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6 01:09:02
每經(jing)(jing)編輯|每經(jing)(jing)記者(zhe) 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作為“閩系”房(fang)企巨(ju)頭(tou)之一,陽光城(000671,SZ)在今年(nian)5月低調斥資(zi)3000萬元,投向被寄予轉(zhuan)型厚望的(de)上海(hai)威至博醫療(liao)投資(zi)管理有限(xian)公司(以下簡稱威至博醫療(liao)),使后者注冊資(zi)本(ben)增厚至5000萬元。除了增資(zi)威至博醫療(liao),陽光城在智能社區(qu)方面已率(lv)先啟動試點,其做大醫療(liao)健康的(de)野心不容(rong)小覷。
探路醫療健康
上海工商(shang)網上查詢(xun)系統顯示,威(wei)至博醫(yi)(yi)療(liao)注冊于(yu)去年(nian)7月25日(ri),法人(ren)代表為(wei)擔任陽光城董(dong)秘的(de)廖劍鋒,經(jing)營(ying)范(fan)圍主要是投資(zi)管理(li)、對醫(yi)(yi)療(liao)行(xing)業的(de)投資(zi)、企業管理(li)咨(zi)詢(xun)(除經(jing)紀),唯一股東為(wei)陽光城。《每日(ri)經(jing)濟新(xin)聞》記者(zhe)發現(xian),陽光城2014年(nian)報中介(jie)紹子公(gong)司威(wei)至博醫(yi)(yi)療(liao)時披露(lu),其注冊資(zi)本為(wei)2000萬(wan)元(yuan),但到了(le)5月18日(ri),威(wei)至博醫(yi)(yi)療(liao)注冊資(zi)本已增至5000萬(wan)元(yuan)。
記(ji)者(zhe)注意到,威至(zhi)博醫(yi)療作為(wei)陽光城試水的(de)新業(ye)務,尤其是積極拓展醫(yi)療健康(kang)產業(ye)的(de)唯一投資平臺(tai),去年并無實質性(xing)動作。
陽光城年報披露,2014年威(wei)至博醫療總資(zi)產為0.02元,凈(jing)資(zi)產、營業利(li)潤(run)與(yu)凈(jing)利(li)潤(run)均虧損(sun)149.98元。
記者注意(yi)到,陽光城當前的(de)核心業(ye)(ye)務(wu)仍是(shi)房地(di)(di)產,去年房地(di)(di)產業(ye)(ye)務(wu)實現(xian)營業(ye)(ye)收(shou)入130億元,同比增長114.67%,而作為輔助業(ye)(ye)務(wu)的(de)貿易業(ye)(ye)務(wu)實現(xian)約8.76億元營收(shou),同比下(xia)滑36.5%。
中國(guo)醫(yi)藥行業(ye)資(zi)深人士邊晨光表示(shi),房(fang)企(qi)(qi)跨界醫(yi)療(liao)(liao)投資(zi)并(bing)不需(xu)(xu)要企(qi)(qi)業(ye)必須(xu)對醫(yi)藥生產(chan)、醫(yi)療(liao)(liao)診治非常(chang)了解,關鍵是(shi)找到(dao)合作(zuo)伙伴和方式,進(jin)入(ru)某(mou)個細分領(ling)域,比(bi)如保(bao)健(jian)、養生等(deng),醫(yi)藥產(chan)業(ye)面臨的主要問題是(shi)缺錢(qian),資(zi)本(ben)運作(zuo)不夠,而房(fang)企(qi)(qi)可(ke)以滿足其資(zi)金需(xu)(xu)求。
按(an)照陽光(guang)城對威至博醫(yi)療的(de)(de)定(ding)位,其(qi)扮演的(de)(de)角色主要(yao)是(shi)通過探(tan)索和培(pei)育新(xin)的(de)(de)延伸業務,為母(mu)公司深入(ru)實施醫(yi)療健康產業搭設平臺。不過,陽光(guang)城在2014年報(bao)稱,公司核(he)心業務仍是(shi)地產,在創新(xin)業務上并(bing)無贅述。
試點智能社區
此前,陽光城(cheng)受到山東鄒城(cheng)市(shi)政(zheng)府及旗下衛生局、人民(min)醫院(yuan)等(deng)單位的青睞。
一位不愿具(ju)名的福建籍醫藥觀察人士指出,受(shou)制(zhi)于體制(zhi)等原因,民(min)營(ying)醫院(yuan)現在缺(que)乏的仍是優秀醫生資源。如(ru)果陽光(guang)城(cheng)與“莆田系”合作,醫療健康(kang)產業步伐可能會加(jia)快,但對方(fang)是否(fou)愿意也不好說。
據了解(jie),陽光城醫療(liao)(liao)健康事業中心成立于去年(nian)7月初(chu),早于威(wei)至博醫療(liao)(liao)成立,二者(zhe)應屬(shu)于管(guan)(guan)理(li)者(zhe)與被管(guan)(guan)理(li)者(zhe)的關系,與公(gong)司營銷部、戰略投資部等12個部門(men)平級,直接(jie)對(dui)公(gong)司總(zong)裁(cai)負責。
記者從(cong)深交所“互動易”平臺發(fa)現,陽光城(cheng)去年底曾(ceng)披露,其醫療版(ban)塊(kuai)團隊基本(ben)已經到位(wei),并(bing)已正常開展(zhan)工作,目(mu)前已經有儲備(bei)的(de)項目(mu),正在審慎篩(shai)選中。
不過上述事項至今(jin)仍無音(yin)訊。為此,《每日(ri)經濟新(xin)聞》記者致電陽光城(cheng)董秘廖(liao)劍鋒及證(zheng)券(quan)部工作人員(yuan)并(bing)發去了采訪提綱,但接電話的證(zheng)券(quan)部工作人員(yuan)稱,董秘近期都(dou)很(hen)忙,自己無權(quan)答復。
值得注意的是(shi),陽光城(cheng)去年初與關聯方福(fu)建(jian)星(xing)網(wang)銳捷通訊在打造(zao)“智慧地產”上達成戰略(lve)合作(zuo),尤其是(shi)重點研究開(kai)發智能社區等。
此(ci)外,記者(zhe)在(zai)陽光城2014年(nian)報“關聯交易”一欄里發現,上述智能社(she)區相關產(chan)品已在(zai)公司新(xin)的樓(lou)盤試點(dian)。對(dui)此(ci),上述陽光城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告(gao)訴記者(zhe),試點(dian)樓(lou)盤主要(yao)是(shi)上海項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wen)》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不希望作(zuo)品(pin)出現在(zai)本(ben)站,可(ke)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de)作(zuo)品(pin)。
歡(huan)迎關注(zhu)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APP