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17 14:14:57
2016年(nian)1月28日晚間,中國鋁業發布2015年(nian)業績(ji)預告稱(cheng),2015年(nian)度經營業績(ji)與上(shang)年(nian)同(tong)期相比(bi),將扭虧為盈,實現凈(jing)利(li)潤預計(ji)為2億元左右。
每經(jing)編輯|每經(jing)記(ji)者(zhe) 彭斐
每經記者 彭斐
實現(xian)“扭虧為(wei)盈(ying)”的任務后,從成都(dou)市市長(chang)轉(zhuan)型為(wei)中國最大鋁業公司董事長(chang)的葛紅(hong)林,在總公司與上市平臺的一把(ba)手位置上,決定不再(zai)“一肩挑”。
2月17日(ri),中(zhong)國(guo)鋁業(ye)股份有(you)限公司(si)(以下簡稱中(zhong)國(guo)鋁業(ye);601600,SH)發布公告顯示,中(zhong)鋁公司(si)董(dong)(dong)事長、黨組書(shu)記葛(ge)紅(hong)林因工作需(xu)要辭去(qu)中(zhong)國(guo)鋁業(ye)董(dong)(dong)事長、董(dong)(dong)事職務。
對(dui)此,《每日經濟新聞》記(ji)者與中(zhong)鋁(lv)(lv)公(gong)(gong)司方面取得聯系,中(zhong)鋁(lv)(lv)公(gong)(gong)司新聞發(fa)言人聶震表示(shi),葛紅(hong)林不再兼(jian)任中(zhong)國鋁(lv)(lv)業董(dong)事(shi)長是出于(yu)工作需要的(de)安排,“這既有利于(yu)其將更多(duo)精力(li)放(fang)在(zai)集(ji)團的(de)扭虧脫困、升級(ji)發(fa)展上,也有利于(yu)各個板塊業務的(de)做(zuo)(zuo)強(qiang)做(zuo)(zuo)實做(zuo)(zuo)大”。
辭任股份公司“掌門”
2014年(nian),中(zhong)國(guo)鋁(lv)業以162億元的(de)凈虧(kui)(kui)損額刷新A股上市(shi)公司(si)虧(kui)(kui)損紀(ji)錄,摘得當年(nian)“虧(kui)(kui)損王”的(de)頭銜。2014年(nian)10月,中(zhong)組(zu)部調派時任(ren)成都(dou)(dou)市(shi)委副書記(ji)、成都(dou)(dou)市(shi)長的(de)葛紅林出任(ren)中(zhong)鋁(lv)公司(si)董事長、黨組(zu)書記(ji)。
葛紅林甫(fu)一(yi)上(shang)任便(bian)提(ti)(ti)出“加減(jian)乘除”改(gai)革舉(ju)措,即做強(qiang)最精主業(ye),處置不(bu)良資產,把創新驅動(dong)作(zuo)為扭(niu)虧脫困的新引擎,提(ti)(ti)高勞動(dong)生產率和資本(ben)回(hui)報率。
一位(wei)中鋁人(ren)士告訴(su)《每日(ri)經(jing)濟新聞》記者,葛紅林在公司內部多次強調,對于那(nei)些“明顯扭虧無望”的企業(ye),要“堅決并加(jia)快減掉”,以止住“出血點”。
為此,中(zhong)(zhong)鋁方面大(da)施“減(jian)法”。在鋁價(jia)不斷探底的2015年四(si)季度,葛紅林治下的中(zhong)(zhong)國鋁業,對(dui)那些(xie)扭虧無望(wang)的資產決心(xin)淘汰放棄(qi)。
2015年10月10日開(kai)始,中(zhong)國鋁業撫順(shun)鋁業開(kai)始實施彈性生產,并于10月24日完成了對全部電解鋁產能的暫(zan)時關停(ting)。
進入2015年(nian)12月后(hou),中國鋁(lv)業(ye)多次發布股權轉(zhuan)讓進展公告(gao)。記者注意到(dao),除(chu)了(le)中鋁(lv)物流(liu)股權掛牌轉(zhuan)讓流(liu)拍(pai)外(wai),山西華興鋁(lv)業(ye)有限公司50%的股權、南(nan)海合金(jin)100%股權均找了(le)下家。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de)人(ren)士看來(lai),結合中國鋁業此前“賣子”扭虧的(de)經驗,2015年(nian)(nian)四季度密(mi)集處置股票(piao)、股權等運作方式,無疑已經加(jia)大了(le)中國鋁業2015年(nian)(nian)扭虧的(de)砝碼(ma)。
2016年(nian)1月28日(ri)晚(wan)間(jian),中國鋁業發(fa)布2015年(nian)業績(ji)預告稱(cheng),2015年(nian)度經(jing)營業績(ji)與上年(nian)同(tong)期相(xiang)比,將扭虧(kui)為(wei)盈,實現凈利潤預計為(wei)2億元(yuan)左(zuo)右(you)。
外界猜測,這也是葛紅林放心(xin)卸(xie)任中國鋁業(ye)(ye)董事長的重要(yao)前提。聶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既有利于其將更多精力放在集團(tuan)的扭虧脫(tuo)困(kun)、升級發展(zhan)上(shang),也有利于各個(ge)板塊業(ye)(ye)務的做強做實(shi)做大(da)”。
資(zi)料顯示,作為中國鋁業的母公(gong)司(si),成立于2001年的中鋁公(gong)司(si)以鋁起家,已經成為涵蓋鋁、銅、稀土等多(duo)個(ge)板塊的綜合(he)性國際化企(qi)業,資(zi)產(chan)總額超過5000億(yi)元,成員(yuan)企(qi)業達(da)到(dao)66家,旗(qi)下有5家控股子(zi)公(gong)司(si)實(shi)現了境內外上市。
上述中(zhong)(zhong)鋁(lv)人士告訴記者,隨著其(qi)他板(ban)塊和業務(wu)的(de)快速做大,中(zhong)(zhong)鋁(lv)公司曾經一鋁(lv)獨大的(de)局面正在被多(duo)元化發(fa)展所(suo)改變,中(zhong)(zhong)國鋁(lv)業在集(ji)團公司中(zhong)(zhong)所(suo)占(zhan)的(de)資(zi)產(chan)和營(ying)收權重(zhong)有所(suo)下降。
提出“兩升兩降”新目標
盡管(guan)去年(nian)(nian)鋁(lv)價跌跌不休,但葛紅(hong)林到任中鋁(lv)僅一(yi)年(nian)(nian)就(jiu)帶領中鋁(lv)實現了股份公司(si)扭(niu)虧(kui)、集團突(tu)圍兩大(da)目標(biao),多(duo)元化業務(wu)的盈利能力增強,曾經(jing)的一(yi)些虧(kui)損大(da)戶開始扭(niu)虧(kui)為(wei)盈。
中鋁(lv)公司2015年工作會上的消息顯示,全集團(tuan)自2008年以來首(shou)次(ci)完(wan)成了國資委(wei)的考核(he)指標,全年銷售收(shou)入突破2400億元,躍居國內冶(ye)金(jin)行業(ye)首(shou)位。
在(zai)上述中鋁人士看來,2015年整個集團的成績證實“加減乘除”策略發(fa)揮(hui)了(le)明顯的作用,中鋁正(zheng)在(zai)逐(zhu)漸擺脫(tuo)困局(ju)、恢(hui)復活(huo)力。
對于中鋁公司(si)(si)2016年的主要策(ce)略,聶震對《每日經濟新(xin)聞(wen)》記者表示(shi),公司(si)(si)仍然會(hui)堅持“加減(jian)乘(cheng)除”這條主線不放松。
葛(ge)紅林(lin)對自己(ji)提出的這一(yi)系(xi)列(lie)舉(ju)措進行了更加具體(ti)的闡釋:樹(shu)立“干(gan)一(yi)件成(cheng)一(yi)件”的理念(nian)(nian),確保(bao)做(zuo)(zuo)(zuo)好(hao)加法;樹(shu)立“用小震(zhen)化大(da)震(zhen)”的理念(nian)(nian),敢于做(zuo)(zuo)(zuo)好(hao)減法;樹(shu)立“創(chuang)新(xin)驅動引領發展”的理念(nian)(nian),積(ji)極做(zuo)(zuo)(zuo)好(hao)乘法;樹(shu)立“資源有限創(chuang)意無(wu)限”的理念(nian)(nian),善于做(zuo)(zuo)(zuo)好(hao)除法。
對(dui)2016年中鋁公司的目標,葛紅林提到了“兩升兩降”,即實現營業(ye)收入(ru)、利潤總額同比正增長,資產負債(zhai)率、重(zhong)大及以上安全(quan)生(sheng)產事故(gu)率同比負增長。
值得注意(yi)的是(shi),中國(guo)鋁業(ye)同時發(fa)布公(gong)告(gao)披露,董(dong)事會同意(yi)提(ti)名余德輝為中國(guo)鋁業(ye)非執行董(dong)事候選人。
此前的1月(yue)14日,國電(dian)投原(yuan)副(fu)總經理(li)、黨(dang)組(zu)成員余德輝出任(ren)中鋁公司總經理(li)、黨(dang)組(zu)副(fu)書記。至此,中鋁公司包含董事長、總經理(li)在內的領導班子終于配齊(qi)。
如今,有色金屬(shu)板塊依然(ran)低(di)迷(mi),葛(ge)紅林和余德輝這對搭檔(dang),能否率領(ling)中鋁再(zai)次逆襲,仍需市場和時間的檢驗(ya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xin)聞(wen)》報(bao)社授權(quan),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bi)究(jiu)。
讀(du)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chou)。如(ru)您(nin)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wo)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