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wen)

跟歐盟卯了8年,他們只為給中國企業“討個說法”

每日(ri)經濟(ji)新聞(wen) 2016-01-19 22:41:24

“在貿易(yi)訴訟中獲得如此大的全勝,我國(guo)還(huan)是第一次(ci)。”全程參(can)與訴訟的律師說。

每經(jing)編輯|每經(jing)記者(zhe) 馮(feng)彪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2010年1月18日,上(shang)海,碳鋼(gang)緊固(gu)件。東方(fang)IC

每經記者 馮彪

中國緊固件遭(zao)遇歐盟(meng)不公正待遇近十年。在(zai)長達(da)八年的跨國官司后(hou),我國終于為“小(xiao)螺絲們”“討(tao)回個說法”。

日內(nei)瓦時間2016年1月18日下午,世貿組(zu)織(zhi)緊固(gu)件反傾銷措施爭端(duan)案執(zhi)行之訴上訴機構(gou)再次裁定(ding),歐方(fang)對(dui)中國產(chan)品維(wei)持至今的反傾銷措施違(wei)反世貿規則。

全程(cheng)參與訴(su)(su)(su)訟的錦天城律師(shi)事務(wu)所律師(shi)傅東輝對《每(mei)日經濟新聞》記者說(shuo):“訴(su)(su)(su)訟包含6條事項,其(qi)中共25個小(xiao)項,除兩個小(xiao)項未(wei)裁決(jue)外,其(qi)余事項我們全部獲(huo)勝(sheng)。在貿易訴(su)(su)(su)訟中獲(huo)得如(ru)此大的全勝(sheng),我國還是(shi)第一(yi)次(ci)。這(zhe)也(ye)是(shi)我國首次(ci)發起(qi)執(zhi)行之訴(su)(su)(su),也(ye)是(shi)我國首次(ci)作為原告走完WTO爭端案(an)件的完整訴(su)(su)(su)訟和(he)執(zhi)行程(cheng)序。”

八年上訴路:“我們就是要討個說法”

緊固件(jian),是將兩個(ge)或(huo)兩個(ge)以上的構(gou)件(jian)緊固連接(jie)成(cheng)為(wei)一個(ge)整體時所采用的一類(lei)機械零件(jian),如(ru)螺(luo)栓、螺(luo)柱等,有“工業之(zhi)米”之(zhi)稱。

自(zi)2007年起(qi),歐(ou)(ou)盟對中國(guo)輸歐(ou)(ou)緊固件(jian)采取反傾銷措施,并且否(fou)定(ding)了所有中國(guo)緊固件(jian)企業的(de)市場經濟地位(wei)。自(zi)2009年1月30日起(qi),歐(ou)(ou)盟對自(zi)中國(guo)進口的(de)鋼鐵(tie)緊固件(jian)產(chan)品征(zheng)收高(gao)達85%的(de)反傾銷稅(shui),平均反傾銷稅(shui)率(lv)達到77.5%。

“我(wo)們(men)公司是(shi)純粹的(de)民營(ying)企(qi)業(ye)(ye),我(wo)國緊(jin)固(gu)件(jian)行業(ye)(ye)也(ye)是(shi)完全競(jing)爭行業(ye)(ye)。歐(ou)盟對我(wo)們(men)征收(shou)反傾銷稅,從2009年(nian)到2011年(nian)間,我(wo)們(men)公司就損失了近千萬元。我(wo)們(men)就是(shi)要找歐(ou)盟討個說(shuo)法。” 寧波金鼎緊(jin)固(gu)件(jian)公司總經理嵇愛(ai)群(qun)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shuo)。

由于歐盟尚未承(cheng)認中國(guo)市場(chang)經濟地位,在(zai)反傾(qing)銷調查中,傾(qing)銷幅(fu)度的確定不是(shi)以中國(guo)的實際成本(ben)數據(ju)為依據(ju),而選擇(ze)第(di)三(san)國(guo)或進(jin)口國(guo)的同(tong)類相似(si)商品價格。

在2007年的(de)(de)原審調查中(zhong)(zhong),歐委會調查機關采(cai)用(yong)印(yin)度(du)汽車緊(jin)(jin)固(gu)(gu)件(jian)(jian)企業的(de)(de)產(chan)品(pin)銷售(shou)價格作為替(ti)代價。中(zhong)(zhong)國(guo)機械通用(yong)零(ling)部件(jian)(jian)工業協會緊(jin)(jin)固(gu)(gu)件(jian)(jian)分會會長馮金堯對《每日經濟(ji)新(xin)聞(wen)》記者說:“我國(guo)出口歐盟(meng)的(de)(de)多為普通緊(jin)(jin)固(gu)(gu)件(jian)(jian),用(yong)印(yin)度(du)汽車緊(jin)(jin)固(gu)(gu)件(jian)(jian)價格作為對比,明顯不(bu)是同(tong)類產(chan)品(pin),檔次(ci)也不(bu)同(tong)。歐盟(meng)委員會是在濫用(yong)WTO替(ti)代價規則。”

2009年7月,我國緊固(gu)件產業請求(qiu)商務部把歐盟緊固(gu)件案反傾銷措(cuo)施訴諸WTO爭端機制。值(zhi)得注意的是(shi),此次案件是(shi)在歐盟對華采用替代國歧視性反傾銷30年來,中國首(shou)次向WTO狀告歐盟違法濫用替代價。

經(jing)過中方企(qi)業舉(ju)證和(he)(he)抗辯,2012年(nian)10月10日,歐(ou)盟(meng)終于承認在(zai)(zai)認定(ding)印度替(ti)代(dai)價(jia)和(he)(he)采用替(ti)代(dai)價(jia)與中國(guo)出口價(jia)格比較時(shi)存(cun)在(zai)(zai)違規做法(fa),并(bing)被迫糾正了(le)部分錯(cuo)誤(wu)。

然(ran)而,中(zhong)國(guo)企業等來(lai)的(de)并非“柳暗花明”,歐(ou)盟僅把(ba)原平均反傾銷稅率從(cong)77.5%下降(jiang)至54.1%,仍(reng)然(ran)拒絕糾正其余的(de)違規(gui)做(zuo)法。中(zhong)國(guo)機電產品(pin)進出口(kou)商會(hui)副會(hui)長王貴清表示,反傾銷措施并未徹底取消,這樣的(de)稅率仍(reng)然(ran)阻止了中(zhong)國(guo)產品(pin)進入歐(ou)盟市(shi)場。

2013年10月,中國再次在(zai)WTO提起訴(su)訟,要求歐(ou)盟徹(che)底糾正(zheng)緊固(gu)件案(an)所有違(wei)規做法。經過在(zai)日內瓦的出庭辯論(lun),執(zhi)行專家組2015年5月作出裁定(ding),認(ren)定(ding)歐(ou)委會仍然(ran)存在(zai)部分違(wei)規。

然而(er)(er),在此(ci)期(qi)間(jian),歐盟委員會并未就此(ci)善罷(ba)甘(gan)休,反(fan)而(er)(er)于2015年3月27日(ri)頒布(bu)了日(ri)落復審(shen)調查(cha)終裁,宣布(bu)繼(ji)續對中(zhong)國征收54.1%反(fan)傾銷稅(shui), 并維(wei)持(chi)5年。

“歐盟(meng)這(zhe)一(yi)不尋常的舉動(dong)使中國緊(jin)固件產業感到震(zhen)驚。中國緊(jin)固件產業必須接受(shou)這(zhe)種挑戰。我們決(jue)定(ding)提(ti)起執(zhi)行之訴。”王貴清說(shuo)。

這是中(zhong)國(guo)入世(shi)以(yi)來(lai)針對其他成員執行世(shi)貿爭(zheng)端裁決的(de)措施第一次提(ti)起執行之(zhi)訴。經過歐盟、中(zhong)國(guo)向(xiang)上(shang)訴機構對執行之(zhi)訴提(ti)出交叉上(shang)訴,歷經131天,中(zhong)國(guo)緊(jin)固件產業最終等來(lai)了(le)全(quan)面勝訴。

勝訴背后:中國企業已被迫退出歐盟市場

反思(si)八(ba)年(nian)訴訟之路,部分(fen)國(guo)家(jia)至(zhi)今沒有承認我(wo)(wo)國(guo)市場(chang)經濟(ji)(ji)地位,使應對貿易(yi)訴訟更加困難。馮金堯對《每日(ri)經濟(ji)(ji)新聞》記者說:“當年(nian)歐盟在(zai)選(xuan)(xuan)擇(ze)(ze)替(ti)代(dai)國(guo)企業時,對我(wo)(wo)們(men)是完全保密的(de),對方(fang)選(xuan)(xuan)擇(ze)(ze)哪(na)個國(guo)家(jia)、哪(na)個企業,連(lian)選(xuan)(xuan)擇(ze)(ze)哪(na)個型號的(de)產(chan)品,我(wo)(wo)們(men)都不知道。”

按照(zhao)我國(guo)2001年(nian)加入世貿組織時簽訂的(de)協(xie)議(yi),“替代國(guo)”條(tiao)款的(de)適用期限是15年(nian),并將在(zai)2016年(nian)12月11日(ri)失效。也就是說,按照(zhao)協(xie)議(yi),我國(guo)有望在(zai)今(jin)年(nian)底獲(huo)得市場(chang)經濟(ji)地位(wei)。

然(ran)而,新華(hua)社近日(ri)(ri)報道,歐盟委員會于(yu)本月(yue)13日(ri)(ri)推遲決定是否承認中(zhong)國(guo)市場經濟(ji)地位,表(biao)示將在今年下半年給出正式(shi)意見供成員國(guo)討論(lun)通過。

傅東輝對(dui)《每(mei)日經濟新聞(wen)》記者說:“本次緊固件(jian)案件(jian)獲勝(sheng),對(dui)打破(po)歐(ou)盟替代國制度(du)具有(you)示范效應,對(dui)下一步確(que)定(ding)我國市(shi)場(chang)經濟地位(wei)也有(you)積極意義。”

此(ci)次勝訴(su),對中(zhong)國緊(jin)固件(jian)企業(ye)來說無疑是利好的。然而,王(wang)貴清向記者提及,歐盟長(chang)達十年的違規舉措,導致許多中(zhong)國企業(ye)已經倒(dao)閉或瀕(bin)于破產。

“2008年,中國緊(jin)固件對歐盟出(chu)口金額(e)達(da)到(dao)(dao)10.8億美元。經(jing)歷近十年的跨國官司,盡管(guan)我國最(zui)終獲得全(quan)面(mian)勝(sheng)訴,但是(shi)到(dao)(dao)2014年已(yi)降(jiang)至8000萬美元,下(xia)降(jiang)了(le)12倍。中國企業已(yi)經(jing)受到(dao)(dao)巨(ju)大損失,目前(qian)中國緊(jin)固件企業已(yi)被迫退出(chu)歐盟市場(chang)。”王貴清(qing)說。

19日,商務部相關負責人也稱,歐盟的反傾(qing)銷直接影響中國(guo)近10億(yi)美元出口、上(shang)千家緊固件企(qi)業生存和超過十萬人就(jiu)業,對中國(guo)產(chan)業造成巨大經濟(ji)損失。

在我國(guo)失去歐(ou)盟(meng)市場的(de)同(tong)時(shi),也應看到(dao)(dao)我國(guo)對(dui)緊固件(jian)的(de)需求增加反(fan)而(er)為歐(ou)盟(meng)帶來了機遇。中(zhong)國(guo)海(hai)關統計,從2007年(nian)(nian)到(dao)(dao)2014年(nian)(nian),原產于歐(ou)盟(meng)的(de)緊固件(jian)對(dui)中(zhong)國(guo)出口金額從2.85億(yi)(yi)美元增長到(dao)(dao)6.95億(yi)(yi)美元,8年(nian)(nian)間增長了1.4倍。

馮金(jin)堯說:“其原因是中國(guo)汽(qi)車(che)市(shi)場的(de)(de)迅猛發展,給歐(ou)盟(meng)(meng)緊固(gu)件產業提供了巨大的(de)(de)發展前(qian)景。另外,汽(qi)車(che)、航空航天等(deng)領域要求緊固(gu)件零缺陷。歐(ou)盟(meng)(meng)在高端緊固(gu)件生產上更領先。”

業內(nei)人士(shi)稱,我國對歐盟出口(kou)的緊固件以普通或通作型為主,檔次相(xiang)對較低。因(yin)此價(jia)格(ge)相(xiang)對便宜,而這就面臨常被質(zhi)疑傾銷的尷尬。

在反(fan)思這場時(shi)間跨度達十年的(de)(de)(de)貿易訴訟時(shi),王貴清認為,遇到貿易摩擦的(de)(de)(de)時(shi)候,我們要(yao)積(ji)極應(ying)訴,另外,中國企業(ye)要(yao)按照國際市場公認的(de)(de)(de)標準來(lai)生產(chan)、經營,提供(gong)更(geng)好的(de)(de)(de)產(chan)品,這是成功應(ying)訴的(de)(de)(de)基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zhuan)載或鏡(jing)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出現在(zai)本站(zhan),可聯系我(wo)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

2010年1月18日,上海,碳鋼緊固件。東方IC 每經記者馮彪 中國緊固件遭遇歐盟不公正待遇近十年。在長達八年的跨國官司后,我國終于為“小螺絲們”“討回個說法”。 日內瓦時間2016年1月18日下午,世貿組織緊固件反傾銷措施爭端案執行之訴上訴機構再次裁定,歐方對中國產品維持至今的反傾銷措施違反世貿規則。 全程參與訴訟的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傅東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訴訟包含6條事項,其中共25個小項,除兩個小項未裁決外,其余事項我們全部獲勝。在貿易訴訟中獲得如此大的全勝,我國還是第一次。這也是我國首次發起執行之訴,也是我國首次作為原告走完WTO爭端案件的完整訴訟和執行程序。” 八年上訴路:“我們就是要討個說法” 緊固件,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構件緊固連接成為一個整體時所采用的一類機械零件,如螺栓、螺柱等,有“工業之米”之稱。 自2007年起,歐盟對中國輸歐緊固件采取反傾銷措施,并且否定了所有中國緊固件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自2009年1月30日起,歐盟對自中國進口的鋼鐵緊固件產品征收高達85%的反傾銷稅,平均反傾銷稅率達到77.5%。 “我們公司是純粹的民營企業,我國緊固件行業也是完全競爭行業。歐盟對我們征收反傾銷稅,從2009年到2011年間,我們公司就損失了近千萬元。我們就是要找歐盟討個說法。”寧波金鼎緊固件公司總經理嵇愛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由于歐盟尚未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反傾銷調查中,傾銷幅度的確定不是以中國的實際成本數據為依據,而選擇第三國或進口國的同類相似商品價格。 在2007年的原審調查中,歐委會調查機關采用印度汽車緊固件企業的產品銷售價格作為替代價。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緊固件分會會長馮金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我國出口歐盟的多為普通緊固件,用印度汽車緊固件價格作為對比,明顯不是同類產品,檔次也不同。歐盟委員會是在濫用WTO替代價規則。” 2009年7月,我國緊固件產業請求商務部把歐盟緊固件案反傾銷措施訴諸WTO爭端機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案件是在歐盟對華采用替代國歧視性反傾銷30年來,中國首次向WTO狀告歐盟違法濫用替代價。 經過中方企業舉證和抗辯,2012年10月10日,歐盟終于承認在認定印度替代價和采用替代價與中國出口價格比較時存在違規做法,并被迫糾正了部分錯誤。 然而,中國企業等來的并非“柳暗花明”,歐盟僅把原平均反傾銷稅率從77.5%下降至54.1%,仍然拒絕糾正其余的違規做法。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表示,反傾銷措施并未徹底取消,這樣的稅率仍然阻止了中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 2013年10月,中國再次在WTO提起訴訟,要求歐盟徹底糾正緊固件案所有違規做法。經過在日內瓦的出庭辯論,執行專家組2015年5月作出裁定,認定歐委會仍然存在部分違規。 然而,在此期間,歐盟委員會并未就此善罷甘休,反而于2015年3月27日頒布了日落復審調查終裁,宣布繼續對中國征收54.1%反傾銷稅,并維持5年。 “歐盟這一不尋常的舉動使中國緊固件產業感到震驚。中國緊固件產業必須接受這種挑戰。我們決定提起執行之訴。”王貴清說。 這是中國入世以來針對其他成員執行世貿爭端裁決的措施第一次提起執行之訴。經過歐盟、中國向上訴機構對執行之訴提出交叉上訴,歷經131天,中國緊固件產業最終等來了全面勝訴。 勝訴背后:中國企業已被迫退出歐盟市場 反思八年訴訟之路,部分國家至今沒有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使應對貿易訴訟更加困難。馮金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當年歐盟在選擇替代國企業時,對我們是完全保密的,對方選擇哪個國家、哪個企業,連選擇哪個型號的產品,我們都不知道。” 按照我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簽訂的協議,“替代國”條款的適用期限是15年,并將在2016年12月11日失效。也就是說,按照協議,我國有望在今年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然而,新華社近日報道,歐盟委員會于本月13日推遲決定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表示將在今年下半年給出正式意見供成員國討論通過。 傅東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本次緊固件案件獲勝,對打破歐盟替代國制度具有示范效應,對下一步確定我國市場經濟地位也有積極意義。” 此次勝訴,對中國緊固件企業來說無疑是利好的。然而,王貴清向記者提及,歐盟長達十年的違規舉措,導致許多中國企業已經倒閉或瀕于破產。 “2008年,中國緊固件對歐盟出口金額達到10.8億美元。經歷近十年的跨國官司,盡管我國最終獲得全面勝訴,但是到2014年已降至8000萬美元,下降了12倍。中國企業已經受到巨大損失,目前中國緊固件企業已被迫退出歐盟市場。”王貴清說。 19日,商務部相關負責人也稱,歐盟的反傾銷直接影響中國近10億美元出口、上千家緊固件企業生存和超過十萬人就業,對中國產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在我國失去歐盟市場的同時,也應看到我國對緊固件的需求增加反而為歐盟帶來了機遇。中國海關統計,從2007年到2014年,原產于歐盟的緊固件對中國出口金額從2.85億美元增長到6.95億美元,8年間增長了1.4倍。 馮金堯說:“其原因是中國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給歐盟緊固件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前景。另外,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要求緊固件零缺陷。歐盟在高端緊固件生產上更領先。” 業內人士稱,我國對歐盟出口的緊固件以普通或通作型為主,檔次相對較低。因此價格相對便宜,而這就面臨常被質疑傾銷的尷尬。 在反思這場時間跨度達十年的貿易訴訟時,王貴清認為,遇到貿易摩擦的時候,我們要積極應訴,另外,中國企業要按照國際市場公認的標準來生產、經營,提供更好的產品,這是成功應訴的基礎。

歡迎關注每(mei)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