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 2016-02-14 20:47:16
記者2月14日從成(cheng)(cheng)都(dou)市委外宣辦獲悉,為順應(ying)發展大(da)勢,成(cheng)(cheng)都(dou)近日出(chu)臺了(le)《關于深入實施“創(chuang)業(ye)天(tian)府”行動計劃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ji)區的若干(gan)政策(ce)》(成(cheng)(cheng)委發〔2016〕1號)(以下簡稱“成(cheng)(cheng)都(dou)人才新(xin)政十條”),就(jiu)引進、培(pei)育、扶持、服務人才等四大(da)關鍵環節,提出(chu)了(le)十條重(zhong)大(da)舉措。
每經(jing)編輯|江(jiang)然
每經記者 江然
年后開工第一天,進入雙創2.0時代的成都就派出“大紅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月14日從成都市委外宣辦獲悉,為順應發展大勢,成都近日出臺了《關于深入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區的若干政策》(成委發〔2016〕1號)(以下簡(jian)稱“成(cheng)都人才(cai)新政十條”),就引進、培(pei)育、扶(fu)持、服務人才(cai)等四大(da)關(guan)鍵環節,提出了十條重大(da)舉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人才新政的含“金”量有史以來最高、分量最重——重大戰略項目綜合資助最高達1億元。
在成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才辦主任敬斌看來,此次人才新政還具有針對性強、改革力度大等特點,將有力助推成都深入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ji)劃,努力把成(cheng)都打造(zao)成(cheng)為海內外高(gao)層次(ci)人(ren)(ren)才聚(ju)(ju)集的(de)西部人(ren)(ren)才核心聚(ju)(ju)集區(qu)和具有國(guo)際(ji)影(ying)響(xiang)力的(de)區(qu)域創(chuang)新(xin)創(chuang)業中心,為實施“改革創(chuang)新(xin)、轉型升(sheng)級(ji)”總體(ti)戰略提供堅實的(de)人(ren)(ren)才支撐。
含“金”量史上最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都人才新政十條”是成都現行人才政策的升級版,其中大幅提高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和人才資助標準,引導全市設立總額不少于20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并將引進人才分為國際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和地方高級人才,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和120萬元的資金資助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成都人才新政十條”重點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在人才引進上如何有效地去“行政化”,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引才。據了解,本次人才新政專設了“伯樂獎”,全面激活企事業單位、人才中介組織等各類市場主體多渠道引才,給予最高20萬元的獎勵資金。
與引進海外人才并重的,是堅持自主培養本土人才。本次人才新政也在“培育”方面著墨頗多——實施本土人才培養計劃,破解“招來女婿氣走兒”的藩籬。為此,成都將實施“成都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青年(大學生)“創業新星”計劃、實施“產業實用人才開(kai)發五(wu)年行動計劃”。
支持人(ren)才創新(xin)創業,除(chu)了將人(ren)才“引進門”,還要“扶(fu)上馬(ma)、送(song)一(yi)程”。
如何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優勢資源,促進科研成果更好就地轉化,搶占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做出了明確回答:充分整合經信、科技、人社、金融等與創新創業相關部門的政策資源,每年遴選5個左右重點人才(團隊)項目進行綜合資助。
對國際頂尖人才中獲諾貝爾獎等世界知名獎項來蓉創新創業的,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綜合資助;對頂尖團隊中屬于國家(國際)重大戰略項目的,給予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zi)助。資(zi)助金額之高(gao),力(li)度之大(da),在(zai)全國同類城(cheng)市中(zhong)居(ju)于領(ling)先水平。
建立“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創業過程中,“融資難”是當前人才創業普遍存在的“攔路虎”。據介紹,“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將進一步強化創新創業金融扶持,擴大基金規模,市縣兩級構建規模不少于100億元的各類金融扶持基金,整合債權融資、上市融資等扶持政策,形成完善的“創業投資+債權融資+上市融資”的金融扶持體系,對實現債權融資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融資補助,對完成上市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
同時(shi),為(wei)有(you)效解決引(yin)進海(hai)外(wai)(wai)(wai)(wai)人(ren)才(cai)(cai)須“硬著陸”的(de)問(wen)題,突破海(hai)外(wai)(wai)(wai)(wai)人(ren)才(cai)(cai)引(yin)進在空間(jian)和時(shi)間(jian)方面的(de)限(xian)制,本次人(ren)才(cai)(cai)新(xin)政還提出,建立中國(guo)(成(cheng)(cheng)都)海(hai)外(wai)(wai)(wai)(wai)人(ren)才(cai)(cai)離岸(an)創新(xin)創業(ye)(ye)基地:運用靈活的(de)市場手段,為(wei)海(hai)外(wai)(wai)(wai)(wai)人(ren)才(cai)(cai)構建低成(cheng)(cheng)本、便利化、全(quan)要素、開放(fang)式(shi)、配套成(cheng)(cheng)熟完善的(de)“離岸(an)”創業(ye)(ye)空間(jian)載(zai)體,為(wei)海(hai)外(wai)(wai)(wai)(wai)人(ren)才(cai)(cai)來蓉創新(xin)創業(ye)(ye)提供國(guo)際化綜合性平臺,推動海(hai)外(wai)(wai)(wai)(wai)人(ren)才(cai)(cai)智力成(cheng)(cheng)果在蓉實現產業(ye)(ye)化、市場化。
目前,海外人才作為創新創業中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和高端的智力資源,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近年來,中國科協在實施“海外智力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的基礎上,積極打造升級版的引才引智平臺——“海外人才(cai)離岸(an)創(chuang)新(xin)創(chuang)業基地”,對(dui)(dui)于利用科(ke)協對(dui)(dui)外民(min)間科(ke)技交(jiao)流主渠道,拓展民(min)間對(dui)(dui)外交(jiao)流領域(yu),創(chuang)新(xin)民(min)間對(dui)(dui)外科(ke)技交(jiao)流的(de)內容和形式,助力創(chuang)新(xin)創(chuang)業,將起到(dao)十分重(zhong)要的(de)作用。
自2015年以來,中國科協“海外人才離岸基地”試點工作相繼在深圳、上海、湖北等三省市展開,并于2015年5月、8月、11月先后授牌建立了中國科協(深圳)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上海自貿區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中國(武漢)海外(wai)科技(ji)(ji)人才離岸創新創業中心(xin),開(kai)展了(le)海外(wai)“柔性”引才引智工作,有效(xiao)地推動(dong)了(le)海外(wai)科技(ji)(ji)人才來(lai)華回國(guo)創新創業。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成都自2015年(nian)上(shang)半年(nian)啟動創(chuang)建(jian)“海(hai)外(wai)(wai)人才離岸(an)基(ji)地”,已多次到深圳(zhen)、上(shang)海(hai)、武漢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并在借鑒國內外(wai)(wai)先(xian)行先(xian)試做法的基(ji)礎上(shang),結合我(wo)市實際情(qing)況,初步制定了(le)“海(hai)外(wai)(wai)人才離岸(an)基(ji)地”方(fang)案(an)(an)(草案(an)(a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zhe)必(bi)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出現在(zai)本站(zhan),可聯系(xi)我們(men)要求撤(che)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