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23 00:56:4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鄧莉蘋(pin)
◎每經記者 鄧莉蘋
在P2P行業(ye)已有(you)超過(guo)4年(nian)工作經驗的小(xiao)張(化(hua)名)明顯(xian)感覺到(dao),P2P行業(ye)的薪酬(chou)有(you)所(suo)下(xia)滑。
實際上(shang),有(you)這種(zhong)感(gan)覺的(de)并不只是小張一(yi)(yi)人,另一(yi)(yi)位P2P行業人士(shi)也(ye)表示(shi),明顯感(gan)覺到同等(deng)職(zhi)位的(de)薪酬水(shui)平有(you)所下降。
而(er)深(shen)圳(zhen)地區一位P2P平臺負責(ze)人(ren)王明(化名)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起,其所(suo)在平臺都在降(jiang)薪,不只是新人(ren),一些(xie)老員工也(ye)在降(jiang)。
對此,有(you)業(ye)內(nei)人(ren)士認為(wei),“這其實(shi)是讓(rang)薪(xin)酬水平回到(dao)了合理區間,對行業(ye)來(lai)說是好(hao)事。而且(qie),對于(yu)一些比較高(gao)(gao)端優質(zhi)的(de)(de)人(ren)才,行業(ye)仍然是愿意出高(gao)(gao)薪(xin)來(lai)挖(wa)的(de)(de)。”
薪酬水平下滑
“原來(lai)P2P行業(ye)客服的薪(xin)資(zi)有點經驗的都要(yao)6000元以上,現在好像(xiang)普遍都是(shi)4000元左(zuo)右了(le)。”小張表示(shi),高層次優質(zhi)人才薪(xin)資(zi)沒怎(zen)么降,但要(yao)求也比以往高很多。
有(you)類似感覺的(de)(de)不只(zhi)小(xiao)張一(yi)位,深圳(zhen)地區一(yi)位P2P從業人員(yuan)趙月(化(hua)名)也表示,一(yi)個普通的(de)(de)部門總(zong)監,曾經有(you)平(ping)臺給出基(ji)本年薪達四(si)五十萬(wan)元(yuan),還(huan)不計算(suan)其(qi)他股權分紅(hong)獎勵等;現(xian)在大多數月薪都在2萬(wan)~3萬(wan)元(yuan)之間(jian),工作一(yi)段時間(jian)再慢(man)慢(man)漲上(shang)去。當然(ran),現(xian)在有(you)的(de)(de)單位或(huo)者成熟的(de)(de)企業也會有(you)這種水(shui)平(ping),但只(zhi)是少數。
據(ju)了解,過(guo)去兩年(nian),P2P行業發展迅猛,人(ren)才也(ye)非(fei)常(chang)稀缺(que),常(chang)常(chang)一(yi)個人(ren)動輒年(nian)薪幾十(shi)萬(wan)上(shang)百萬(wan),而這么高的人(ren)才成本也(ye)讓(rang)眾多的P2P平臺(tai)負責人(ren)高喊承受不起。一(yi)位P2P平臺(tai)負責人(ren)曾經抱怨,“你招一(yi)個人(ren),可能(neng)覺得最多給(gei)到1萬(wan)多,但(dan)行業里都要給(gei)到2萬(wan)多,沒辦法(fa),你也(ye)只能(neng)給(gei)了,要不然招不到人(ren)。”
“開出的工資(zi)可能會是(shi)傳統行業(ye)的幾倍(bei)。”王明(ming)表示,有時候(hou)一個(ge)小平臺的CEO,一上來年薪(xin)就要100多萬,比一個(ge)支行行長的收入還(huan)要高。前(qian)兩年的薪(xin)酬(chou)太(tai)高了,現在也在慢慢回歸(gui)理(li)性。
“2014年下(xia)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是行業(ye)薪資(zi)比較瘋(feng)狂的階段,行業(ye)處于快速膨脹(zhang)的發展期,人才和市場缺口巨大,大量(liang)不(bu)合規平臺涌現(xian),再加上平臺經營(ying)不(bu)夠成熟,使得行業(ye)人才成本翻倍式增(zeng)長(chang),因此也造就(jiu)了大量(liang)投機(ji)者出現(xian)。”趙月表示(shi)。
小(xiao)張認為,如今(jin)P2P平臺(tai)已過了前兩(liang)年(nian)的野蠻期。當時(shi),互(hu)聯網金融算(suan)是新興(xing)產業,人(ren)(ren)才很(hen)匱乏,稍(shao)微有點(dian)經驗的人(ren)(ren)都叫被搶,而且當時(shi)很(hen)多人(ren)(ren)對行(xing)業也不太了解。
開始理性回歸
趙月表示,事實上(shang),此前出(chu)現的(de)(de)問題讓(rang)外界對行(xing)(xing)業的(de)(de)公信力以及從業人員素質(zhi)水平(ping)產生(sheng)質(zhi)疑。也(ye)就是大家(jia)普遍的(de)(de)認為的(de)(de)“行(xing)(xing)業浮躁現象”,這(zhe)些(xie)認知也(ye)讓(rang)行(xing)(xing)業的(de)(de)整體(ti)營銷成(cheng)本快速提升,使業務合(he)規的(de)(de)平(ping)臺經營成(cheng)本水漲(zhang)船高。隨(sui)著監管的(de)(de)介入,行(xing)(xing)業整體(ti)上(shang)開始趨(qu)于理性和成(cheng)熟,這(zhe)對從業者的(de)(de)要求也(ye)發生(sheng)了變(bian)化。而這(zhe)也(ye)是外界對行(xing)(xing)業合(he)規化發展認知的(de)(de)分界線,行(xing)(xing)業薪資(zi)已(yi)開始趨(qu)于合(he)理化。
王明也表示(shi),其實,P2P行(xing)業(ye)整(zheng)個業(ye)務利潤就那么(me)多,如(ru)果工資成本過高,對企業(ye)發展的(de)影響會比較(jiao)大。
深圳(zhen)地區(qu)一位P2P負責人也表(biao)示,隨(sui)著行(xing)業(ye)發展進入理性,薪酬(chou)也有一定的合理回(hui)歸,這對行(xing)業(ye)的發展也是好事。
此前(qian),有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合(he)規將會(hui)是行業主旋(xuan)律。”很(hen)(hen)多前(qian)期快(kuai)速發(fa)展(zhan)但在(zai)合(he)規上做得不夠好的平臺,應該要立(li)即整改。而(er)在(zai)這種形(xing)式下,平臺會(hui)在(zai)合(he)規上面下很(hen)(hen)大的功(gong)夫。
“通(tong)過幾(ji)年的沉淀(dian),行業已形(xing)成雛形(xing),都(dou)是(shi)按照監(jian)管的標(biao)準走(zou)。”王明表示,所以并不是(shi)某一個人就可(ke)以對平臺(tai)有非常大的影(ying)響。
不過,對于(yu)薪酬(chou)水平的變(bian)化,行業(ye)的感(gan)知也各不相同(tong)。多位從業(ye)人(ren)員表示,并沒有(you)感(gan)覺(jue)到(dao)薪酬(chou)的變(bian)化。
一(yi)位(wei)第(di)三方P2P平臺負責人表示(shi),人才泡沫雖然釋放了(le)一(yi)點,但人才緊缺的(de)情況還是(shi)沒有得(de)到緩解,有些能力不達(da)標的(de)也不得(de)不拿來用。該平臺在招(zhao)人時,薪酬仍(reng)然沒有降,成(cheng)本壓力仍(reng)然很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jing)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yao)求(qiu)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ying)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