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ji)新(xin)聞 2015-09-28 01:12:38
每經編輯|葉檀
◎每經評論員 葉檀
中國有一些人在(zai)為大(da)眾(zhong)抱不平,主要原因并不是大(da)眾(zhong)在(zai)尾(wei)氣排放上是否造(zao)假,而是因為大(da)眾(zhong)與他(ta)們擁有共同的假想敵——美國。
大(da)眾(zhong)事件在中(zhong)國(guo)(guo)演變(bian)成三(san)部(bu)曲:開始(shi)時(shi)很多國(guo)(guo)人置身事外(wai),因(yin)為中(zhong)國(guo)(guo)市場還沒有對接大(da)眾(zhong)以及歐洲車企的(de)清(qing)潔(jie)柴油(you)。網(wang)絡懸掛著科普文章與經濟(ji)分析,諄諄教(jiao)導大(da)家,歐美柴油(you)與汽油(you)車的(de)環保、動(dong)力區(qu)別(bie),德式傲慢與美式狂野如何相互激(ji)蕩,最終大(da)眾(zhong)的(de)處境到(dao)底會怎么樣等(deng)等(deng)。
越來越多的(de)(de)分析(xi)師(shi)報出(chu)一個(ge)個(ge)聳人聽聞的(de)(de)天文數據,如(ru)相關的(de)(de)債務、預(yu)測的(de)(de)罰款(kuan),但直到這一步,中(zhong)國市場的(de)(de)圍(wei)觀群眾仍舊(jiu)還抱著看熱鬧的(de)(de)心態。
第二步則(ze)是傳統的(de)(de)苦主(zhu)代入感——美國的(de)(de)罰款那么(me)高(gao),大(da)眾在(zai)中國真的(de)(de)那么(me)干凈嗎?有大(da)眾苦主(zhu)翻出這兩年(nian)大(da)眾在(zai)中國的(de)(de)質量新(xin)聞,如2013年(nian)央視“3·15”晚(wan)會(hui)曝(pu)光大(da)眾汽(qi)車DSG變速器存在(zai)安全(quan)隱患等。
有人還(huan)翻出了(le)其他車(che)企(qi)在中國(guo)的(de)(de)環保(bao)超(chao)標紀(ji)錄,現代(dai)汽車(che)3.0L勝達SUV的(de)(de)排放顆粒(li)物(wu)(wu)數值超(chao)過了(le)北(bei)京市的(de)(de)污染(ran)物(wu)(wu)排放標準。因此(ci)北(bei)京環保(bao)局對北(bei)京現代(dai)汽車(che)(中國(guo))投資有限公司1350多萬(wan)元的(de)(de)收入(ru)處以10%的(de)(de)罰款,罰款金額(e)達到135萬(wan)元。
現代(dai)遭(zao)(zao)遇的(de)也是國內首個(ge)環保罰(fa)單,而(er)此次(ci)大眾可能遭(zao)(zao)遇的(de)巨(ju)大罰(fa)單與中國的(de)現代(dai)罰(fa)款金額相(xiang)比,結果(guo)令人(ren)比較(jiao)尷尬,也會(hui)讓中國消費者覺得自己的(de)利(li)益未能得到充分的(de)維護。
到了第三步(bu),事件發(fa)生(sheng)了戲劇性逆轉,大眾事件繼續發(fa)酵,對(dui)德(de)國(guo)(guo)、歐洲經(jing)濟產生(sheng)持續影響,更(geng)可怕(pa)的(de)是,原本德(de)國(guo)(guo)制(zhi)造是信用、品(pin)牌、高溢價的(de)代名詞,哪怕(pa)在美國(guo)(guo),消費者也熱衷于德(de)國(guo)(guo)家電(dian),而現(xian)在,德(de)國(guo)(guo)制(zhi)造受(shou)到沉重打擊。
陰(yin)謀(mou)論(lun)如此泛濫,有人對美國人在這一(yi)時刻深挖(wa)大(da)眾事(shi)件(jian)的動機產生(sheng)了懷疑(yi)。有人合理(li)地從豐田車事(shi)件(jian)懷疑(yi)美國調查動機并不單純。
2009年,美國(guo)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交通運輸(shu)部、航空航天局等機(ji)構(gou)開始對豐(feng)田展開密集(ji)的(de)調查,令(ling)大眾相信(xin)豐(feng)田汽(qi)車(che)(che)的(de)電子(zi)系統存在缺陷,足以導致汽(qi)車(che)(che)突然加速引發(fa)事故,并牽扯(che)出政治獻(xian)金等系列(lie)“丑聞”,豐(feng)田陷入市場信(xin)任危(wei)機(ji)。
2011年(nian)(nian)(nian)2月,美國(guo)交(jiao)通運輸部公(gong)布調(diao)查(cha)結果,承認并沒(mei)有發(fa)現豐田汽車的(de)電子系(xi)統存在該缺陷(xian),今年(nian)(nian)(nian)初,美國(guo)權威《消費者報告》年(nian)(nian)(nian)度汽車品牌(pai)調(diao)查(cha),前五名中有四款汽車為(wei)日系(xi)品牌(pai)。
也(ye)正(zheng)是那個敏感(gan)的時刻,世事如滄海(hai)桑田(tian)(tian)一般,通用重新奪回全球汽車(che)霸主地位,豐田(tian)(tian)則(ze)被拉下寶座(zuo)。
眼(yan)下中歐關系整體不(bu)錯,雙方有(you)密切接觸。得益于中國區(qu)的(de)銷量(liang),大眾汽車(che)超越豐田,成為今年(nian)(nian)上(shang)半(ban)年(nian)(nian)全球(qiu)汽車(che)銷量(liang)最大的(de)汽車(che)制造商;現(xian)在,美國把同樣的(de)致命一招從(cong)日(ri)本轉用(yong)到德國。在今年(nian)(nian)前6個(ge)月,超越了日(ri)本豐田汽車(che)集(ji)團的(de)大眾汽車(che)市(shi)值大約是750億美元,如果大眾事件(jian)不(bu)停息,情況(kuang)不(bu)容樂觀。
用陰謀論無法改變(bian)兩個讓人(ren)痛(tong)苦的事實(shi),中(zhong)國消費者(zhe)的權益保(bao)護問題還(huan)有很長的路要走,德國制造業(ye)可能遭受沉重(zhong)打擊(ji)。
客觀地講,中國(guo)(guo)(guo)制造業(ye)(ye)的(de)質(zhi)量標準在全球(qiu)的(de)話語權(quan)并(bing)不大,而(er)中國(guo)(guo)(guo)市場的(de)消費者權(quan)益(yi)保護更需要(yao)向發達市場學習(xi)。對于很多(duo)中國(guo)(guo)(guo)企業(ye)(ye)來說,一旦遭遇品牌危(wei)機最(zui)喜歡搬弄(nong)的(de)就是“陰謀論”,而(er)德國(guo)(guo)(guo)政府(fu)的(de)態度卻是絕不姑息(xi)——他們(men)知(zhi)道這是重新挽回本國(guo)(guo)(guo)品牌溢價(jia)的(de)唯一手段。
不(bu)管(guan)陰謀論(lun)是否能(neng)嚴絲合(he)縫地扣上每一個(ge)邏輯推斷(duan),但它(ta)不(bu)能(neng)在根本上讓消費者與廠家贏得更多的(de)(de)尊重,也不(bu)能(neng)建立(li)品(pin)牌信用(yong)。要讓陰謀失(shi)去用(yong)武之地,還是要拿出(chu)視質量為生命的(de)(de)真(zhen)正的(de)(de)企(qi)業精神(she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zhuan)載或鏡像,違(wei)者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xi)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