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11 23:44:24
量化投資策略和模型究竟是怎樣的?在程序化交易的政策調控背景下,量化投資將受到哪些影響?展望2016年,針對A股的量化投資策略會有哪些調整?近日,帶著這些外界頗為關注的話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在上海張江專訪了艾方資產總裁兼投資總監蔣鍇。展望2016年,他預計A股波動會降低。隨著注冊制的推出,投資者會更加理性,而理性的市場有更多規律可循,這對量化投資更有利。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一鳴
談政策:長期看好中國金融改革創新
長遠來看,中國的金融創新、改革方向未變。只是發展的步子稍微緩了緩,監管層對于金融工具,比如股指期權、個股期權等,會有一個重新審視的過程。
NBD:此前的A股大幅波動以及之后監管層對程序化交易監管政策的變化,對量化投資有什么影響?
蔣鍇:監管規則的一些變化,比如監管層最近系列的政策組合拳,征求意見稿等在業內有較大反響,很多朋友包括我在內,都提交了一些反饋意見,也希望監管層在細節層面進行一些微調。
這些政策的變化,對量化投資來說,最直接相關的是股指期貨,影響主要有三點:
1、伴隨市場流動性下降,對于開倉股指期貨進行套保對沖的機構來說,策略容量受到限制,交易成本會提高。
2、開倉受限后,程序化交易受到明顯影響,一部分杠桿交易、利用計算機程序輔助來完成的交易指令會受到一定影響。
3、在監管層調查傘形信托和配資的過程中,即使一些機構的產品是符合監管部門規定,規范設立的,也存在被誤傷的情況,特別是一些量化類的私募產品。
此外,偏高頻(交易)類機構受到的影響更大。比如,新政策對日內回轉交易的情況,當天開倉、當天平倉,手續費提高一百倍。加之市場流動性明顯下降,高頻交易就很難開展了。另外,對于期貨類策略,比如CTA策略(期貨趨勢性交易策略),新政策的影響也比較大。
雖然從短期來看,目前的限制措施對量化投資都是利空。但程序化交易要出臺監管規則,市場其實在兩個月前已有預期。如果規則遲遲不落地,券商等機構還是會很忐忑,比如對于新發程序化交易產品會一刀切暫停開戶,不過現在細則出來,定稿形成后,整個行業便有章可循了。長遠來看,中國的金融創新、改革方向未變。只是發展的步子稍微緩了緩,監管層對于金融工具,比如股指期權、個股期權等,會有一個重新審視的過程。
NBD:明年在A股市場該如何做量化對沖?量化基金的收益率是否會降低?
蔣鍇:整個市場的定價偏差,總量是一個比較固定的值。假設市場可被套利的利潤總額是5000億元,這部分利潤此前是由不同類別的機構共同分享的。現在因為監管規則的變化,某些類型的策略暫時無法展開了。所以,剩下的投資策略和機構還是可以分享這塊蛋糕。同時,由于參與的人少了,或許到了2016年,量化對沖領域的情況將有所好轉,競爭不會像現在這么激烈。有(利潤)空間,交易秩序經過監管規范又趨向正常。所以,對2016年,我們還是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其實,大家需要去適應一種新常態。
一方面,當市場都參與進來的時候,做量化對沖的收益或許就不會這樣高。比如,今年上半年量化對沖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可達30%甚至更高,但這其實并不正常。放眼海外市場,比如美國,這幾年量化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僅為7%~8%。
另一方面,伴隨央行不斷降準降息,無風險利率下行,市場整體的資產配置難度加大。明顯的一個例子是,大家之前一直習慣于房地產信托一年有13%多的收益,但現在則降至7%~8%。雖然我們在做無風險套利的過程中,收益率不一定跟無風險利率成線形關系,但它們之間是成正比的。所以,隨著利率的下行,我們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我們預計,常態來看,未來一兩年,量化對沖的基金收益率可能會從年化15%~20%下調至8%~12%。但是,中國股市的特點是會有階段性的爆發性機會,在這種階段市場收益也會超預期。像我們在2013年就認為2014年的套利機會會下降,當時最主要的判斷依據是,市場同類的機構越來越多。所以,2014年上半年套利交易很難做。但到了2014年下半年,我們一下做出了50%~60%的收益,這也是出乎意料的。未來也不排除類似情況的出現,這對于做量化對沖來說也是較好的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