bi)增長13.3%。而同期,以北(bei)方人(ren)最常吃的(de)大白(bai)菜為例,2000年(nian)河北(bei)冬貯大白(bai)菜的(de)銷售價格是(shi)每斤0.10元(yuan)左(zuo)右(you),2014年(nian)上漲(zhang)到0.2~0.25元(yuan),14年(nian)時間的(de)漲(zhang)幅是(shi)100%~150%,遠遠跑(pao)輸(shu)M2。

“蔬菜(cai)價(jia)格最(zui)近兩年漲幅很(hen)大,短期(qi)跑贏M2,是對過去大幅跑輸(shu)M2的(de)補(bu)償。”他說。他認為,蔬菜(cai)基(ji)本面并不支持價(jia)格的(de)大漲特漲。

來(lai)自(zi)基(ji)本面的微觀因素也“巧合地”為這一波菜價上漲推波助(zhu)瀾。

崔曉娜表示,對(dui)于(yu)蔬(shu)(shu)菜類(lei)產品,價格(ge)(ge)上(shang)漲主(zhu)要(yao)是(shi)由于(yu)寒潮(chao)天氣(qi)疊加(jia)運(yun)輸(shu)不暢(chang)所(suo)導致。自(zi)一(yi)月中下旬強寒流侵襲之后,南方地(di)區(qu)蔬(shu)(shu)菜供(gong)給(gei)就(jiu)嚴重不足,而3月7日(ri)(ri)至13日(ri)(ri)當周,受強冷(leng)空氣(qi)影響(xiang),我國(guo)大范(fan)圍出現大風降溫和雨(yu)雪天氣(qi),對(dui)于(yu)本就(jiu)供(gong)給(gei)緊缺(que)的蔬(shu)(shu)菜類(lei)產品影響(xiang)嚴重,同(tong)時雨(yu)雪天氣(qi)也導致運(yun)輸(shu)受阻。從山東(dong)蔬(shu)(shu)菜批發價格(ge)(ge)指(zhi)數來看,3月價格(ge)(ge)上(shang)漲最快的蔬(shu)(shu)菜均是(shi)耐貯存品種(zhong),菜農等在(zai)通脹預(yu)期(qi)影響(xiang)下的囤貨(huo)行為(wei)可能(neng)也是(shi)推高價格(ge)(ge)的另一(yi)因素。

展望后市(shi)蒜價(jia)(jia)走勢,崔曉娜認為(wei),上(shang)(shang)(shang)周云南(nan)(nan)鮮蒜大量(liang)(liang)上(shang)(shang)(shang)市(shi),不僅(jin)北(bei)京(jing)、河南(nan)(nan)等(deng)一級(ji)批發市(shi)場供(gong)貨(huo)量(liang)(liang)大,就連北(bei)方的(de)鄉鎮小(xiao)市(shi)場也隨處可見。鮮蒜上(shang)(shang)(shang)市(shi)量(liang)(liang)大、價(jia)(jia)格也低(di),北(bei)京(jing)新發地(di)市(shi)場原皮(pi)鮮蒜3.5元(yuan)/斤(jin)左右(you),相比之下(xia)(xia)冷庫蒜高(gao)價(jia)(jia)難(nan)銷,金鄉紅皮(pi)大混級(ji)蒜6.7-6.8元(yuan)/斤(jin)。終端市(shi)場貨(huo)源(yuan)消耗量(liang)(liang)少,因此拖拽產地(di)冷庫蒜價(jia)(jia)格下(xia)(xia)跌(die),自3月中(zhong)旬以來,冷庫蒜價(jia)(jia)格已從最高(gao)的(de)6.8元(yuan)/斤(jin)跌(die)為(wei)5.5元(yuan)/斤(jin),跌(die)幅(fu)達(da)19.12%。距離北(bei)方早熟(shu)蒜上(shang)(shang)(shang)市(shi)僅(jin)有(you)一個多(duo)月的(de)時間(jian),當前冷庫蒜供(gong)應量(liang)(liang)充足,后市(shi)行情易(yi)跌(die)難(nan)漲。

山東(dong)省(sheng)壽光市(shi)是全國(guo)蔬菜(cai)交(jiao)易和物流中心,各地農產品(pin)在此按(an)需配成蔬菜(cai)“花車(che)”后運往全國(guo)。截至4月1日(ri)當(dang)周,山東(dong)壽光農產品(pin)物流園蔬菜(cai)價格(ge)定基指(zhi)數為219.14點(dian)(dian),較上周237.04點(dian)(dian)下(xia)跌17.9個百分點(dian)(dian),環(huan)比跌幅7.55%,同比漲(zhang)幅73%;蔬菜(cai)總體交(jiao)易量環(huan)比下(xia)降5%,同比下(xia)降29%。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前(qian)表示,近(jin)期(qi)蔬菜價(jia)格上(shang)漲主要是(shi)受天(tian)氣因素(su)影響(xiang),未來(lai)隨著氣溫回升(sheng)和蔬菜上(shang)市(shi)量增加,預計菜價(jia)總體(ti)將呈現回落態勢(shi)。

北京某市場統計(ji)師(shi)預計(ji),大(da)部分蔬菜(cai)(cai)的(de)價格(ge)在4月中旬前后都會出現(xian)程度不同的(de)回(hui)落。生長(chang)周(zhou)期(qi)比較長(chang)的(de)蔬菜(cai)(cai)如青(qing)皮(pi)冬瓜、新(xin)洋蔥、新(xin)土豆等價格(ge)回(hui)落的(de)步伐會比較緩(huan)慢。生長(chang)周(zhou)期(qi)較短的(de)蔬菜(cai)(cai)將加快(kuai)回(hui)落速度。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nin)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nin)的作(zuo)品。 

張利靜 誰導演了“瘋狂的蔬菜” 這個春天,全國菜價組團上演“竄天猴”:“姜你軍”“蒜你狠”“向前蔥”…… 誰也想不到,繼“二師兄”之后,再普通不過的蔬菜,最近淪為了“段子手”們發揮智慧的新陣地:“下館子吃飯,蔥蒜炒肉這樣的菜已成豪華頂配”;“今年春天菜市場最熱鬧的話題是:囤蒜的賺high了,種蘋果的賠哭了”。 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可查數據統計近兩個多月菜價變動情況,發現不少蔬菜價格動輒翻倍、漲幅驚人。今年3月份,北京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同比上漲46.61% 菜價發燒:從“論斤秤”到“按個買” 據說,現在大媽大爺們去超市買菜,已經不是論斤秤,而是開始論“個”買了:2個茄子,3個西紅柿,1個土豆…… 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3月28日-4月3日的一周內,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30種蔬菜平均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7%,其中冬瓜、菜花、白蘿卜價格分別上漲20.4%、13.6%和12.3%。 “現如今,炒股已經不如炒蒜了。”股民王先生調侃稱。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顯示,以白菜為代表的蔬菜價格今年漲勢明顯。有人分析指出,2016年3月下旬,白菜價格每公斤為5.13元,較1月初上漲122%。而去年同期,白菜價格每公斤僅為3.13元。 而在這個“最貴蔬菜季”,大蒜的價格尤其出挑。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地區新發地市場,從報價數據來看,目前大蒜價格為每公斤14.4元,而去年同期為5.6元-7元/公斤,前年則是4元-5元/公斤。 上一次大蒜價格高點為12.5元/公斤,出現在2011年3月下旬,顯然,蒜價已經刷新了歷史高點。在零售市場,十四五元一斤的蒜價已經見怪不怪。 大宗商品資訊商——商通社研究員望都告訴記者,大蒜的價格從去年11月份就開始上漲,短短4個月時間里,大蒜價格已經翻了一倍多。“去年7月份,新蒜剛開始收購時,價格為每斤兩塊三左右,等到九月中旬,大蒜逐步出庫時,價格已經漲至每斤兩塊八九,而進入11月份,在主產地經歷一場大雪后,蒜價快速上漲,目前每斤收購價高達四塊六毛錢左右,短短幾個月時間,大蒜價格已經翻倍,隨后在今年上半年進一步走高。”他說。 望都透露稱,很多人認為大蒜產量的下降是造成近期蒜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但實際上并非如此,今年大蒜價格的漲幅卻遠遠高于產量的降幅,而且出口量和需求量也沒有明顯增加,并不足以推動今年蒜價漲到現在這么高的價位。“其中很可能有人為炒作的因素。” “向前蔥”則在更早時候已經啟動,并在去年完成了10倍的漲幅。 財經評論人士鄧元杰在其微信“老鄧de財經茶館”中介紹,2015年初,我國大蔥產地出現嚴重的滯銷現象,價格低至0.10元/斤,農戶經濟損失嚴重,種植積極性嚴重受挫,夏季、秋季大蔥種植面積大幅縮減。所以在2015年6-7月份,山東產地大蔥價格漲至1.25元/斤,達到年內最高值,年內漲幅高達1150%。進入2016年,大蔥價格繼續上漲一倍以上,目前仍然處于高位。 “炒蒜人”卷土重來不懼風險高價接貨 “郁金香泡沫”是世界投資史上最早的投機狂熱。而小蒜頭,似乎正是在中國大宗商品投資中盛放的“郁金香”。 蒼山、杞縣、邳州、金鄉,中國四大大蒜主產區,是全國大蒜的集散中心。每年7月份,這些地區的大蒜入庫,10月份開始出庫,一直持續到第二年5月份。每年的大蒜購銷期,這里便成為游資聚集的“資金熱窩”。 小蒜頭,已經成了很多人的暴富“法門”。 上一次的“蒜你狠”風波發生在2009年,被稱為“農民投資家”的期貨“大鱷”傅海棠便是發家于此。 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大蒜暴跌,生產成本1.2元/斤,儲存費0.15元/斤,但當時市場上最貴品種的大蒜也僅賣到0.17元/斤,蒜農和貿易商虧損嚴重,大蒜播種面積減少。經過歷時半年多的調研,傅海棠堅信大蒜價格將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暴漲。果不其然,2008年4萬億經濟刺激來臨,老蒜庫存被搶空,新蒜面臨減產危機,基本面大逆轉,大蒜價格從1毛漲到3塊多,翻了30多倍。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理,傅海棠用30萬賺了600萬。 在2009年這一波“炒蒜潮”中,全國大蒜半年上漲40多倍,很多中間商獲得巨額利潤。這些抄蒜的投資者被稱為“炒蒜團”。 業內人士透露,在這一次的大蒜漲價風波中,“炒蒜人”卷土重來。 卓創資訊農產品分析師崔曉娜表示,“炒蒜人”一般是長期鉆營在大蒜經銷鏈條上的“業內人”,他們從供應鏈角度看到商機,通過囤貨、鼓動農民惜售等方式人為抬高蒜價,然后伺機拋售,牟取利潤。這其中不乏資金抱團的現象。 商通社研究員望都告訴記者,儲存商提前囤積,之后相互倒手,最后吃蒜的人高價買。這一過程,和炒股有得一比:儲存商人提前囤積,相當于在一級市場提前收集籌碼,相互倒手那叫二級市場炒作,最后吃蒜的人套牢成了股東。“特別是在金鄉這個地方,炒作大蒜的風氣從來就沒有停歇過。一庫大蒜沒出庫就已經幾次易主的情況很常見,大家買了蒜并不急著銷往市場,而是存起來坐等價格上漲再出手。” “在金鄉,這種交易叫作炒蒜,有些人甚至在蒜價已經漲到了每斤4.5元的時候還在入市存蒜。目前,金鄉及周邊地區的冷庫蒜已經銷售近2/3,還有大約50萬噸待售,就這樣在儲存商之間相互倒手,同一批蒜出庫走向市場時,已經經過幾次加價。”望都說,發“大蒜財”的人每年都有一波,但同時注意品種的劇烈波動,也令人頭疼不已:監管部門屢次關閉這些電子盤交易市場就是要“殺一殺”投機資金的威風。如過去幾年中被折腰的山東日照龍鼎電子盤、山東金鄉大蒜國際交易所以及江蘇鹽城恒豐電子交易盤等。 針對近年來果蔬產品價格的上漲趨勢,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李崇光撰文指出,貨幣供應量增發、城鄉人口結構變動引致的需求變化及生產流通成本上漲等因素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貨幣供應量能解釋果蔬產品價格上漲的30%—50%。研究表明,貨幣供應量對白菜、黃瓜、西紅柿、菜椒和四季豆價格長期上漲趨勢的貢獻分別為38%、42%、40%、40%和38%。其次,城鄉人口結構變動及城鄉人均果蔬產品消費的差異推動了果蔬總需求的上漲,進而拉升了果蔬產品的市場價格。第三,果蔬生產成本上升推高價格,具體而言,經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調整后,蔬菜畝均生產成本由1998年的1183.69元上漲至2011年的2075.37元,上漲幅度達75%,其中人工成本上漲幅度為135%,物資和服務費用上漲幅度為34%。第四,季節性波動是蔬菜產品價格波動的重要原因。第五,氣候災害頻發等突發性因素直接導致果蔬產品價格的異常波動。另外,他認為,政府不當干預措施也是加劇市場價格波動的重要原因。 基于M2增速的補漲,被不少宏觀研究人士認為是此輪菜價上漲的安全邊際。 據鄧元杰統計,M2的絕對值近年來一直在增加,但相對增速穩定在13%左右。2015年的M2已經是2000年的10.34倍。進入2016年,由于經濟形勢不好,M2繼續保持高增長:1月同比增長14.0%,2月份同比增長13.3%。而同期,以北方人最常吃的大白菜為例,2000年河北冬貯大白菜的銷售價格是每斤0.10元左右,2014年上漲到0.2~0.25元,14年時間的漲幅是100%~150%,遠遠跑輸M2。 “蔬菜價格最近兩年漲幅很大,短期跑贏M2,是對過去大幅跑輸M2的補償。”他說。他認為,蔬菜基本面并不支持價格的大漲特漲。 來自基本面的微觀因素也“巧合地”為這一波菜價上漲推波助瀾。 崔曉娜表示,對于蔬菜類產品,價格上漲主要是由于寒潮天氣疊加運輸不暢所導致。自一月中下旬強寒流侵襲之后,南方地區蔬菜供給就嚴重不足,而3月7日至13日當周,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國大范圍出現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對于本就供給緊缺的蔬菜類產品影響嚴重,同時雨雪天氣也導致運輸受阻。從山東蔬菜批發價格指數來看,3月價格上漲最快的蔬菜均是耐貯存品種,菜農等在通脹預期影響下的囤貨行為可能也是推高價格的另一因素。 展望后市蒜價走勢,崔曉娜認為,上周云南鮮蒜大量上市,不僅北京、河南等一級批發市場供貨量大,就連北方的鄉鎮小市場也隨處可見。鮮蒜上市量大、價格也低,北京新發地市場原皮鮮蒜3.5元/斤左右,相比之下冷庫蒜高價難銷,金鄉紅皮大混級蒜6.7-6.8元/斤。終端市場貨源消耗量少,因此拖拽產地冷庫蒜價格下跌,自3月中旬以來,冷庫蒜價格已從最高的6.8元/斤跌為5.5元/斤,跌幅達19.12%。距離北方早熟蒜上市僅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當前冷庫蒜供應量充足,后市行情易跌難漲。 山東省壽光市是全國蔬菜交易和物流中心,各地農產品在此按需配成蔬菜“花車”后運往全國。截至4月1日當周,山東壽光農產品物流園蔬菜價格定基指數為219.14點,較上周237.04點下跌17.9個百分點,環比跌幅7.55%,同比漲幅73%;蔬菜總體交易量環比下降5%,同比下降29%。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前表示,近期蔬菜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天氣因素影響,未來隨著氣溫回升和蔬菜上市量增加,預計菜價總體將呈現回落態勢。 北京某市場統計師預計,大部分蔬菜的價格在4月中旬前后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回落。生長周期比較長的蔬菜如青皮冬瓜、新洋蔥、新土豆等價格回落的步伐會比較緩慢。生長周期較短的蔬菜將加快回落速度。
炒股(gu)不如“炒蒜”

歡(huan)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ji)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