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聞 2016-01-21 00:39:24
對于(yu)“第四次工(gong)業革命”究竟(jing)是(shi)什么樣子?施瓦(wa)布說,我們還不知(zhi)道(dao),但是(shi)這次發生在信息化革命基礎(chu)上的工(gong)業革命,數十億(yi)人口(kou)被(bei)移動(dong)設備(bei)連接,人工(gong)智能、自動(dong)駕駛汽(qi)車、3D打印機、生物科(ke)技等將可能性無限放大。
每(mei)經編輯(ji)|每(mei)經記者 王辛夷
◎每經記者 王辛夷
1月20日,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冬季達沃斯)在瑞(rui)士小(xiao)鎮(zhen)達沃斯開幕,今年的主題叫做“第四次工業革(ge)命”。
會(hui)(hui)議開始前,大會(hui)(hui)主席施瓦布發表了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意味著什么(me),該怎樣回應(ying)》一文(wen)。
對于“第四(si)次工(gong)業革(ge)命”究竟是(shi)什(shen)么(me)樣子?施瓦布說,我們還不知(zhi)道,但是(shi)這次發生在信息化革(ge)命基礎上的工(gong)業革(ge)命,數十億(yi)人(ren)口(kou)被移(yi)動設備連(lian)接,人(ren)工(gong)智能(neng)、自(zi)動駕駛汽車、3D打(da)印機(ji)、生物科(ke)技等將(jiang)可能(neng)性無限放大。
商(shang)務(wu)部研究(jiu)(jiu)院(yuan)國際市場研究(jiu)(jiu)部副主任白(bai)明對《每日經(jing)濟(ji)新聞》記(ji)者(zhe)表示,我們現在所經(jing)歷的變革,與(yu)之前的工業(ye)革命(ming)都(dou)不一樣。它發生(sheng)在幾乎所有(you)行(xing)業(ye),沒(mei)有(you)哪個行(xing)業(ye)會被落(luo)下。
極度自動化和連通性
兩百(bai)多年前,蒸汽機將(jiang)人類拉出了農業(ye)社會;一(yi)百(bai)多年前,電讓地球進入(ru)了光明時代;半(ban)個(ge)世(shi)紀前,信息化(hua)革命將(jiang)更多人從流水線上解放出來,進入(ru)服務產(chan)業(ye)。
今天,我(wo)們是(shi)否在經歷人類歷史上第(di)四次工業革命(ming)?施瓦(wa)布(bu)對此深信不疑。他(ta)認為,正(zheng)在發(fa)生(sheng)的革命(ming)以科(ke)技(ji)的融合為標志,模糊(hu)了物理、數字和(he)生(sheng)物的界(jie)限(xian)。
在施瓦布看來,第四次(ci)工(gong)(gong)業革(ge)命正“如海嘯般撲面而(er)來”,不(bu)同于以往歷次(ci)工(gong)(gong)業革(ge)命的線性速(su)度,這一次(ci)革(ge)命的速(su)度會(hui)是指數(shu)級的。
白明也認為,和之前的工業革(ge)命(ming)通(tong)常在某幾個領域(yu)不同,我們(men)現(xian)在經(jing)歷的變革(ge)是全面的,涉(she)及到幾乎所有行業,不會有哪個行業被落下(xia)。
在正在進行的達沃斯(si)論壇(tan)上,瑞銀(yin)發布了名為《極度自動化(hua)和(he)連(lian)通性(xing):第四次工業革命對全(quan)球(qiu)、地區和(he)投資(zi)領(ling)域的影響》的白皮(pi)書(shu)。
白皮書認為,極度(du)自動化和連(lian)通性是(shi)第(di)四次(ci)工業革命的(de)標志,第(di)四次(ci)工業革命一個(ge)獨一無二的(de)特征(zheng)將是(shi)人工智能的(de)實施(shi)。
“如果我們現在(zai)的科(ke)技(ji)價值十億美元(yuan),那未(wei)來(lai)的科(ke)技(ji)可能將(jiang)值一百(bai)億美元(yuan)。”在(zai)達沃斯論(lun)壇的一場關于人工智能的分論(lun)壇上,來(lai)自加(jia)州(zhou)伯克利大(da)學計算(suan)機科(ke)學系(xi)的Stuart Russell說。
低技能員工需求下降
雖然施(shi)瓦布一(yi)(yi)直在強調(diao)第四次工業革(ge)命的不(bu)同,但無法擺脫(tuo)的是,這一(yi)(yi)次工業革(ge)命將和之前的每一(yi)(yi)次一(yi)(yi)樣,在推動人(ren)類進步的同時,帶來負面影(ying)響(xiang)。
瑞銀(yin)董事(shi)會主席魏柏昂(ang)(Axel Weber)表示,自動化和(he)連通(tong)性這兩股力量對國家、企業和(he)個人(ren)的(de)影(ying)響將迥(jiong)然不(bu)同。那(nei)些已(yi)經(jing)準備好在經(jing)濟上采取靈(ling)活做(zuo)法的(de)國家、企業和(he)個人(ren),將能更好地應對這一(yi)不(bu)斷變(bian)化的(de)未來。
那(nei)么(me)對于(yu)沒有做好準備的(de)(de)人呢(ni)?瑞銀(yin)發布(bu)的(de)(de)白皮書認為,在第(di)四次(ci)工業革命中,發展中經濟體將面臨更大的(de)(de)挑戰,因為這些經濟體充足的(de)(de)低(di)技能勞動力將不(bu)再(zai)是優勢。
相反(fan),發(fa)達國家由于擁有最靈活的勞動力市(shi)場、教育(yu)體系、基(ji)礎(chu)設(she)施和(he)法律制度(du),能夠很(hen)好地調整勞動力資(zi)源(yuan)和(he)商業模式(shi)來順應這一高度(du)自(zi)動化和(he)連通性的全球形(xing)勢。
施瓦布(bu)也指出(chu),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de)(de)最大(da)隱(yin)患(huan),就是不平(ping)等的(de)(de)加劇。他在(zai)文(wen)中提及:“世界對于低(di)技能(neng)員工的(de)(de)需求將會下降(jiang),而(er)中間部(bu)分也會被挖空。這就解釋了為什么(me)越來越多的(de)(de)中產階級(ji)開始(shi)擔心,他們以及自己下一(yi)代的(de)(de)實(shi)際收入(ru)將會陷入(ru)停滯。”
世界(jie)經濟論壇(tan)此前公布(bu)的報告顯示,到2020年(nian),預(yu)計將有約710萬人失業(ye),200萬個(ge)新的工作崗位被創造(zao)出(chu)來,未來五年(nian)受到影響的人數達500萬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jing)《每(mei)日經(jing)(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zai)或鏡像,違者(zhe)必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bu)希望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yao)求撤下您(nin)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