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12 21:28:10
據《北(bei)京晚報》報道(dao),中國醫(yi)師協(xie)會稱近5年來全國醫(yi)師數量平均每年僅增長了4.4%,遠(yuan)遠(yuan)趕不(bu)上(shang)門診(zhen)和住院(yuan)量的增長。更引人(ren)注(zhu)意(yi)的是,有超過(guo)6成的醫(yi)生不(bu)愿意(yi)后代從醫(yi)。
《每日經濟(ji)新(xin)聞》記(ji)者查詢了包(bao)括(kuo)復旦大學(xue)、同(tong)濟(ji)大學(xue)等(deng)多所高校(xiao)近年(nian)來臨床(chuang)醫學(xue)專(zhuan)業錄取數據發現(xian),其在全國多地(di)的(de)(de)錄取分數線在理工(gong)類專(zhuan)業中已經連續兩年(nian)墊(dian)底。最優秀學(xue)生學(xue)醫的(de)(de)時代(dai)已經遠去。
每經(jing)編輯|鄢銀嬋
每經記者 鄢銀嬋
醫生這一職業(ye)正遭(zao)遇空前危機。
據《北京(jing)晚報》近(jin)日報道,中國醫(yi)師協會(hui)稱近(jin)5年來全國醫(yi)師數量(liang)平(ping)均每年僅增(zeng)(zeng)長(chang)了4.4%,遠遠趕不上門(men)診和住(zhu)院量(liang)的(de)增(zeng)(zeng)長(chang)。更(geng)引人(ren)注意的(de)是,有超過6成的(de)醫(yi)生不愿意后代(dai)從醫(yi)。
《每日經濟新聞(wen)》記者查詢了包括復旦大(da)學、同濟大(da)學等(deng)多所高(gao)校(xiao)近年(nian)(nian)來(lai)臨床(chuang)醫學專(zhuan)業(ye)錄取數據(ju)發現,其在全國多地的錄取分(fen)數線在理(li)工類專(zhuan)業(ye)中已(yi)經連續兩年(nian)(nian)墊底。最(zui)優秀學生學醫的時代已(yi)經遠(yuan)去。
與此同(tong)時,這兩年隨著智(zhi)匯醫(yi)(yi)療、第(di)三方檢測、新(xin)型診(zhen)斷(duan)技術等發展,市(shi)場(chang)也更(geng)加清楚地意識到醫(yi)(yi)生(sheng)資源可(ke)貴之處,尚存(cun)在巨大的(de)供需缺口(kou),醫(yi)(yi)生(sheng)增(zeng)長放緩(huan)無疑將對瘋狂的(de)市(shi)場(chang)潑上一(yi)瓢冷水。
分(fen)析認(ren)為,新醫(yi)改(gai)目(mu)前已(yi)(yi)超(chao)6年(nian),衛計委已(yi)(yi)全面放(fang)開醫(yi)生(sheng)多點執業,而要喚醒(xing)醫(yi)生(sheng)的(de)(de)自我意識以及(ji)社(she)會對醫(yi)生(sheng)職業的(de)(de)充(chong)分(fen)認(ren)可,還需要更多的(de)(de)從多點執業等(deng)制(zhi)度改(gai)革(ge)層面上下功夫。
醫生職業遇冷
在包括《實習醫(yi)生格雷》、《急癥室的(de)(de)故事》、《妙手(shou)仁心》等影視題材中,醫(yi)生往往集萬千寵(chong)愛于(yu)一身(shen),成為不(bu)少人心目(mu)中的(de)(de)理想職業。不(bu)過(guo)在現實中,卻(que)是另一番景象。
據(ju)《北京晚報》報道,中國醫師協(xie)會稱近5年來全國醫師數量平均每年僅(jin)增(zeng)長(chang)(chang)了4.4%,遠遠趕不(bu)上門診和住院量的增(zeng)長(chang)(chang)。昨(zuo)日(ri)(ri)(1月12日(ri)(ri)),《每日(ri)(ri)經(jing)濟新聞》記(ji)者就該數據(ju)也向(xiang)中國醫師協(xie)會進(jin)行(xing)了證實。
年(nian)均(jun)增(zeng)長(chang)4.4%究竟說明(ming)了什(shen)么問題?衛(wei)計(ji)委規劃(hua)信息司規劃(hua)處負責人(ren)就曾公開表示,2004年(nian)—2014年(nian),800張及以(yi)上床位(wei)的(de)醫院從243家增(zeng)長(chang)到1369家,增(zeng)長(chang)4倍,年(nian)均(jun)增(zeng)速(su)達20%;此外,以(yi)四川大學華西(xi)醫院的(de)甲狀腺外科為例,其門診(zhen)量從2012年(nian)的(de)18447人(ren)次增(zeng)長(chang)到2014年(nian)的(de)29042人(ren)次,增(zeng)幅達57%以(yi)上。
事實上,對于(yu)我國(guo)醫(yi)(yi)生的(de)當前(qian)生存狀態已(yi)有(you)多家機構調研并出(chu)(chu)具了(le)相應報告。中國(guo)醫(yi)(yi)師協(xie)會分(fen)別在2002年(nian)(nian)、2004年(nian)(nian)、2009年(nian)(nian)、2011年(nian)(nian)和2014年(nian)(nian)進行了(le)五次醫(yi)(yi)師執業(ye)(ye)狀況調研,于(yu)去(qu)年(nian)(nian)5月(yue)發布了(le)《中國(guo)醫(yi)(yi)師執業(ye)(ye)狀況白皮書》,有(you)近70%的(de)醫(yi)(yi)生對目(mu)前(qian)的(de)收入、工作(zuo)表示(shi)不(bu)滿意,醫(yi)(yi)生人才流失問題已(yi)較突出(chu)(chu)。
“醫(yi)生數量增(zeng)(zeng)長(chang)放(fang)緩(huan)這(zhe)一問題已經有所顯現。”一位(wei)不愿具名的業(ye)內人士(shi)表示,目前我(wo)國(guo)醫(yi)療衛(wei)生機構總數穩步增(zeng)(zeng)長(chang),2014年我(wo)國(guo)醫(yi)療衛(wei)生床位(wei)數比2012年增(zeng)(zeng)加了(le)10.9%、住院量增(zeng)(zeng)加了(le)16%,而過緩(huan)的醫(yi)生增(zeng)(zeng)長(chang)率(lv)進一步加劇了(le)在(zai)職醫(yi)生的工作(zuo)強度,令(ling)醫(yi)生群(qun)體幸福感下滑加劇。
“如(ru)果能重來一次,我想我不會選擇(ze)當醫(yi)生(sheng)。”北(bei)京(jing)301醫(yi)院(yuan)一名醫(yi)生(sheng)向記者直言,自(zi)己每天醒來面對的(de)(de)生(sheng)活是:早上7點半上班,長達10個小時(shi)的(de)(de)高強度工(gong)作,以(yi)及(ji)微薄工(gong)資難(nan)以(yi)負擔北(bei)漂的(de)(de)高成本生(sheng)活,這一切讓人難(nan)以(yi)快樂。
而據(ju)醫(yi)藥行(xing)業(ye)傳媒丁香園的一項調查結(jie)果也顯示,81.9%的醫(yi)生(sheng)曾因(yin)工作負擔過重、缺少休息時間,收入少,壓力大而有過轉行(xing)的想法。
醫學專業招生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shi),醫生數量增長在未來也(ye)難(nan)有(you)保障。
據中(zhong)國醫(yi)師(shi)學會(hui)發(fa)布的(de)《中(zhong)國醫(yi)師(shi)執業狀況白皮(pi)書》顯示,2009年、2011年、2014年,醫(yi)生希(xi)望自己的(de)子女從醫(yi)的(de)分別為9.90%、6.83%、15.69%,不希(xi)望的(de)則為62.49%、78.01%、64.48%,無所謂(wei)的(de)為28.11%、15.16%、14.7%。
而據丁香園發(fa)起的一項題為“如果你的兒女想(xiang)成為一名醫(yi)生,你支持(chi)還是反對?為什么(me)?”的調查中,參與調查的2241位(wei)醫(yi)務人(ren)員中有87%投(tou)了反對票,而僅(jin)有13%選擇(ze)了支持(chi)。
“我不會讓我的兒子學醫,我出(chu)身農村,父母供我寒窗苦(ku)(ku)讀多年,雖(sui)然(ran)工作了(le)十幾年,但工資(zi)仍然(ran)只(zhi)夠(gou)養家糊口,我沒有(you)物質能力(li)讓年邁(mai)的父母頤養天年,我不希望兒子走這(zhe)條苦(ku)(ku)路。”上述301醫院醫生表示。
《每日經(jing)濟新聞》記者注(zhu)意到,以往在高(gao)考招生(sheng)中占據大熱門席(xi)位的(de)臨床醫(yi)學專業近年(nian)(nian)來開始走“下坡(po)路”,去(qu)年(nian)(nian)復旦大學醫(yi)學院甚(shen)至貼(tie)線(xian)招生(sheng),出(chu)現斷檔。
記者查詢(xun)復旦大學(xue)(xue)招生官網公布(bu)的2014年秋招在(zai)滬(hu)錄取(qu)分數統(tong)計表,統(tong)計顯示,其醫學(xue)(xue)院在(zai)上(shang)海(hai)、山東、河南等地(di)招收的8年制臨(lin)床專業(ye)在(zai)所(suo)有的理(li)工(gong)類專業(ye),平均分排(pai)名墊底;同濟大學(xue)(xue)官網也(ye)顯示,2014年、2013年該校在(zai)上(shang)海(hai)等地(di)的錄取(qu)分數線中,其臨(lin)床醫學(xue)(xue)專業(ye)錄取(qu)分數線同樣在(zai)理(li)工(gong)類專業(ye)中墊底。
浙江省社科院助理研究(jiu)員王平(ping)認為,當前我國醫生(sheng)的職業(ye)聲望受到極(ji)大挑戰,緊張的醫患(huan)關(guan)系也令不少(shao)(shao)人(ren)對該(gai)職業(ye)心存顧慮,再加上醫生(sheng)需要漫長實習培(pei)養期,付出(chu)多,回(hui)報(bao)少(shao)(shao),導致(zhi)不少(shao)(shao)人(ren)對該(gai)職業(ye)避(bi)而遠(yuan)之(zhi)。
而對于醫生(sheng)這(zhe)一職(zhi)業有(you)多讓人待(dai)見,知乎上一名(ming)網友(you)曾形象(xiang)總結:“學習難度大(da),內、外、婦、兒、各種(zhong)書籍摞(luo)起來可(ke)以超過(guo)你(ni)的身高(gao),高(gao)過(guo)你(ni)的體重(zhong);學完(wan)男的成大(da)叔,女的變圣斗(dou)士”。
此外,醫生(sheng)收(shou)入水平(ping)偏低也進一(yi)步打(da)消(xiao)了不少人的(de)學(xue)醫之心。根據2015美國(guo)醫生(sheng)薪(xin)酬報(bao)告(gao),專(zhuan)科醫生(sheng)的(de)年平(ping)均收(shou)入為284000美元,而在我國(guo),即使是醫生(sheng)陽光收(shou)入排名全國(guo)第三的(de)廣州,也僅(jin)8萬元左右。
令人(ren)關注的(de)是,醫生的(de)社會(hui)認(ren)(ren)可(ke)度問(wen)題(ti)正成為(wei)當前醫改(gai)的(de)主要難題(ti)。中康(kang)醫學發布的(de)一份報告顯(xian)示(shi),超過九成的(de)醫生認(ren)(ren)為(wei),如(ru)何(he)使執業醫師有尊嚴、有安全感、有信心、有保障以及如(ru)何(he)重(zhong)建良(liang)好的(de)醫患關系,是醫改(gai)面臨的(de)最大挑(tiao)戰(zhan)。
上述業內人(ren)士則認為,要改善當(dang)前(qian)醫生群體的尷尬(ga)處境,除(chu)了充分利用(yong)多(duo)點執業、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等政策外,還需要更多(duo)的從制度層面提高(gao)醫生的待(dai)遇、社會地(di)位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bao)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wei)者必究。
讀者(zhe)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ben)站,可(ke)聯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zuo)品。
歡迎(ying)關注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