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bang)地產 2016-02-24 13:02:34
麥肯錫最新調查顯示,現在(zai)只(zhi)有16%的人會在(zai)實體(ti)店(dian)購物。但如果你覺得店(dian)鋪終將(jiang)死亡,就大錯(cuo)特錯(cuo)了(le)。
每經編輯|蔡(cai)雅蕓
(本(ben)文原(yuan)載于微信公(gong)眾號(hao)“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掐指一算,你(ni)有多久沒去實體店購物了?
根據麥肯錫最新發布(bu)的《2015年(nian)中(zhong)國數(shu)字消(xiao)費者調查報告》,現在(zai)只有16%的人會在(zai)實體店購物。
但如(ru)果你覺(jue)得(de)店(dian)鋪終(zhong)將死亡,我們(men)不再需要店(dian)鋪,就大錯特錯了(le)!
實體店已成“擺設”
在2015年(nian),中國人花在網購的(de)錢(qian)超過4萬億人民幣(bi),排名(ming)世(shi)界(jie)第(di)(di)一!更有商(shang)務部(bu)數(shu)據顯示,2015年(nian)全年(nian)社會(hui)消費(fei)品零售總額預計(ji)達到30萬億元,居(ju)世(shi)界(jie)第(di)(di)二,消費(fei)對(dui)經濟增(zeng)長的(de)貢獻(xian)接近60%。
如(ru)果(guo)有84%的購買(mai)力全都(dou)轉移到線上,那不是說實(shi)體店會徹(che)底滅亡了,而是意味著線下實(shi)體零售店已經向“展示廳(ting)”轉型。
如(ru)今(jin)的消費(fei)者一(yi)般(ban)都是在線下實體店進(jin)行比較,但最終選擇在線上購買。
邦爺最近了解到,我們(men)就連超(chao)(chao)市也不用親自(zi)去了。有一(yi)款同城APP,其(qi)上線的商品與大型超(chao)(chao)市同步,你只要(yao)在(zai)手(shou)機端下單就會有專(zhuan)門(men)的人幫你在(zai)超(chao)(chao)市購買并(bing)送貨上門(men)。
這與JD、一(yi)號店的區別(bie)在于他(ta)們(men)是(shi)(shi)以(yi)實(shi)體超(chao)市為平(ping)臺,售后也(ye)是(shi)(shi)依托于歐尚、麥(mai)德(de)龍這樣的大型(xing)超(chao)市,而這款同城APP更多(duo)是(shi)(shi)充當(dang)“買(mai)手(shou)”的角色(se)。

實體店仍有希望
目前的(de)(de)言論導向是,電子商務增長如(ru)(ru)何迅速、實(shi)體店如(ru)(ru)何被逼迫得節節敗退等等,但這卻忽略了一個事實(shi):網絡零(ling)售在整個零(ling)售格局中的(de)(de)占比(bi)依然很小,人們買東西的(de)(de)時候主要還是會去(qu)實(shi)體店。
研究機構表示,消費者喜歡去實(shi)體店購物(wu)的原因是,有實(shi)際(ji)消費體驗、退(tui)換貨方便、貨品(pin)真實(shi)摸得(de)著,同(tong)時也沒(mei)有個人信息被泄(xie)露的風險(xian)。
在線上線下商業都很發達的美國,網絡零(ling)(ling)售額(e)在總(zong)零(ling)(ling)售額(e)中的(de)占比就不到10%。來自美國(guo)人口普查局的(de)數(shu)據顯示,如果消費者有100元用于零(ling)(ling)售購物,那么(me)他們在實體店會花掉(diao)87元,網購花掉(diao)13元。

其實,雖然電子商務銷售(shou)的增(zeng)速是每年(nian)17%,實(shi)體店的增(zeng)速是3.5%,但(dan)細細剖析,電(dian)(dian)子(zi)商務(wu)的銷售(shou)額才380億美元,實(shi)體店才是真正的冰山,銷售(shou)總量是1440億美元,把電(dian)(dian)子(zi)商務(wu)甩出好幾條街。
數據也會告(gao)訴你(ni),線(xian)上購(gou)物(wu)的成(cheng)(cheng)交率很低,為5%。而實(shi)體店的成(cheng)(cheng)交率為20%,是線(xian)上購(gou)物(wu)的4倍。
所以,表面上看是電子商(shang)務(wu)全線加速導致實體(ti)店(dian)“倒閉潮(chao)”不斷,但(dan)懂得借勢的實體(ti)店(dian),把實體(ti)店(dian)和網購(gou)結合起(qi)來,也(ye)挖掘了更多銷售的渠道,提升(sheng)了競(jing)爭(zheng)力。
放在房地產領域,商鋪的建設也有了更多信心。
要(yao)知道,隨著(zhu)商(shang)業(ye)配套比例在項目開發總量中的不斷提高,商(shang)鋪(pu)早已不再是(shi)2000~3000平方米的“小項目”,但(dan)也不都(dou)是(shi)動(dong)輒50000平方米以(yi)上(shang)的購物中心,商(shang)業(ye)街、底商(shang)等中小型商(shang)業(ye)受到(dao)更多重視(shi)。它們不僅相對更能(neng)靈活操(cao)作(zuo),且貼近平常生活和消費人群(qun),商(shang)業(ye)街和底商(shang)業(ye)的銷(xiao)售業(ye)往往能(neng)夠提升開發商(shang)的總銷(xiao)售金(jin)額,單價利潤(run)也遠高于(yu)住(zhu)宅(zhai)產品的,若在前期通過優質(zhi)的大商(shang)戶(hu)引(yin)入或整體包裝(zhuang),也可以(yi)起(qi)到(dao)對住(zhu)宅(zhai)價值(zhi)的提升作(zuo)用。
當消費(fei)者把線(xian)(xian)上(shang)和線(xian)(xian)下購物的體驗結合(he)起來(lai),使得線(xian)(xian)上(shang)線(xian)(xian)下購物之間的界限(xian)日益模糊,這(zhe)可能也正是商鋪即將(jiang)迎來(lai)春天的信號。
編輯(ji):王婷(ting)婷(ting) 審核:楊(yang)羚強 終審:蔡戰波
? 對本文有(you)任何疑惑請關注邦地產,也可加(jia)入“邦地產粉絲群Ⅲ”與作(zuo)者交(jiao)流!

(加群有問(wen)題可留言(yan)哦(e))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jing)像(xiang),違(wei)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bu)希望作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mei)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