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jing)網(wang) 2015-12-29 19:16:12
從90年代呱(gua)呱(gua)落地(di),到如今發展壯大,A股(gu)市(shi)場已經歷經風雨(yu)20余載。在資本市(shi)場中,一輪(lun)(lun)一輪(lun)(lun)的財(cai)富盛宴高潮迭起,各路資金(jin)追尋著(zhu)最佳的盈利方式。
每經編輯|劉明(ming)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從90年代呱(gua)呱(gua)落地(di),到如今(jin)發展(zhan)壯大,A股市場(chang)已經(jing)歷(li)經(jing)風雨20余載。在資本市場(chang)中,一(yi)輪一(yi)輪的(de)財(cai)富盛宴(yan)高潮迭起,各路資金追尋著最佳的(de)盈(ying)利方式。
《每日經(jing)濟(ji)新(xin)聞(wen)》記者(zhe)注(zhu)意到,經(jing)過時(shi)間(jian)洗禮(li),A股主(zhu)力資金的(de)(de)盈利模式(shi)已經(jing)更迭4次,而每一次的(de)(de)更迭都(dou)伴隨著劇烈(lie)的(de)(de)市場震蕩(dang)。
尤其是(shi)2015年隨著“私募大佬”徐翔退(tui)出(chu)歷史舞臺,A股市場或將進入新(xin)的(de)盈利(li)模式(shi)時代,什么樣的(de)方法最(zui)有效,成為機構們最(zui)先考慮(lv)的(de)問題。
資本市場風雨20載歷經4次盈利模式更迭
上世紀90年代初:
券商資金優勢成主導
A股市場(chang)(chang)于上(shang)世紀90年代初誕生(sheng),盡管經(jing)過多(duo)年準備,但相比海外(wai)市場(chang)(chang),處于“襁(qiang)褓”時期(qi)的(de)A股,環境是(shi)混沌的(de)。雖然(ran)當時聚(ju)集了不少中小股民(min),但是(shi)投資(zi)的(de)主體一直(zhi)是(shi)券(quan)商和信托,憑(ping)借資(zi)金的(de)優勢,他們(men)在市場(chang)(chang)有(you)絕對話(hua)語權。
1991年后(hou),華夏(xia)、國(guo)泰(tai)、南方、萬(wan)國(guo)等證券公司先后(hou)成立,在市場監管(guan)極不健全的情(qing)況下(xia),機構(gou)一味地(di)追求(qiu)高額(e)利潤(run),最終(zhong)引(yin)發了“國(guo)債期貨事(shi)件”,這也讓(rang)機構(gou)利用資(zi)金優勢(shi)主導市場的模式瞬間崩坍。
雖然這只是萬國(guo)(guo)主導的投機事件,但這使得監管層發現,這場風(feng)(feng)波是因(yin)為對市場風(feng)(feng)險估計嚴重(zhong)不(bu)足(zu),交易規(gui)則不(bu)完善,風(feng)(feng)險控制滯(zhi)后,監督管理不(bu)嚴,以致短(duan)短(duan)幾(ji)個月內屢次發生嚴重(zhong)違規(gui)交易國(guo)(guo)債期貨引起的,在國(guo)(guo)內外造成了極(ji)壞的影響。
極度惡(e)劣的投機事件,令萬(wan)國(guo)證券(quan)原董(dong)事長(chang)管金(jin)生被判刑(xing)17年,更令券(quan)商、信托(tuo)坐莊(zhuang)黯(an)淡了下去。不少(shao)券(quan)商進行合并,申銀(yin)與(yu)萬(wan)國(guo)、國(guo)泰(tai)與(yu)君(jun)安(an)先后合并。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
基金嶄露頭角
券(quan)商與信托(tuo)利用資(zi)金(jin)(jin)優勢主導市場(chang)(chang)的格局打破后,1997年11月(yue),國務院發(fa)布《證(zheng)券(quan)投資(zi)基(ji)金(jin)(jin)管(guan)理暫行辦法》,證(zheng)券(quan)市場(chang)(chang)熱迎來“新(xin)基(ji)金(jin)(jin)時代”。1998年3月(yue)底,金(jin)(jin)泰、開元(yuan)兩只新(xin)基(ji)金(jin)(jin)正(zheng)式問世,至當年底共有5只基(ji)金(jin)(jin)登場(chang)(chang),6家基(ji)金(jin)(jin)管(guan)理公司相繼(ji)成立。
到1999年,被認為具有“穩定市場”功(gong)效(xiao)的(de)新基(ji)金(jin)獲得加(jia)速發展(zhan),5月,第二批5家(jia)基(ji)金(jin)問世(shi),4家(jia)基(ji)金(jin)管(guan)(guan)理公司成立;6月,由一(yi)(yi)家(jia)基(ji)金(jin)管(guan)(guan)理公司管(guan)(guan)理兩(liang)只基(ji)金(jin)的(de)“一(yi)(yi)拖(tuo)二”辦法開始實行。
1999年(nian)底,10家基金(jin)管理公司管理并上市的新基金(jin)總數達22家。2000年(nian)5月,31家證券投資基金(jin)發行規模(mo)已達536億(yi)元,凈(jing)值為769.14億(yi)元,占A股流通(tong)市值比重(zhong)達11.34%。
基(ji)金(jin)業(ye)的不(bu)斷成(cheng)長,也出現了(le)新的盈利(li)(li)模式,不(bu)再是(shi)簡單(dan)粗暴地拉價格,而是(shi)選擇更加隱蔽、不(bu)易(yi)被發現的“對倒”手段以及利(li)(li)用“倒倉”操縱股價來博(bo)取高(gao)額(e)投機收(shou)益。2001年,證監會發布公(gong)告(gao)指出8家基(ji)金(jin)公(gong)司存(cun)在的問題,基(ji)金(jin)黑幕(mu)事件暫告(gao)一段落。
2002~2006年動蕩期:
產業資本“坐莊”
進入21世紀,隨著資本市(shi)場在摸索中前進,市(shi)場操(cao)縱出(chu)現新的(de)手法,“產業資本坐莊”成為(wei)高(gao)效斂財模式(shi)。這種(zhong)模式(shi)的(de)出(chu)現,正是(shi)抓住了證(zheng)券(quan)市(shi)場實際流通規模很(hen)小這一漏洞。
在A股(gu)初級階段(duan),交易監(jian)管機制尚不健(jian)全,決定了“控制性股(gu)東(dong)”有可能通過股(gu)價上(shang)漲(zhang)獲取暴利(li)(li)。無論(lun)是上(shang)市公司對外投資,還是上(shang)市公司控制性股(gu)權的轉讓,往(wang)往(wang)會被市場當作(zuo)“利(li)(li)好消息(xi)”,進(jin)而推(tui)動(dong)股(gu)價上(shang)漲(zhang)。
另(ling)一方面,由于(yu)未流通的(de)國家股(gu)和法人(ren)股(gu)占(zhan)總(zong)股(gu)本比例(li)比較大,同時價格遠(yuan)低(di)于(yu)“流通股(gu)”,這使得(de)“控(kong)(kong)制性(xing)股(gu)東(dong)”尤其是那些(xie)處于(yu)相對(dui)(dui)控(kong)(kong)股(gu)地(di)位的(de)“控(kong)(kong)制性(xing)股(gu)東(dong)”,可以(yi)通過很低(di)的(de)價格受讓國家股(gu)或法人(ren)股(gu),實現對(dui)(dui)一家上市公司的(de)絕(jue)對(dui)(dui)控(kong)(kong)制。
如,名噪一時的(de)德(de)隆系(xi)控制了(le)三(san)(san)家上(shang)市(shi)(shi)公(gong)司——新(xin)疆屯河(he)、合金股(gu)份、湘火炬。但當三(san)(san)家上(shang)市(shi)(shi)公(gong)司股(gu)價(jia)“一地雞毛”時,德(de)隆系(xi)開始崩塌。包括(kuo)周正毅的(de)“農凱系(xi)”、鄢彩虹的(de)“鴻儀(yi)系(xi)”、劉虹的(de)“成功系(xi)”等皆灰(hui)飛煙滅。以產(chan)業資(zi)本“坐(zuo)莊(zhuang)”為主要盈利模式(shi)的(de)時代(dai)終結。
2008年至今:
“敢死隊”江湖時代
伴隨著股改,經過10余年(nian)發展的A股進入群雄爭霸年(nian)代,QFII、險資、社(she)保基金、陽光私募、“漲停板(ban)敢死隊”紛(fen)(fen)紛(fen)(fen)崛起。
2007年開始,大(da)批公(gong)募基(ji)(ji)金經(jing)理出走,肖華(hua)、蔡明(ming)、呂俊、張(zhang)英飚及王貴(gui)文等相繼開辦自己的私募基(ji)(ji)金。2009年,中國第一批基(ji)(ji)金經(jing)理李旭(xu)利(li)加盟上海重陽(yang)投資,將基(ji)(ji)金經(jing)理創業推向高潮。
在(zai)機構角力的(de)同時,散戶中(zhong)的(de)大(da)戶也(ye)開(kai)始(shi)蛻變,寧(ning)波(bo)解放南路(lu)的(de)“漲停(ting)板敢死隊(dui)(dui)”即是其中(zhong)的(de)典型(xing)。在(zai)滬(hu)深交易所龍(long)虎榜上,銀河證(zheng)券寧(ning)波(bo)解放南路(lu)、銀河證(zheng)券紹興營業部、國泰君(jun)安上海打浦路(lu)、西藏同信上海東(dong)方路(lu)等“漲停(ting)板敢死隊(dui)(dui)”名噪一時。
不過,今(jin)年(nian)以(yi)來,監管層對各路(lu)資金加大管理,特別是私(si)募。“私(si)募一哥(ge)”徐(xu)翔(xiang)從事(shi)內幕(mu)交易(yi),操縱股票價格(ge),其行為涉(she)嫌違法犯罪(zui),本人也被公安機關依(yi)法采取刑事(shi)強制措施。
目前,曾風光無限的“漲停板敢死隊”也有被賬戶監管(guan)的情(qing)況出(chu)現,而(er)這樣(yang)的嚴厲管(guan)制,或將引出(chu)新的盈利模式以及投資理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新聞》報(bao)社授權,嚴禁轉載(zai)或鏡像,違(wei)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ti)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chou)。如(ru)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求(qiu)撤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